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压弯枝头(右图)。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据测算,我国盐碱地总数约15亿亩,其中有约3亿亩具有改造潜力。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也将达到300亿公斤,盐碱地有望成“米仓”。左图为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积极研究耐盐碱水稻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比重小,盐碱地面积广 | B.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都很丰富 |
C.水稻等粮食作物经济效益高 | D.耐盐碱水稻的品质更好 |
【小题2】左图中甲地的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较大,其盐碱地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丰富 | B.不合理灌溉 |
C.城市化水平高 | D.河水盐分高 |
【小题3】随着耐盐碱水稻的推广,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