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机上安装“侧深施肥”装置,在插秧的同时在离水稻秧苗根部2~3cm处,将肥料施入深度约5cm的土壤中。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日本应用较早,2013年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引进了日本企业生产的“侧深施肥”插秧机,在建三江农场水稻田进行试验。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我国现有水稻专用肥颗粒硬度低、吸湿性大,容易黏结、堵塞施肥机的施肥管,影响施肥机的使用效率。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小题1】我国在引进“侧深施肥”插秧机后,最迫切需要突破的技术是
A.水稻良种培育技术B.插秧机大型化技术
C.新型肥料生产技术D.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题2】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产生的显著效益是
A.延长水稻产业链B.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C.增加农业劳动力需求D.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小题3】下列地区中,最适合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是
A.江汉平原B.河西走廊C.华北平原D.湟水谷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14 11:3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豆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暖,生长温度为20℃~25℃,开花结英期适宜的温度为20℃-28℃,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但品种退化严重,大豆出油率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资料显示,美国大豆主要销往中国,贸易金额达124亿美元/年。因此,大豆是中美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今年4月美国无端挑起中美贸易摩擦,无理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为反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方已把大豆列入加征关税清单。中国对美国大豆筑起贸易壁垒,将重创正处在艰难复苏时期的美国农业。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且巴西大豆含有更高的蛋白质。中美贸易摩擦将使巴西从中受益。下图为美国大豆出口数据图。表2为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


(1)分析中、美分别成为世界最大大豆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原因。
(2)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同时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
(3)专家推测,中国对美国大豆征税短期内中国国内市场供应和价格会有一定波动,但影响轻微,而对美国大豆种植业将产生毁灭性打击。请说明专家推测的理由。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①说明巴西大豆产业快速增长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启示。
②简析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比美国大豆竞争力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