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8-31 05:02: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二)泷冈阡表 
欧阳修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shuāng)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①守节自誓,居贫,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注:①太夫人,欧阳修母亲郑氏。古代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称其母为“太夫人”。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
B.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
C.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
D.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情表》与《泷冈阡表》两文标题上均有一个“表”字,但含义不同,前者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后者是碑文。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秀才”是指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C.文中“拜”、“除”是指授予官职,“拔擢”指官职的升迁,如同《张衡传》中“再迁为太史令”之“迁”的用法,而我们平时看到的“左迁”、“陟”、“谪”却表示降职。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太子洗马”,也简称“洗马”,属于太子官属,是太子的随从官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欧阳修父亲为人乐善好施,不留余财;奉养父母很孝顺,在父母去世后还常涕泣感念;欧阳修能够成为宋朝名臣、文学家,是与他经受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练,父母尤其母亲的身传言教分不开的。
B.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父、母去世后,儿子必须守孝,而“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中“免于母丧”则指因婚嫁而没有守丧。
C.《陈情表》运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绝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丝毫不见斧凿痕迹。
D.李密在《陈情表》中反复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将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奉圣朝(_____________)    
(2)臣洗马(_____________)
(3)责臣慢(_____________)    
(4)日西山(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谨拜表以闻B.请息交以绝游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小题4】选出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 )
A.以勇气闻于诸侯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复驾言兮焉求
【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小题6】为表明心境,打消武帝顾虑,李密是如何逐层向皇帝阐明自己无法就职的原因的?请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陈情表》李密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注释,全错的一项是( )
(平素)遭闵凶 ② 晚有儿(出息) ③(亲自)亲抚养
④门衰(福分)薄 ⑤茕茕(孤单)立 ⑥(行走)年四岁
A.①②⑤B.①②⑥C.②④③D.②⑤⑥
【小题2】下列对文中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情表”的“陈”是“陈述”的意思,“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又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B.“慈父见背”中的“见背”是死的委婉说法。“见”字的后面如果用了动词,一般要译为“对(我)如何”。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君既若见录”。
C.“舅夺母志”其中的“舅”与“待晓堂前拜舅姑”中的“舅”意义相同,指丈夫的父亲。
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功”是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古代丧礼中按宗法关系的亲疏穿不同的孝服,期服穿一年,大功服穿九个月,小功服穿五个月。这里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
【小题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
【小题4】翻译句子。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书切峻,责臣慢    逋:逃脱。
B.本图宦达,不名节 矜:矜持。
C.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D.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 听:听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B.秀才:当时地方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C.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秩中二千石,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亦以辅导为职。
D.牧伯:刺史。上古一州的长官称牧,又称方伯,所以后代以牧伯称刺史。
【小题3】下列对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高举“以孝治天下”的大旗,说自己应当得到同情;再转到自陈宦历、称颂君恩上来,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得皇帝的谅解。
B.自陈宦历一节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为起点,表达了至为恳切的感情。说刘病一节,语语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C.最后一段开头就亮出具体的时限,清楚地陈述“报国恩”跟“徇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是为了进一步请求晋武帝的恩准。
D.李密在《陈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充分地摆事实,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帝体谅他的苦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