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帝奇之。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言:“臣自七岁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今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肃宗立,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以客罪故,罢宰相。甫上疏言:“罪,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有大臣体,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以客罪故罢宰相。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

后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之。一日欲杀甫,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B.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C.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D.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小题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外若不为忤,中之 衔:怨恨
B.臣自七岁辞,且四十年   属:归属
C.罪,不宜免大臣  细:微小
D.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录:任用采纳
【小题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少时家贫,科举不中,后因赋文被赏识。皇帝称赞他文风“沉郁顿挫,随时敏给”,可及扬雄、枚皋。
B.杜甫与房琯为布衣之交。房琯获罪时,他挺身而出,上疏劝谏,不顾安危,在皇帝面前反复为房琯求情。
C.杜甫一生漂泊贫困,秦州时甚至负薪拾橡栗自给。流寓蜀地,幸得好友严武接济。严武死后,他辗转于梓、夔之间。
D.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加约束,也因此被严武怀恨在心。后来严武心起杀意,幸得严母解劝才得幸免。
【小题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2)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13 08:44: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李泌,字长源,其先辽东襄平人。少聪敏,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于诗,以王佐自负。泌操尚不羁,耻随常格仕进。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当世务,玄宗召见,令侍诏翰林,仍东宫供奉,杨国忠忌其才辩,秦泌尝为《感遇诗》,讽刺时政,诏于蕲春郡安置,乃潜遁名山,天宝末,禄山构难,肃宗北巡,至灵武即位,遣使访召。会泌自嵩、颍间冒难奔赴行在,至彭原郡谒见,陈古今成败之机,甚称旨,延致卧内,动皆顾问。 数年,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颇承恩遇。及元载辅政,恶其异己,因江南道观察都团练使魏少游奏求参佐,称泌有才,拜检校秘书少监,充江南西道判官,幸其出也。寻改为检校郎中,依前判官。元载诛,乃驰传入谒,上见悦之。又为宰相常衮所忌,出为楚州刺史。

兴元初,征赴行在,迁左散骑常侍。寻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崇文馆学士、修国史。初,张延赏大减官员,人情咨怨,泌请复之,以从人欲,上从之,人人以为便。顺宗在春宫,妃萧氏母郜国公主交通外人,上疑其有他,连坐贬黜者数人,皇储亦危。泌百端奏说,上意方解。德宗初即位,尤恶巫祝怪诞之士。泌颇有谠直之风,而谈神仙诡道,或云尝与赤松子、王乔、安期、羡门游处,故为代所轻,虽诡道求容,不为时君所重。及建中末,寇戎内梗,桑道茂有城奉天之说,上稍以时日禁忌为意雅闻泌长于鬼道,故自外征还,以至大用,时论不以为惬。年六十八薨,赠太子太傅,赙礼有加。泌放旷敏辩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为权幸忌嫉恒由智免终以言论纵横上悟圣主以跻相位有文集二十卷。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八十》,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化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泌放旷敏辩/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为权幸忌嫉/恒由智免终/以言论纵横/上悟圣主/以跻相位/有文集二十卷。
B.泌放旷敏辩/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为权幸忌嫉/恒由智免/终以言论纵横/上悟/圣主以跻相位/有文集二十卷。
C.泌放旷敏辩/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为权幸忌嫉/恒由智免终/以言论纵横/上悟/圣主以跻相位/有文集二十卷。
D.泌放旷敏辩/好大言/自出入中禁/累为权幸忌嫉/恒由智免/终以言论纵横/上悟圣主/以跻相位/有文集二十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在该宫殿中的太子。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
B.行在,也叫“行在所”,是指皇帝登基之地,这里“赴行在”是指李泌听说肃宗在灵武即位,便冒着生命危险投奔。
C.时日禁忌,是指古人因迷信在某些时辰或日子禁止做某事。文中“以时日禁忌为意”是说德宗逐渐在意时日禁忌。
D.赙礼,指送给丧家的礼物。这里“赙礼有加”是说皇上赐给李家治丧的礼物很多,超过了朝廷规定的礼制规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泌博学不羁。他善写诗文,有抱负,又不愿意按常规去取得功名,正因为如此,他宁愿寄情山水,也不愿意去蕲春赴任。
B.李泌遭权臣排挤。他受到玄宗和代宗的重用,招来了权臣的打击排挤,前后两任宰相均将他赶出京城,让他去任地方官。
C.李泌敢于直言,张延赏裁减官员,他在皇上面前求情;太子受母亲牵连、地位危殆时,他百般劝谏,最终使皇上回心转意。
D.李泌长于鬼道。因为他喜欢谈论鬼神之事,且与一些术士交游,当时的人看不起他,德宗有段时间也不肯重用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古今成败之机,甚称旨,延至卧内,动皆顾问。
(2)雅闻泌长于鬼道,故自外征还,以至大用,时论不以为惬。

