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B.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C.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D.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龙是周朝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迎唐中宗复位,史称神龙政变。复国号唐,沿用武则天“神龙”年号。
B.“服除”亦称“除丧”。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期”为一周年,“大功”为九个月,“小功”为五个月。
C.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最初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黄门侍郎与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署长、中黄门冗从仆射一样,都是宦者。
D.“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知古才能出众。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魏知古耿直敢言。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停止了修建道观。
C.魏知古忠君爱国。他秘密揭发窦怀贞等人的乱国阴谋,窦怀贞被杀,玄宗赐封二百户,五百段物,随后又增加一百户。
D.魏知古正直仁爱。他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赏赐,恩意优渥。开元三年去世,宋璟赞其为正直仁爱的典范。朝廷赠其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
(2)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12 10:43: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
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旧唐书•房玄龄传》)
【小题1】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B.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C.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D.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十八岁举行成人冠礼后才起的。
B.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继承顺序以嫡子优先、年长优先。
C.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
D.门下省,是中国从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一省,负责审查国家的重要诏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
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
C.房玄龄一度因为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后又被召回。
D.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厚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
(2)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嵩,貌伟秀,美须髯。始,娶会稽贺晦女,僚婿陆象先,宰相子,时为洛阳尉,士争往交;而嵩汩汩未仕,人不之异。夏荣者善相,谓象先曰:“君后十年,贵冠人臣,然不若萧郎位高年艾,举门蕃炽。”时人不许。开元初,擢中书舍人。时崔琳、正丘、齐澣皆有名,以嵩少术学,不以辈行许也,独姚崇称其远到。十四年,以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使。既赴军,有诏供帐饯定鼎门外,玄宗赋诗劳行。会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烛龙莽布支陷瓜州,帝择堪任边者,徙嵩河西节度使,凉州事。嵩表裴宽、郭虚己、牛仙客置幕府,以建康军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怀保边人。于时悉诺逻恭禄威憺诸部,吐蕃倚其健噬边。嵩乃纵反间,示疑端,赞普果诛之。使悉末明攻瓜州,守珪拒甚力,虏引却。嵩又遣副将杜宾客率强弩四千,与吐蕃战祁连城下,自晨斗迄,乃大溃,斩一将,虏哭震山谷。帝大悦,授嵩同中书门下三品。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呼为亲家,仪物贵甚。初,帝委嵩择相,嵩推韩休。及休同位,峭正不相假,至校曲直帝前。嵩惭,乞骸骨。帝慰之曰:“朕未厌卿,何庸去乎?”嵩伏曰:“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因流涕。帝为改容曰:“卿言切矣,朕未能决。弟归,夕当有诏。”俄遣高力士诏嵩曰:“朕将尔留,而君臣谊当有始有卒者。”久之,进太子太师。固请老,见许。嵩退,脩莳园区,优游自怡。家饶财,而子华为工部侍郎,子衡以尚主位三品,年逾八十,士艳其荣。天宝八载卒。

(选自《新唐书·萧嵩传》,有删减)

(注)①僚婿:同门女婿。②艾:对老年人的敬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B.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C.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D.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辈行,辈分、排行,也可指同辈的人,文中借以指学问水平相当的一群人。
B.判,古代表示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文中萧嵩的任职属于后一种情况。
C.幕府,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有时也借指将帅。
D.晡,申时,即十五点至十七点,古时十二时辰之一,每个时辰等于两小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嵩还未做官,名声不显。相士夏荣却断定萧嵩将来比陆象先寿命长且家族兴盛,但时人都不认同相士的看法。
B.萧嵩胜任边疆事务,有效解除边境危机。他知人善任,派将收复瓜州;他富有谋略,连续拒敌,使敌军溃败。
C.萧嵩得到皇帝的恩赏,被人羡慕。出师远征,皇帝作诗送行;取得战功,被授予高官;与皇帝结成亲家,地位显贵。
D.萧嵩懂得臣子进退之道。他在帝王宠眷未衰减时恳请退休,反而得到皇帝郑重挽留;退休后修园置产,安度晚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嵩乃纵反间,示疑端,赞普果诛之。
(2)卿言切矣,朕未能决。弟归,夕当有诏。

同类题4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
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其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延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转吏部侍郎。
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嫂郑丧,为服期以报。
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原性》、《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与孟轲、扬雄相表里而佐佑《六经》。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一》)
【小题1】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比:比较。
②登高而招   高:高度。
B.①鲠言无所忌 鲠:耿直。
②约从离衡   离:远离。
C.①弘正刻,故此军不安 刻:苛刻。
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绳:用草绳系。
D.①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 恤:怜悯。
②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
B.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
C.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
D.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
【小题3】下 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指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殿试者,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功名。
B.德宗、穆宗,是皇帝的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唐代以前,对皇帝多称谥号,唐代以后则多称庙号。
C.吏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官员的任免与考核、科举考试、学校等,正副长官分别称为吏部尚书、吏部侍郎。
D.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相传由孔子整理,也称“六艺”,韩愈《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便指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年少生活坎坷。他自小失去父亲,依靠兄嫂生活,兄长去世后,由嫂子抚养教育他。
B.韩愈犯言诤谏,遭到贬谪。他上疏极力陈说宫市的弊端,惹怒德宗,被贬阳山令。
C.韩愈正气凛然,智勇兼备。镇州叛乱,他奉旨亲赴敌营,指责叛将王廷凑,劝谕叛乱士兵,让王廷凑心有顾虑,他就趁机会合牛元翼一起突围出来。
D.韩愈文学成就卓著。他认为汉代以后的杰出作家很少,于是他钻研文章写作的本源,取得了卓越的建树,成为一代文宗。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同类题5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阳平。父泌,字安期,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德宗出奉天,弃妻子奔行在,扈狩梁州,排乱军以出,再中流矢,裂裳濡血,为吐蕃所执,死焉。
②时隋婴孺,长,知父执吐蕃,日夜号泣,坐必西向,不食肉。母告以貌类泌者,终身不引镜。贞元末,吐蕃请和。隋三上疏宜许,不报。举明经,授润州参军事。李锜欲困辱之,使知市事,隋怡然坐,不为屈。韦夏卿其节,辟置东都幕府。元和中,吐蕃款塞,隋五上疏请修好,冀得泌还,诏可。遣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服除,擢隋左补阙、史馆修撰,以鲠亮称。
③穆宗立,与韦处厚并擢侍讲学士,再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除制出,以币来谢者,隋却之曰:“公事而当私贶邪?”进承旨学士,迁兵部侍郎。
④文宗嗣位,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初,韩愈撰《顺宗实录》,书禁中事为切直,宦竖不喜,其非实,帝诏隋刊正。隋建言:“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议者至引隽不疑,第五伦为比,以蔽聪明。臣宗闵、臣僧孺谓史官李汉、蒋系皆愈之婿,不可参撰,俾臣得下笔。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久之,辞疾,不听,册拜太子太师。明年病卒,年六十。赠太保,谥曰贞。   (节选自《新唐书•路隋传》)
注释:①德宗出奉天:指唐德宗因属下兵变而到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②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或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处。③报聘:一种外交礼节。为答谢邻国的来访,而前往该国访问。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时隋婴孺,长   (2)韦夏卿其节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隋怡然坐
A.放纵B.店铺C.扩展D.陈列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其非实
A.诋毁B.计算C.资财D.疾病
【小题4】第④段中画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B.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C.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D.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
【小题5】把第④段中画直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
【小题6】根据文意,概括路隋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