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士良,君明,其先太原晋阳人也,后因晋乱,避地凉州。魏太武平沮渠氏,曾祖景仁归魏,为敦煌镇将。祖公礼,平城镇司马,因家于代。父延,兰陵郡守。士良少修谨,不妄交游。孝庄末,尔朱仲远启为府参军事。历大行台郎中、谏议大夫,封石门县男。后与纥豆陵步藩交战,军败,为藩所禽,遂居河右。行台纥豆陵伊利钦其才,擢授右丞,妻以孙女。士良既为姻好,便得尽言,遂晓以祸福,伊利等即归附。朝廷嘉之,进爵晋阳县子,寻进爵琅王牙县侯,授太中大夫、右将军,出为殷州车骑府司马。东魏徙邺之后,置京畿府,专典兵马。时齐文襄为大都督,以士良为司马,领外兵参军。寻迁长史,加安西将军,徙封符垒县侯。齐文宣即位,入为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仍总知并州兵马事。俄除骠骑将军、尚书吏部郎中。未几,入为侍中,转殿中尚书。顷之,复为侍中、吏部尚书。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乃许之。因此卧疾历年,文宣每自临视。疾愈,除沧州刺史。孝昭即位,遣三道使搜扬人物。士良与尚书令王高睿、太常卿崔昂分行郡国,但有一介之善者,无不以闻。及武成帝初,除太子少傅、少师,复除侍中,转太常卿,寻加开府仪同三司,出为豫州道行台、豫州刺史。北周保定四年,宇文护联突厥伐北齐,权景宣以兵围豫州,士良举城降。授大将军、小司徒,赐爵广昌郡公。寻除荆州总管,行荆州刺史,复入为小司徒,俄除鄜州史。士良去乡既久,得临本乡,耆老故人犹有存者,远近成以为荣。加授上大将军,以老病乞骸骨,优诏许之。开皇元年卒,时年八十二。

(节选自《周书·王士良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
B.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
C.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
D.士良少孤/事继母梁氏以孝闻/及卒/居丧合礼/文宣寻起令视事/士良屡表陈诚/再三不许/方应命/文宣见其毁瘠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有身份的古人在成年时,在本名之外另外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
B.河右,泛指黄河以东地区,与“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的“河东”所指相同。
C.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唐代有京畿道,宋代有京畿路,如今指北京及周边地区。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与之类似的词还有“乞身”“请骸骨”“致仕”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士良出身官宦,从小行事谨慎。他的曾祖父曾任武将,祖父为官时举家迁居代郡,父亲曾任地方行政长官;他少时就行事谨慎,不胡乱结交朋友;
B.王士良审时度势,劝谏敌军首领。他与纥豆陵步藩交战时被擒,才华受到敌军首领赏识,被授官赐婚,后来他晓以利害,成功说服敌军首领归附朝廷。
C.王士良双亲早逝,侍奉继母至孝。继母去世后,他为继母守孝,多次上书谢绝齐文宣帝的征召,他还因守丧哀伤过度长期卧病在床,皇帝亲白探望他。
D.王士良忠心事主,行事认真细致。孝昭帝即位后重视选拔人才,王士良受到皇帝的委派,和同僚到民间为皇帝悉心访求人才,还被派到地方担任长官。
【小题4】把下列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良与尚书令王高睿、太常卿崔昂分行郡国,但有一介之善者,无不以闻。
(2)士良去乡既久,得临本乡,耆老故人犹有存者,远近咸以为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0 09:0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父莫豆干,以贵著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安平郡公。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日:“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破六汗拔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帅薛崇礼等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武骑常侍。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加别将。贵率乡兵从尔朱荣焚河桥,力战有功。加征虏将军,封革融县侯,邑一千户。除郢州刺史。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进开府仪同三司。魏废帝二年,授大都督、兴西盖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先是兴州氏反,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电田,数州丰足。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祐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柘及道势蹙遂降执送京师除都督益潼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拜御正中大夫。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吐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保定之末,使突厥迎皇后。天和二年,还至张掖,。赠太傅,谥日穆。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注①破六汗拔陵:北魏孝明帝时期六镇之乱的领导人。②侯:箭靶。③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州人李祐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柘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B.州人李柘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祐/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C.州人李柘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石/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D.州人李柘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祐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后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践阼,封建帝王登东阶以主持祭祀,此指皇帝登临皇位。
C.除,任命官职。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辟、察、荐,举授,起,征、放等。
D.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也用于指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所生育的皇子公主的死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贵少有大志。他跟老师学习时曾感叹应提剑劳苦征战来博取封侯,不能如先生一样当博士。
B.宇文贵屡立战功。生擒葛荣后被朝廷赐封邑干户,讨伐吐谷浑有功,爵位升为许国公,封地一万户。
C.宇文贵箭术神妙。他一箭射中了放在箭靶上的金酒杯,文帝称赞他的箭术和养由基相当。
D.宇文贵善于治民。在蜀地为官时,他曾招募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当地的治安状况由此好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
(2)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韦敻传
韦敻字敬远。志尚夷简,澹于荣利。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属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敻养高不仕,虚心敬悦,遣使辟之,备加礼命。虽情谕甚至,而竟不能屈。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敻对玩琴书,萧然自乐。时人号为居士焉。
至有慕其闲素者,或载酒从之,敻亦为之尽欢,接对忘倦。
明帝即位,礼敬逾厚。
时晋公护执政,广营第宅。尝召敻至宅,访以政事。敻仰视其堂,徐而叹曰:“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护不悦。有识者以为知言。
陈遣其尚书周弘正来聘,素闻敻名,请与相见。朝廷许之。弘正乃造敻,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后请敻至宾馆,敻(不)时赴。弘正仍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其为时所钦挹如此。
武帝尝与敻夜宴,大赐之缣帛,令侍臣数人负以送出。敻唯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帝以此益重之。
武帝又以佛、道、儒三教不同,诏敻辨其优劣。敻以三教虽殊,同归于善,其迹似有深浅,其致理殆无等级。乃著《三教序》奏之。帝览而称善。时宣帝在东宫,亦遗敻书,并令以帝所乘马迎之,问以立身之道。敻对曰:“《传》不云乎,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并圣人之训也,愿殿下察之。”
敻子瓘行随州刺史,因疾物故。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谓之曰:“死生命也,去来常事,亦何足悲。”援琴抚之如旧。
敻又雅好名义,虚襟善诱。虽耕夫牧竖有一介可称者,皆接引之。少爱文史,留情著述,手自抄录数十万言。晚年虚静,唯以体道会真为务。旧所制述,咸削其稿,故文笔多并不存。
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选自《周书》,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分别能够表现韦敻“淡泊名利”和“见识深远”的一项是
A.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     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
B.敻唯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   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C.弘正乃造敻,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D.旧所制述,咸削其稿 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击,贵每奋击,辄破之。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率众二万攻颍。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尧雄等必以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愿勿疑也。”遂入颍川。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士众用命,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魏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攻围隆州。州人李柘亦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命叱奴兴救隆州,又令成亚击柘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除益州刺史,就加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颇息。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土谷浑。军还,进爵,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天和二年薨,赠太傅,曰穆。

