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各题。

我有一个姑妈,住在河那边的村庄里,许多年前的那些个冬天,我们兄弟几个常手牵手走过封冻的河去看望她。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

姑妈年老多病,她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

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的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

我一直没有忘记姑妈的这句话,也不只一次地把它转告给母亲。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扯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

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趟过河,到对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姑妈也会走出蜗居-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春天。好像姑妈那句话中的“天”一直没有热。

姑妈死在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家过年,记得是大年初四,我陪着母亲沿一条即将解冻的马路往回走。母亲在那段路上告诉我姑妈去世的事。她说:“你姑妈死掉了。”

母亲说得那么平淡,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

“咋死的?”我似乎问得更平淡。

母亲没有直接回答我。她只是说:“你大哥和你弟弟过去帮助料理了后事。”

此后的好一阵,我们再没说这事,只顾静静地走路。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

【小题1】作者说姑妈“她怕寒冷”,这“寒冷”有几层含义?
【小题2】请对“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这句话中“偎”和“抱”作简要赏析。
【小题3】“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这句话包含了母亲怎样的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03 06:50: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理,一个浅淡之梦

(1)街灯一盏盏亮起来的时候,从大理古城南门沿街往北走,感觉上是向着历史的纵深处走去,向着唐诗和宋词的幽深意境走去。

(2)然而,风中却飘溢出一股咖啡香味了。这是因为不远处就是“洋人街”。“洋人街”正式的名字是护国路。由于街上扎染店、古玩店、大理石工艺品店很多,民族风情浓郁,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鳞次栉比的酒吧、咖啡店、茶楼、西餐馆就应运而生了。

(3)一到夜晚,这条街上,霓虹灯闪烁摇曳,美国乡村音乐散散漫漫地飘荡,一种异国情调就浓郁起来。放眼望去,一条窄长的街上排满餐桌,很多金发碧眼的旅游者,坐在露天的餐桌旁,喝酒、聊天、沉思默想,看身着艳丽白族服装的姑娘在人流中时隐时现。

(4)喜欢清静的游客则会坐在咖啡屋、茶楼里。屋内大多光线暗淡,水烟壶、古铜镜、龙头三弦、月琴等老民间器物,摆放得随意而有致。甚至墙上还会挂一双哪位小脚老奶穿过的绣花鞋作为装饰。情调既是完全东方式的,更是地道的古老民间型的。这就和霓虹灯、咖啡味、美国乡村音乐,形成反差,却又有着一种奇妙的和谐。而闲散的氛围,就是它们之间的黏合剂。于是,在小屋的一把竹椅里,大可不必正襟危坐,你歪着身子或者半坐半躺,躲开了繁忙,躲开了焦虑,身心完全松弛下来,就像躲进了古代。

(5)那天,不时啜一口咖啡,我和两位来大理度假的在读女研究生聊起了天。

(6)偶然坐在一张桌几旁的机缘,使我们刚刚认识。

(7)朦胧的烛光,如一个浅淡之梦。我们的话题竟然是从“惆怅”两个字开始的。

(8)两位女孩都直言这只是书本上的字眼,事实上不可能真正产生这样的感受。这种说法让我对两位妙龄女郎顿时心生怜悯。不是吗?一个人的情感体验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爱、恨、痛苦、绝望、焦躁、寂寞、愉快、欢天喜地、幸福……而惆怅是其中一种最具审美价值的感受。当心中感到惆怅时,是酸?是甜?是快乐?是忧伤?都是,又都不是,很难说清楚那滋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正体验过惆怅,那他或她算是白来这世上了,就像他或她没有真正投入地爱过一次一样。

(9)当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发现两位女孩都眼睛亮亮地看着我。而在我们周围,似有若无地萦回缭绕着美国电影《廊桥遗梦》插曲的旋律。我的心竟一下子被惆怅击中了。我遗憾自己不再年轻。

(10)后来我们又聊到了“缘份”。我和她们谈起了曾两度被列入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瑞典诗人托马斯。这位诗人,因中风留下后遗症,右手右腿动作不灵便,改用左手写作,他平日喜欢弹钢琴,也只好改用左手弹。那年他受云南艺术学院之邀到昆明讲学,我恰巧出差在外。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却与他有一次晤面。后来这位朋友告诉我,他对托马斯说,能够相见,真是有缘。托马斯就问:何谓“缘”?友人答:在时间的长河里于这一刻,在广袤的世界上于这一处,数十亿人中的两个,不可思议却又实实在在地相逢了,相遇了。这就叫“缘”。当这话被翻译给托马斯后,托马斯感叹道:东方古老的哲学实在是太深奥神秘了。

