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官,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方庆 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又赏其 文章典实,常称曰掌纶诰之选也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 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同修《三教珠英》,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再迁绐事中,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时方盛夏,坚上表曰:“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嫁不熟。’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戳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中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表。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坚以蛮夷生梗,可以羁麼属之,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 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置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 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雋路由是历年不通。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曰广非敢求 高,盖避难也。及羲诛,坚竞免深累^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 入书府,时论美之。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太子少保,溢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徐坚传》)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戳致伤和气 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
B.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戳/致伤和气 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
C.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 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
D.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 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
A.车驾,天子的代称。古代对帝王的称呼很丰富,尊称有陛下、圣驾、圣上、天子、寡人等。 |
B.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白露之后,在9月22、23或24日,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 |
C.岭表,指五岭以南地区,在中原人看来岭南地区在五岭之外,故名^类似说法有“扛表' |
D.华夏,汉族先民或中原地K的古称,后泛指中华民族。古代对少数民族则称蛮、 夷、戎、狄。 |
A.徐坚博识多闻,富有才华.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任。《三教珠英》依照徐坚等人的体例很快编写完成,徐坚也升任司封员外郎。 |
B.徐坚为人宽厚,敢于进谏。节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被皇上下令处死。徐 坚以有违《月令》为由,上表进谏,劝阻皇上。皇上最终接受劝谏,改变了决定。 |
C.徐坚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在姚州西贰河蛮归降后,向朝廷请求修筑城池、 征收重税,徐坚认为这样做得不偿失,提出反对建议,后来蛮人果然发生了叛乱。 |
D.徐坚主动避嫌,辞去要职。他的妻子是当时的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凭借这 一有利条件求取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并未受到牵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