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开封府后署

王 恽

拂拭残碑览德辉,

千年包范见留题。

惊乌绕匝中庭柏,

犹畏霜威不敢栖。

(注)①王恽:元朝诗人,为人刚正,著名谏臣。②碑:包公祠内刻有北宋历任开封知府如包拯、范仲淹等人名字的石碑,人称“知府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连用“拂“拭”“览”三个动词。写出诗人面对“知府碑”时的谨恭之态;一个“残”字突出历经风雨的沧桑之感。
B.第二句中“包”“范”分别指包拯和范仲淹,写出诗人在许多知府名字中找出两人的虔诚,用以照应首句中的“德辉”。
C.第三句写抬头所见:一只受到惊吓的乌鸟围绕着府衙院落中的一株柏树飞而不止,一个“匝”字突出乌鸟被惊吓的程度。
D.第四句“犹”字紧扣“绕”字,“畏”紧扣“惊”字,用“不敢”重申“霜威”对乌鸟的震慑作用,又回扣了“德辉”。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乌”的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8-09 09:4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里麻,高昌人。大父撒吉斯,为辽王傅,世祖称其贤。答里麻弱冠入宿卫。大德十一年,授御药院达鲁花赤,迁回回药物院,寻出佥湖北、山南两道廉访司事,召拜监察御史。时丞相帖木迭尔专权贪肆,答里麻帅同寅亦怜真、马祖常劾其罪。擢河东道廉访副使。隰州村民赛神,因醉殴杀姚甲,为首者乘闹逃去,有司逮同会者系狱,历岁不决。答里麻曰:“杀人者既逃,存亡不可知,此辈皆牵累无罪,而反桎梏耶?”悉纵之。至治元年,帖木迭尔复相,以复仇为事,答里麻辞去。明年,改燕南道廉访副使。深州民媪怒殴儿妇死,妇方抱其子,子亦误触死。媪年七十,同僚议免刑,答里麻不可,曰:“国制,罪人七十免刑,为其血气已衰,不任刑也。媪既能杀二人,何谓衰老?”卒死狱中。至治元年,除济宁路总管,兴学劝农,百废具修,府无停事。济阳县有牧童持铁连结击野雀,误杀同牧者,系狱数岁。答里麻曰:“小儿误杀同牧者,实无杀人意,难以定罪。”罚铜遣之。

天历二年八月,明宗崩,文宗入正大统。天历三年,迁淮东廉访使。明年,召拜刑部尚书。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元统三年,迁山东廉访使。时山东盗起,陈马骡及新李白昼杀掠。答里麻以为官吏贪污所致,先劾去之而后上擒贼方略。朝廷嘉纳之,即遣兵擒获,齐鲁以处安。除大都路留守。帝尝命答里麻修七星堂,先是,修缮必用赤绿金银装饰,答里麻独务朴素,令画工图山林景物,左右年少皆不然。是岁秋,车驾自上京还,入观之,乃大喜,以手抚壁叹曰:“有心哉,留守也!”赐白金五十两、锦衣一袭。至正六年,升河南行省右丞,改翰林学士承旨。至正七年,迁陕西行台中丞,时年六十九。致事后,召商议中书平章政事,不拜,全俸优养终身。

(节选自《元史·答里麻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B.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C.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D.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后人用此称年满二十岁的男子。
B.御史,本为史官,自秦朝开始,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车驾,即马车,常作天子的代称,与此义相似的词语还有“御驾”“辇舆”等。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答里麻不畏权贵,和同僚大胆地揭发权相帖木迭尔的罪过,被帖木迭尔记恨,后来答里麻因此辞去官职。
B.答里麻兢兢业业,担任济宁路总管期间,教育、农业、司法各项工作齐抓共管,官府中没有事情被拖延。
C.答里麻处事灵活,在至治年间,虽然老妇人和儿童同属于弱势群体,但他却能根据案情做出不同的处罚。
D.答里麻治理有法,担任山东廉访使时,弹劾贪官并上呈擒贼方略,最终因平定了贼乱而升任大都路留守。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人者既逃,存亡不可知,此辈皆牵累无罪,而反桎梏耶?
(2)国制,罪人七十免刑,为其血气已衰,不任刑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吾竹房先生
①吾子行先生衍,大末人,大父为宋太学诸生,因家钱唐。先生疏旷,故高不事之节。
②其所厌弃者或请谒,从楼上遥谓曰:“吾出有间矣。”顾琴,吹洞箫,抚弄如意不辍。求室委巷,教小学常数十人,与客对笑谈喧,楼上下群童一是肃安。其所著述,有《尚书要略》、《听玄集》、《造玄集》、《九歌谱》、《十二月乐谱辞》……。兼通声音律吕之学,工篆书。
③初,先生年四十未娶,所知宛丘赵君天锡,为买酒家孤女为妾。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逮妾父母。父母至,客先生家。又伪楮币事觉,因言舍主人。先生固弗知,因逻ㄏ辱生南出数百步。录事张君景亮识先生,叱逻曰:“是不知情,摄之何为?”即解纵遣归,先生不胜惭。明日,持玄条缁笠,诣仇山村先生别。值晨出,因留诗一章。诗有“西桥外断桥边”之句,其骨朽渊泥。
④西湖多宝院僧可权,从先生学,闻先生之死,哭甚哀,乃葬先生遗文於后山,与其师骨塔相对。曰:“皆吾师。”仍乞铭於胡石塘先生。庶几先生有后世名。铭曰:“生弗渎,死弗辱,贞哉白。”余习篆书,极爱先生翰墨,得一纸半幅,如获至珍,以故于书法颇有助。偶与郑遂昌先生谈先生之始末,就识之。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抚弄如意不辍(______) (2)工篆书(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吾出有间矣
A.间隙
B.差别
C.一会儿
D.空闲
【小题3】为下列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先生不胜惭(    )
A.美好
B.超过
C.战胜
D.承担
【小题4】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家钱唐 因击沛公于坐
B.其所厌弃者或请谒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故高不仕之节  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D.为买酒家孤女为妾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小题5】第二段划线句断句正确的是一项是(  )
A.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逮妾父母。
B.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逮妾父母。
C.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逮妾父母。
D.年饥女/尝事人后/夫知妻在先/生所讼之因/逮妾父母。
【小题6】把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余习篆书,极爱先生翰墨,得一纸半幅,如获至珍,以故于书法颇有助。
【小题7】选文体现了吾竹房先生怎样的特点?请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