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目前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地分布示意田”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均耕地多,而且水热条件优越
B.丙地光、热、水充足,且土地集中连片
C.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水源不足
D.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
【小题2】与松嫩平原相比,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
B.河网密布,交通不便
C.当地人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16 09:36: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被称为“流奶与蜜”之地,所产椰枣含糖量较高。区域内居民宗教信仰差异较大,曾爆发过多次冲突。历史上这片区域并不是今天的遍地荒漠,而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
1)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该区域环境变化的原因。
3)若枣椰树种植在图示位置,试评价该地气候对其生长的影响。
同类题2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图中N国铝土资源缺乏,可炼铝业却在该国冶金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N国是欧洲西部最大的初级铝生产国,其所炼铝80%~90%供出口。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M半岛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
(2)分析N国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
。
(3)评价影响波的尼亚湾沿岸铁路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略图(图甲)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图乙)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内地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近年来,由于人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2)简要叙述两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简述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及优势。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辽西某矿区。该矿区面积约为10 km2, 东距渤海港口葫芦岛市区32 km。矿区内发育有季节性河流黑鱼沟,该河水量较小。该矿区1940年开始开采钼矿(伴生磁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建国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钼矿, 1999宣告破产, 2000年升级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分析水库修建前黑鱼沟径流量特点的成因。
(2)指出该矿区建国后迅速发展成为大型钼矿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3)2000年以来该矿区可能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整治措施?
同类题5
下图是某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该农场放牧地主要用于牧羊。据此完成下列各问题。
【小题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小题2】这种类型的农业分布区最典型的是()
A.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
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C.我国成都平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