(11)就像风把花粉随意地送进一朵花蕊,命运恩赐了我一个美丽的夜晚。我们的谈话就这样进行着。连我自己都感到奇怪,在这忙碌而有点物化的时代,我为什么会像一个满怀梦想的少年,大谈特谈着一些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般的话题?只是在走出洋人街斑驳迷离的灯光霓影时,我才明白,这里,原本就是一个梦想的妊娠所,类似这样的“非关利害”的话题,正好与环境相谐。

(12)像走出一个不愿结束的梦,我几乎是一步一回头。古城温柔的夜风吹拂在脸上,大自然中的风其实跟人的命运非常类似。一粒蒲公英的种子在风中飘飞,完全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地方降落。一个人在命运中飘飞,也完全不知道自己最终的归宿。至于在途中,他或她会有什么遭逢,那就由缘而定了。而缘又由命运而定,就像花开花落、云聚云散、雪飘雪化,跟风的疾缓、强弱、冷暖大有关系一样。

(13)被夜风吹拂着的大理古城,多么像一束开放在纷繁的现代生活中的梦幻之花。

【小题1】大理古城风貌的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 。
【小题2】第(11)段中“梦想的妊娠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作者第(1)段中说:“从大理古城南门沿街往北走,感觉上是向着历史的纵深处走去”,是因为大理南门比北门现代化。
B.之所以把护国路称为“洋人路”,是因为那儿有大量的外国游客和应运而生的鳞次栉比的酒吧、咖啡店、西餐馆。
C.“在小屋的一把竹椅里”,在大理古城闲散的氛围中,由于身心放松,远离焦虑,所以觉得“就像躲进了古代”。
D.第(8)段中之所以说“我对两位妙龄女郎顿时心生怜悯”,是因为作者认为她们竟然“没有真正体验过惆怅”。
E.作者认为:他和两位女孩在大理的相遇,与瑞典诗人托马斯在广袤世界的一处的邂逅,以及他与大理古城都是一种缘。
F.我离开的时候觉得自己似乎“走出了一个不愿结束的梦”,“几乎是一步一回头”,是因为对大理古城的留恋。
【小题4】简析第(7)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5】对作者“惆怅”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惆怅”是人在多姿多彩的情感体验中最具有审美价值的一种真切感受。
B.作者为大理的民族风情在浓郁的异国情调的冲击下渐渐失却而感到失落。
C.眼前才貌双全的女孩、耳边缭绕着《廊桥遗梦》插曲的旋律,我顿悟自己不再年轻。
D.因为我走出了一个不愿结束的梦,又要重返忙碌而有点物化的社会环境中去了。
【小题6】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12)段中的划线句。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在聪明与糊涂之间

牟钟鉴

①板桥书写过一横额:“难得糊涂”,颇受人喜爱,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以其新颖独特也。平常生活中,人们都想做聪明人,都愿别人夸自己聪明;都不想做糊涂人,都不愿别人说自己糊涂。可是板桥别出心裁,偏偏称赞糊涂,而且这种糊涂一般人还不易达到,在中国文人里,题写“难得糊涂”者只此一家,这就引起社会关注,纷纷加以解说并列为座右铭。

②在喜欢“难得糊涂”的人中,有些人把它看作是宣扬圆滑自私、不分是非、明哲保身的处世格言,果若如此,那就是孔孟尖锐批判的“乡原”,完全曲解了板桥的本心。板桥在此横额下有几句解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再联系板桥为人行事,“难得糊涂”的真义是劝人在处理利益关系上多一点忠厚利他之心,少一点个人盘算之机,不斤斤计较,忍让吃亏,多做善事,使自己心安理得,并不求回报,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智若愚,它是经由大聪明的反思而得来的。板桥的“糊涂”乃是“中庸”的兼顾,不是“乡原”的世故。“中庸”和“乡原”表面上有些相似,都不走极端,而骨子里完全相反。“中庸”以利他济世为准则,“乡原”则为私媚世而乱德。

③板桥认为,要关爱、包容他人,必须“糊涂”一点,就是要自觉吃亏。什么是“吃亏”?俗人认为是个人利益受损,板桥认为是人我俱安。他写过“吃亏是福”的横额,并注曰:“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这里有着儒家“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情怀,又有道家“满招损,谦受益”的智慧。