同类题2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方希则序
欧阳修
庄子以绅笏为柴栅,班固以名声为缰锁。夫官位爵禄,人之所甚欲,彼岂恶之邪?盖将有感云尔。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勇过乎贲、育①,毁誉不以屑,其量恬然不见于喜愠。能及是者,达人之节而大方之家乎!
希则茂才入官,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时不见用,宜其夷然拂衣,师心自往,推否泰以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而几类于昔贤者乎!
余自来上都,寓谒舍,穿履金门者,再见春矣。会天子方向儒学,招徕俊良,开贤科,命乡举,而四方之杰赍贡函诣公车者,十百千数。余虽后进晚出,而掎裳摩趺攘臂以游其间,交者固已多矣。晚方得君,倾盖道涂,一笑相乐,形忘乎外,心照乎内,虽濠梁之游不若是也。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后数日,赍装具舟,泛然东下。以余辱交者,索言以为赠。
夫恢识宇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希则,达人尔,可一言之。昔公孙尝退归,乡人再推,射策遂第一,更生书数十上,每闻报罢,而终为汉名臣。以希则之资材识业而沉冥郁堙者,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不然,何徘徊而若此也?夫良工晚成者器之大,后发先至者骥之良。异日垂光虹,濯发云汉,使诸儒后生企仰而不暇,此固希则褚囊中所畜尔,岂假予详言之哉?觞行酒半,坐者皆欲去,操觚率然,辞不逮意。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亦赋诗以为别,则道旧之情备之矣,此不复云。
(选自《欧阳修集》,有删改)
(注)①贲、育:战国时勇士孟贲和夏育的并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命运不好
B.推否泰以消息:讯息
C.后数日,装具舟赍:携带
D.操觚率然,辞不意逮:及,达到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
B.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
C.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
D.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方希则学识渊博,有君子之风,很像过去那些贤能的人,尽管如此,他却多次被罢免。
B.作者应方希则之邀写了这篇序,尽管作者与方希则认识较晚,但他们一见如故,成为知己,交往很默契。
C.方希则是一个通达之士,才能出众,但却命运坎坷。作者既为他感到惋惜,又觉得他一定会被后世儒生仰慕。
D.本文虽是一篇送别之作,但很少抒写离别之情,而是重点表达作者对方希则的评价及态度,送别之情寓于其中。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
(2)以希则之资材识业而沉冥郁堙者,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四迁左台监察御史。长安中,御史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配徙岭表,太仆崔贞慎、东宫率独孤祎之饯于郊外。易之怒,使人诬告贞慎等与元忠同谋,则天令怀素按鞫,遣中使①促迫,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则天怒,召怀素亲加诘问,怀素奏曰:“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昔彭越以反伏诛,栾布奏事于其尸下,汉朝不坐,况元忠罪非彭越,陛下岂加追送之罪。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则天意解,贞慎等由是获免。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迁考功员外郎。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三迁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怀素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谦恭谨慎,深为玄宗所礼,令与左散骑常侍褚无量同为侍读。每次閤门则令乘肩舆以进上居别馆以路远则命宫中乘马或亲自送迎以申师资之礼。是时秘书省典籍散落,条疏无叙,怀素上疏曰:“南齐已前坟籍,旧编王俭《七志》。已后著述,其数盈多,《隋志》所书,亦未详悉。望括检近书篇目,并前志所遗者,续王俭《七志》,藏之秘府。”上于是召学涉之士国子博士尹知章等,分部撰录,并刊正经史,粗创首尾。会怀素病卒,年六十,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赠润州刺史,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马怀素传》,有删改)

