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出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3)实测中发现,同一农业耕作区的植被覆盖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试分析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6-01 10:06: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荷兰70%的花卉生产采用温室栽培,花卉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施肥、喷药等,都实现了电脑自动控制。大部分生产企业应用了无土栽培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克隆技术等。

材料二:近年来,苏州新兴高技术产业如光电产业、新医药产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快速兴起。苏州软件园被科技部评为“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软件产业基地。现代化的交通是高新技术园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区位条件。苏州工业园区通过沪宁高速公路,到上海行车时间不到1小时,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1.5小时的汽车行程。

材料三:荷兰的风车和拦海大坝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观和世界文化遗产。2400千米的拦海大坝使荷兰具有世界著名的围海造田景观。


(1)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2)读材料一,概括农业技术在荷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3)读材料二,结合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特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布局在机场和高速公路附近的原因。
(4)读材料三,荷兰和江苏分别属于哪个世界文化圈?分别说明风车和拦海大坝两处景观形成的地理原因。
(5)荷兰和中国的江苏都经历了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分析说明两国围海造田和退耕还海的共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