④如果读者要真正了解板桥心中的“难得糊涂”,不妨看一下他于雍正十年寄舍弟墨的一封家书,内中说:“愚兄为秀才时,捡家中旧书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于灯下焚去,并不返诸其人。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自我用人,从不书券,合则留,不合则去。何苦存此一纸,使吾后世子孙,借为口实,以便苛求抑勒呼!如此存心,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若事事预留把炳,使入其网罗,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即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板桥思想里有着“天道福善祸淫”“天道循环倚伏”的观念,虽未必都符合科学理念,然而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把聪明用在损人利己上的人,到头来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工于谋画害人的人,难免以害己告终,所以《红楼梦》里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是历史昭示给我们的真理。

⑤板桥的“难得糊涂”,从思想根源上说是受益于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和老子的“愚人之心”,孔老都坚信与人为善则人亦善己。老子所谓“愚”乃真朴之义。人类在进化的同时,人性亦有退化,如同一个人在智力成长的同时往往丧失儿童的赤子之心。老子提倡返朴归真,却被自认为聪明的世俗之人视为蠢笨。《道德经》说:“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二十章)一般人总是自作聪明,精于计算,分毫必较,却昧于大道,这是小聪明大糊涂。得道之人,虽昧于个人利益,却明于“知和曰常”(十六章)、“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八十一章),这是大聪明小糊涂,可以说是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故板桥说“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庄子.德充符》有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所以道通为一。这是一个“大我”的境界,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彼此不能分离,社会是一个共同体,如墨子所说“兼相爱则交相利”,反之兼相恶则交相害,板桥是有这种智慧的。

⑥当然,社会人群具有复杂性,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做圣贤;人们都有个人、家庭正当利益的考量,但底线是不能损害他人。《聊斋》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意思是做好事动机要纯,否则不宜赞扬,如同板桥以仁心积阴德,不求受惠者回报,甚至不使其知晓施惠者为谁,这个标准也许太高了。人人都想做聪明人而不糊涂,但对聪明与糊涂的理解颇难取得共识。不过聪明人只要不聪明到害了自己,糊涂人只要不糊涂到触犯法律,也就罢了。正如板桥在家书中所说“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精神生活中会充满光明,心中安详而自在,丑恶和烦恼便会离他而去。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减)

【小题1】请简要归纳本文的论述层次。
【小题2】请分析第④段中所引《红楼梦》中相关语句的作用。
【小题3】作者对“聪明人”、“糊涂人”和“难得糊涂人”分别是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前以互联网、物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日,德勤高成长项目全国主管合伙人赵锦东说,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热点的变化,很多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注重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也有新布局。

赵锦东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择什么样的市场和用户方面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同时在技术方面做了很多投入,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保持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与之前相比,中国企业更加注重数字化。这种数字化体现在平台战略、生态战略、供应链等各方面,且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定制化的生产,按照用户需要的变化来提供产品和服务,把整个生产流程进行重塑和优化,这也涉及到工业4.0、人工智能等领域。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6月7日)

材料二

从增加值占整体经济增加值的比重来看,中国(4.8%)没有达到OECD均水(6%),更远远落后于爱尔兰、韩国、日本、瑞士以及英美等国;在对外就业贡献(2.6%)这个维度上,也落后于OECD平均水平(3.7%)和绝大多数OECD国家。

腾讯语、阿里巴巴、百度等中国科技巨头近几年在数宇生态系统引发的革命性变化,加上中国政府在人工智能(AI)等新兴科技上的雄心勃勃的规划等,在全世界引发了“中国开始引领科技发展”的说法,比加,《经济学人》今年2月就推算,中国的科技行业已经赶上了硅谷,而麦肯锡去年底就宣称,中国的数字经济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真的已经赶超欧美了吗?欧洲顶级智库欧洲与全球经济实验室(Bruegel)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上个月刊发的一份工作报告中,该智库研究人员发现,从体现科技发展水平的数字经济来看,中国距离经合组织(OECD)发达国家还有不短距离。

如果仅从数字经济的商业和服务出口规模来看,中国遥遥领先,然而Bruegel研究人员认为,中国数字经济出口商品中很大一部分价值并不是在中国的,比如电脑和手机,很大程度上只是在中国境内组装而己。相比之下,他们认为,增加值占比和对就业的贡献,更能反映一国整体数宇经济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中国数字经济真的比欧美发达吗?数据告诉你真相》《新知速递》2018年月7日)