(注)①中使:指宦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次閤门/则令乘肩舆以进上/居别馆/以路远/则命宫中乘马/或亲自送迎/以申师资之礼
B.每次閤门/则令乘肩舆以进/上居别馆以路远/则命宫中乘马/或亲自送迎/以申师资之礼
C.每次閤门/则令乘肩舆以进/上居别馆/以路远/则命宫中乘马/或亲自送迎/以申师资之礼
D.每次閤门/则令乘肩舆以进上/居别馆以路远/则命宫中乘马或亲自送迎/以申师资之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品秩不高而权限广。
B.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用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C.侍读,名义上是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但实际上只作为照顾皇帝起居的近侍,有职无权。
D.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是褒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怀素十分好学。马怀素年少时家境困窘连灯烛都没有,就白天打来柴草,夜晚点燃用来看书;为官后,也手不释卷。
B.马怀素不畏君威。武则天恼怒马怀素没有按照她的旨意办案,亲自责问。马怀素启奏,昔日栾布为彭越辩解尚不被罪,他为元忠辩解也不应受牵连。
C.马怀素忠于职守。夏官侍郎李迥秀仗恃张易之的权势,接受贿赂,马怀素上奏皇帝,弹劾他,李迥秀被罢免了职务。
D.马怀素尽享哀荣。马怀素死后,皇帝特意为他举哀,停止上朝一天,追赠他润州刺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天令怀素按鞫,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
(2)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孝恭,少沉敏有识量。高祖已定京师,诏拜山南招慰大使,徇巴蜀,下三十馀州。进击朱粲破之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孝恭曰:“不然。今列城皆吾寇,若获之则杀,后渠有降者乎?”悉纵之。繇是腾檄所至辄下。萧铣据江陵,孝恭数进策图铣,帝嘉纳。进王赵郡,乃大治舟舰,肄水战。会李靖使江南,孝恭倚其谋,遂图江陵,尽召巴蜀首领子弟收用之,外示引擢而内实质也。俄进荆湘道总管,统水陆十二军发夷陵,破铣二镇。纵战舰放江中,诸将曰:“得舟当济吾用,弃之反资贼,奈何?”孝恭曰:“铣之境南际岭,左薄洞庭,地险士众。今铣濒江镇戍,若城未拔而援至,我且有内外忧。舟虽多,何所用之?见舻舳蔽江下,必谓铣已败,不即进兵,觇候往返,以引救期,则吾既拔江陵矣。”已而救兵到巴陵,见船,疑不进。铣内外阻绝,遂降。帝悦,迁荆州大总管,诏图破铣状以进。辅公柘反,寇寿阳,诏孝恭为行军元帅讨之。引兵趋九江,李靖、李勣、黄君汉、张镇周、卢祖尚皆禀节度。公柘将冯惠亮等拒崄邀战,孝恭坚壁不出,遣奇兵绝饷道。贼饥,夜薄营,孝恭卧不动。明日,使羸兵扣贼垒挑之,祖尚选精骑阵以待。俄而兵却,贼追北且嚣,遇祖尚军,薄战,遂大败。惠亮退保梁山。孝恭乘胜破其别镇,贼赴水死者数千计。公柘穷,弃丹阳走,骑穷追,生禽之,江南平。贞观初,为礼部尚书,改王河间。暴。隋亡,盗贼遍天下,皆太宗自讨定,谋臣骁帅并隶麾下,无特将专勋者,惟孝恭独有方面功以自见云。

(节选自《新唐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进击/朱粲破之/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
B.进击/朱粲破之/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
C.进击朱粲/破之/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
D.进击朱粲/破之/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师,以“京”称都城始于周朝;“京”与“师”常并称“京师”。
B.元帅,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含义:一是官职名称,二是军衔称号。
C.贞观,唐太宗的年号,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后世沿用一帝一号。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也可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孝恭擅于权谋,表面上提拔重用巴蜀地区首领子弟,其实是将他们作为人质。
B.李孝恭长于攻心,派唐军乘船舰顺江而下,使敌兵迟疑不敢进,萧铣最终绝望投降。
C.李孝恭善用奇兵,他坚守壁垒不出战,派兵断绝贼寇粮道,诱敌深入,大败敌军。
D.李孝恭颇有雄才,唐太宗率军征伐,部下无人独自领兵建功,唯有李孝恭独当一面。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铣濒江镇戍,若城未拔而援至,我且有内外忧。
(2)俄而兵却,贼追北且嚣,遇祖尚军,薄战,遂大败。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