(节选自《周书·列传第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人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B.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C.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人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D.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代学官名称,这里相对于“提剑汗马”的武士行为,指博学的文人。
B.刺史,本指皇帝派往地方的监察官员,后逐渐发展为一州的军事行政长官。
C.魏废帝三年,采用以帝王即位年次纪年的一种方法,如鲁隐公元年也属这类方法。
D.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加以褒扬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贵少有大志。小时候跟老师读书时就认为男儿应当纵横疆场来博取公侯,为他以后弃文从戎在沙场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B.宇文贵作战勇敢。他跟从源子雍讨伐葛荣,兵败被围,常用绳子拴住自己从城上垂下出战,贼军不敢抵挡他的锋芒。
C.宇文贵善于捕捉战机。颍川战役中,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他力排众议,入城据守,凭着骁勇善战,最终以少胜多。
D.宇文贵治乱功绩突出。代替尉迟迥镇守蜀地时,他指挥部下平定叛乱,又招募侠义勇士督责搜捕劫犯盗贼,蜀地因此平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
②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宇文孝伯字胡三,吏部安化公深之子也。其生与高祖同日,太祖甚爱之,养于第内。及长,又与高祖同学。武成元年,拜宗师上士,时年十六。孝伯性沉正謇谔,好直言。高祖即位,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书。天和元年,迁小宗师,右侍仪同。及遭父忧,诏令于服中袭爵。出入卧内,朝之机务,皆得预焉。孝伯亦竭心尽力,时政得失,皆以奏闻。高祖深委信之,当时莫与为比。授开府仪同三司,历司会中大夫、东宫左宫正。建德之后,皇太子稍长,既无令德,唯昵近小人。孝伯白高祖曰:“皇太子四海所属,而德声未闻。臣忝宫官,实当其责。请妙选正人,为其师友,调护圣质,犹望日就月将。如或不然,悔无及矣。”帝敛容曰:“卿世载鲠直,竭诚所事。正人岂复过君。”于是以尉迟运为右宫正,孝伯仍为左宫正。六年,复为宗师。每车驾巡幸,常令居守。其后高祖北讨,至云阳宫,遂寝疾。驿召孝伯赴行在所。帝执其手曰:“吾自量必无济理,以后事付君。”是夜,授司卫上大夫,总宿卫兵马事。又令驰驿入京镇守,以备非常。宣帝即位,授小冢宰。帝忌齐王宪,意欲除之。孝伯叩头曰:“齐王陛下之叔父戚近功高社稷重臣栋梁所寄陛下若妄加刑戮微臣又顺旨曲从则臣为不忠之臣陛下为不孝之子也。”帝不怿,因渐疏之。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徒必不免祸,为之奈何?”孝伯对曰:“为臣,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然帝荒淫日甚,诛戮无度,朝章弛紊。孝伯又频切谏,皆不见从。由是益疏斥之。后乃托以齐王之事,赐死于家。时年三十六。

