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开花植物百分比是指正在开花的植物种类占可开花植物种类的百分比。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纬度高山开花植物百分比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中20°N到70°N高山开花植物开花季节逐渐缩短的主要气候要素是( )
A.光热
B.降水
C.温度
D.气压
【小题2】70°N开花植物百分比始终低于30°N,可推测70°N各类开花植物( )
A.数量较少
B.种类较少
C.花期较短
D.花朵较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21 03:01: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乙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表。
年平均降水量
(mm)
年太阳辐射总量(10
9
J•m
-2
)
无霜期
甲地区
<30
7.56—8.4
365天
乙地区
>1000
4.2—5.1
250—275天
(1)甲、乙两地区同处在30°N附近,气候类型及特征有何差异?分析其原因。
(2)甲、乙两地区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
(3)甲、乙两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差异?原因何在?
同类题2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的特点。
(2)图乙中,c、d两区域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说出a、b、d三地的气候类型。
(4)分析b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同类题3
下图为黑龙江省初霜日(9月10、20、30日)变化图,实线为1981—1990年,虚线为1991—1995年,阴影区为扩大区。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中1981—1995年初霜日变化相一致的是
A.全球气温持续上升
B.青藏地区冰川退缩
C.全球陆地降水减少
D.东北气象灾害减少
【小题2】1981—1995年初霜日的变化导致黑龙江省
A.耕作制度改变
B.粮食产量下降
C.生长季节缩短
D.霜冻威胁减轻
同类题4
读“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
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
(2)沪宁杭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该地区自古就是国家的粮仓,曾经向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粮食,但近些年由粮食的输出区变成了粮食输入区,试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
同类题5
读图图文材制,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上,荼马互市主要在甘南地区,易马的茶叶取于川蜀。茶树具有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的特性。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西域等地向中亚、西亚等国输送。图为甘肃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简析四川盛产优质茶叶的自然原因。
(2)试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简析历史上甘南地区荼马交易兴盛的原因。
(3)分析祁连山北侧城市分布较多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