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小题1】根据句式特点,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梅以为美,则无姿;以为美,则无以疏为美,密则
A.“曲”和“直”是反义词,“欹”和“正”是反义词,“疏”和“密”也是反义词。
B.“姿”、“景”、“态”的意思是“景致”的意思
C.“以……为”是“把……当作”的意思,“则”是“就”的意思
D.作者用两两对比的方式,形象地揭示了某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
【小题2】“业”字有下面“几”种义项,(1)职业,(2)功业,(3)从事某种职业,(4)学业、业务知识。在下面的句子后填上“业”的义项(只填序号)。
A.以夭梅病梅为(________)
B.师者,所以传道受解惑也(________)
C.吾是有年矣(________)
D.指挥若定,不世之也(________)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表意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B.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C.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D.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小题4】对下列两个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A.“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指统治者帮凶奴才,根据主子意图,奔走效劳的卑劣行径。
B.斫、删、夭、锄、遏,写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恶劣手段;“江浙之梅皆病”说明后果的严重,人才受害之惨。
C.这几句用词精当,“斫、锄”表现其对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残,“删”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迫害,“夭”字象征新生力量被扼杀,“遏”字意味着不让发扬蓬勃朝气。而“养”字形象点出了他们豢养奸佞小人的险恶用心。
D.“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一句满怀义愤的议论,无情地痛斥了统治者的罪行。句中两个“之”字的用法相同。
【小题5】对这一段文字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话,除开头一句介绍论述的对象外,其他的文字均为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
B.病梅产生的社会原因是“文人画士”斫正、删密,夭其稚枝。
C.“或曰”中的“或”指那些“文人画士”和那些鬻梅者。
D.要使梅成为“欹”、“疏”、“曲”的姿态,那些求钱之民就可以做到。
【小题6】对这段文字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中的梅,比喻人才,作者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B.文段用了不少整齐的句子,使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
C.作者用语言描写的手法,引出了批驳的对象。
D.对比手法的运用,动词、形容词的运用,强化了作者对最高统治者对人才摧残的愤恨之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26 08:44: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日:“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小题1】“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种常见文体,名篇不少。从内容上看:可以记人,记事,记游,记物等,故又称为“杂记”。除了本文,其实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著名的“记”,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_________》、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_________》等。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以为美,正则无景 (___________)  
(2)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 (___________) 
(3)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梅者 (___________) 
(4)而江浙之梅皆病 (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以夭梅梅为业以求钱也。B.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C.非有能硕茂之也D.毕礼而
【小题4】卖梅的人是怎样使正常的梅成为病梅的?(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小题5】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①六月重过扬州记

清龚自珍

居礼曹②,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鱼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署岗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俱。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襄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凑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狖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且长寿者几人欤?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杨州记》。

(文幸有删节)

注释:①己亥:公元1839年。②礼曹:即礼部。③零甃(zhou)断甓(pi)):残墙碎砖。④信宿.连宿两夜。后文“信信”,:连宿四夜。⑤冶华:美丽繁华。⑥鼯狖: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1)客有者曰(____________) (2)舍舟而(____________)
(3)视,玻璃五色俱(____________)(4)有询京师近事者(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的—项是(   )
A.遇女墙啮可登者B.客有请吊蜀冈者
C.有发史事见问者D.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
【小题3】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
【小题4】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
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④⑥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⑥
【小题5】下面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闻与所见。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说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
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
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世风世情,作者虽己发现今昔之别,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但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
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虽未败残,但己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久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
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贾谊谏汉文帝曰:“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
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下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彼其心岂真敬畏哉?问以大臣应如是乎?则其可耻之言曰:我辈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值公所,已贤矣,已劳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求俱压焉者鲜矣。
(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
(注)①明良:明君良臣。②气:知耻的精神。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B.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C.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D.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小题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官益久,则气愈 偷,苟且
B.地益近,则媚亦益 工:巧妙,精巧
C.皆圣哲之言   危:危险
D.小不,则头抢地而出   霁:晴朗,引申为脸色好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指出,一个国家最大的耻辱就是士人不懂得廉耻,而在当时,这样的人很多。
B.作者认为,大多数朝廷官员是不懂得廉耻的,只要通过必要的教育就能激发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面貌。
C.作者指出,国家一旦有事,不要指望那些追求车马、卖弄花言巧语却又身居要职的官员们挺身而出。
D.作者认同贾谊的看法:君主不尊重臣子,也会造成臣子没有廉耻;君主应该尊重臣子,这样臣子也会按官吏标准要求自己。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yù)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小题1】本文作者是________,为_______(朝代)思想家、文学家。
【小题2】按照拼音写汉字以及解释加点字。
⑴明告(yù)梅者 (___________) ⑵天下之梅也  (___________)
⑶以梅病梅为业(___________) ⑷泣之三日    (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遏其生气B.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不抑耗其实而已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小题5】作者以“病梅”喻______,采用________的写法。抒写疗梅治梅的愿望实际上是表达作者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