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项中,关于三国人物的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A.刺杀董卓的计划虽未成功,但相比王允等人的痛哭,曹操挺身而出的行为,体现了他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品质。
B.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此时,孙策虽占据江东,但曹操早已料定他必将身败名裂。
C.诸葛亮出场之前,作者安排了他的童仆、友人、兄弟、丈人出场,侧面衬托了他高超旷逸、清俊洒脱的形象。
D.诸葛亮出仕前,过着躬耕南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格追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9 09:0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曹操曾称赞他手下一员大将为“吾之樊哙”,他所称赞大将是谁?( )
A.许褚
B.夏侯淳
C.典韦
D.李典
同类题2
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阅读。
(1)庞统在落凤坡被张任乱箭射死,孔明不得不离开荆州到涪关协助刘备,把荆州托付于关羽,临走时,特别叮嘱关羽八个字,可保荆州,这八个字是“
”。
(2)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刘备受文武官员拜贺,进位为汉中王,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
为五虎上将。
(3)刘备兴兵伐吴,为弟报仇,所到之处威声大震,江南之人尽皆胆裂,东吴在危难之计,阚泽挺身而出,举全家性命担保举荐
。
(4)在伐魏途中,因粮草在剑阁,搬运不便,诸葛亮便教人制造
来搬运粮米,甚是便利。
(5)在五丈原,司马懿被诸葛亮吓得魂飞魄散,过了两日,才从乡民中得知诸葛亮确实死了,前日车上之孔明乃木人,司马懿感叹:“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人谚曰:“
。”
同类题3
(题文)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关羽归附曹操后,曹操曾让他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但关羽却秉烛于门外,对待二位夫人很恭敬。后来曹操又以厚礼重金宝马相赠,但关羽拒收一切东西。
B.董卓死后,汉献帝回到洛阳,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曹操兴师入朝,不听董昭的劝阻,要迁都许都。献帝不得不从,而群臣惧操不敢异议。迁都许都后,献帝分封大臣,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C.《三国演义》写人善用衬托之法。第25回中为写关公之勇,先写颜良之勇。先写颜良斩宋宪,劈魏续,败徐晃;再写关公于万军之中手起一刀刺颜良于马下,割其首级,栓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这样层层衬托,写出关公神勇。
D.哈姆莱特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优柔寡断。面对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等情形,哈姆莱特既有强烈的复仇愿望,却又迟疑不决,使复仇计划一次次功亏一篑。
E. 《哈姆莱特》包蕴多个难解之谜,如哈姆莱特多次延宕复仇的原因,王后为何会被引诱等,而这些疑问恰恰表现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独特认识。
同类题4
下列诗句所评三国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曹操
B.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诸葛亮
C.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关羽
D.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赵云
同类题5
简答题。
《三国演义》这部书充满权谋机诈,在78回中,曹操自杀华佗之后,病势愈重,又忧吴、蜀之事。正虑间,近臣忽奏东吴遣使上书。操取书拆视之,略曰:“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王上,伏望早正大位,遣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群下纳土归降矣。”操观毕大笑,出示群臣曰:“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孙权奉书曹操的用意,并说说曹操又是如何应对的。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明
罗贯中(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