(选自《周书》卷四十,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齐王/陛下之叔父/戚近功高/社稷重臣/栋梁所寄/陛下若妄加刑戮/微臣又顺旨曲从/则臣为不忠之臣/陛下为不孝之子也/
B.齐王/陛下之叔父/戚近功高社稷/重臣栋梁所寄/陛下若妄加刑戮/微臣又顺旨曲从/则臣为不忠之/臣陛下为不孝之子也/
C.齐王/陛下之叔父/戚近功高社稷/重臣栋梁所寄/陛下若妄加刑戮微臣/又顺旨曲从/则臣为不忠之臣/陛下为不孝之子也/
D.齐王/陛下之叔父/戚近功高/社稷重臣/栋梁所寄/陛下若妄加刑戮微臣/又顺旨曲从/则臣为不忠之/臣陛下为不孝之子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相当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
B.领,指兼任官职,一般为兼任较为低级官职。同样表兼任的词语还有“兼”等。
C.父忧,是父丧的婉辞。古代为官者父母死去,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称为“丁忧”。
D.三司,太尉、司徒、司空合称,“开府仪同三司”非官职,仅指与三公同样府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宇文孝伯出身世家,仕途一直顺畅。他父亲是安化公宇文深,他从小受到太祖喜爱,16岁就封了官;高祖即位后不断得到升迁,守丧期间奉诏承袭了爵位。
B.宇文孝伯沉静正直,受命辅佐太子。他认为应选择正直的人做太子的老师和朋友,使太子每日每月皆有进步,皇帝认为他是最正直的人,让他担任左宫正。
C.宇文孝伯得高祖信任,接受托付后事。高祖每次外出巡察,都令他在京师留守;临终时急召他赴行宫托付后事,又令他骑马入京镇守,防止发生异常情况。
D.宇文孝伯忠诚敢言,触怒宣帝被杀。他认为臣子应以死尽忠,不可贪图荣华富贵,面对宣帝的荒淫无道滥杀无辜,他连续劝谏,最终惹恼宣帝被赐死在家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政得失,皆以奏闻。高祖深委信之,当时莫与为比。
(2)皇太子四海所属,而德声未闻。臣忝宫官,实当其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善,字僧庆,太傅、楚国公贵之祖兄也。祖国,魏龙骧将军、洛州刺史。父更,安乐太守。善少好学,涉猎经史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军中谋议,每参预之。天光为关右行台,表善为行台左丞,加都督、征虏将军。普泰初,赏平关、陇之功,拜骠骑将军、大行台尚书、散骑常侍,封山北县伯,邑五百户。俄除持节、东雍州诸军事、东雍州刺史。天光东拒齐神武于韩陵,善又以长史从。及天光败见杀,善请收葬其尸,齐神武义而许之

贺拔岳总关中兵,乃遣迎善,复以为长史。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善共诸将诩戴太祖,仍从平悦。魏孝武西迁,除都官尚书,改封襄城县伯,增邑五百户。顷之,为北道行台,与仪同李虎等讨曹泥,克之。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进爵为公,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

大统三年,转左仆射,兼侍中,监著作,领太子詹事。善性温恭,有器局,虽位居端右,而逾自谦退。其职务克举,则曰某官之力;若有罪责,则曰善之咎也,时人称其公辅之量。太祖亦雅敬重焉。九年,从战邙山,属大军不利,善为敌所获,遂卒于东魏。建德初,朝廷与齐通好,齐人乃归其柩。其子绚请赠谥。诏赠大将军、大都督、岐宜宁豳四州诸军事、岐州刺史。曰敬。

子度,字幼济。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度弟绚,字会绩。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淅资二州刺史。

(摘编自《周书·赵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
B.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
C.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
D.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堂房亲属。如从弟、从兄等。从祖兄,即是指同族爷爷家的兄长。
B.经史,指经书和史书,即儒家经典和正史。在文中经史指文化典籍。
C.表,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如我们学过李密的《陈情表》。
D.谥,即古人的谥号。是中国古代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表扬肯定的文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善的祖父叫赵国,父亲叫赵更。赵善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赵度和赵绚。一家三代全部在朝为官。
B.赵善深得尔朱天光信任,多次跟随其征战,并且参与军事决策。赵善也因屡立战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贺拔岳总领关中兵马,又让赵善作为长史。贺拔岳被侯莫陈悦害了以后,赵善和军中的将领们拥戴高祖即王位。
D.赵善有公辅大臣的气量。他所负责的工作圆满完成,他就说是某某官的功劳;如果有什么罪责,就说是自己的过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天光败见杀,善请收葬其尸,齐神武义而许之。
(2)善性温恭,有器局,虽位居端右,而逾自谦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