材料三

《2018中国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对数字经济的演化发展和内涵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了客见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旨在以此解读和掌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为未来各地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未来,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并将持续推进世界各国经济高效、快速发展。展望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一是数字经济内涵外延将会不断拓展,各国竞争将会更加剧烈;二是数据价值会进一步凸显,数据资源将炙手可热;三是数字经济服务和融合领域将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四是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格局并举,将会催生行业巨头;五是中西部地区依托政策优势,在数字经济资源和服务领域将有所突破。

(摘自(2018中国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中国经济网》2018年4月17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锦东认为在近年来经济热点变化的引领下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投入,并保持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
B.当前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促使中国企业比之前更加注重各方面的数字化,并且把为用户定制化的生产作为核心。
C.尽管中国几个科技巨头近几年在数字生态系统引发了革命性变化,但井不能说明中国的数字经济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D.图表显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从高到低可分为四个梯队,其中第三梯队和第四梯队以指数得分20为分水岭。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如何宣称中国开始引领科技发展,都不能掩盖中国经济在增加值占比和对就业的贡献上都没有达到OECD的平均水平的实质。
B.对于中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是否已经赶超欧美,欧洲顶级智库欧洲与全球经济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以数字经济为依据,给出了答案。
C.中国数字经济的商业和服务出口规模虽然遥遥领先,但因商品价值不全是在中国创造的,因此不能反映中国整体数字经济的真实面貌。
D.展望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西部地区依托政策优势,将会在数字经济的多个领域有所突破。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中,《新华网》《新知速递》《中国经济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在中国的大街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共享单车,这种模式受欢迎的秘诀在于价格和便利性。使用者只需先下载一个手机应用软件,然后扫描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随时骑车出行。使用完毕后还是通过应用软件支付租金,每半小时仅需1元人民币。共享单车也无需存入车库,因为下一位使用者可以通过GPS定位系统找到这辆车。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因此共享单车很快成为世界上利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之一。如今在很多欧洲国家,共享单车也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因为这是一种环保而现代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今年是自行车诞生200周年,如今自行车已经适应时代发展,并一往无前地驶向未来。
(摘编自2017年8月15日参考消息网报道)
材料二:
在平台企业的努力和背后资本的推动下,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暴发式推开。对于这一由私人提供、具有准公共性质、按商业化规则运行的新兴事物,在快速发展中也有一些不同声音,如有占道经营之嫌、停放秩序如何规范、投放数量是否科学合理等。
笔者认为,若共享单车能遵规骑行、规范停放,占道经营就不成其为问题;乱停放涉及行为人、物权人和城市政府三方,需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来看,共享单车有助于降低资源闲置。建议城市规划和管理适应“自行车回归”趋势,在自行车道和停车位上分配相应空间;践行城市正义理念,归还非机动车路权。区分行为人与物权人的责任,综合运用技术经济手段、城市规划和提升公民素质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
(摘编自2017年8月12日新浪财经项安波《共享单车的“公”与“私”》)
材料三:
共享单车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唱响了绿色出行的理念,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然而乱停乱放、随意毁坏等现象接踵而来,成了靓丽风景线上一抹不文明的色彩。8月11日上午,蓬江区群众社区党支部、计生协会组织志愿者开展“共享单车共享文明”“随手扶”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在辖区小公园、洋边新村等共享单车流量较大的路段,看到不少单车随意停放在慢行道上,或是人行道里的非停车区域。看到这种状况,志愿者们随即将东倒西歪的共享单车扶正,摆放整齐。同时,他们倡导居民群众在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的同时,要文明使用交通工具,遵守规则,文明停放。过往的行人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志愿活动唤醒广大居民群众的
文明意识,共同做文明倡导者和实践者,让共享单车在传播低碳、环保理念的同时,也把文明之风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传播到大家骑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2017年8月15日《江门日报》)
材料四:
共享单车的发展如火如荼,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骑行速度更快、出行效率更高的共享电动单车,却有点出师不利。即使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共享电动单车的身影,但也很快被有关部门叫停。
其实从性质和运营模式上来说,共享电动单车和共享单车并没有什么不同,二者都属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一种新的经济业态。而且相对于依靠人力踩踏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单车是电力驱动,还具有省时省力的优势。既然如此,为什么它的出现却没有像当初共享单车一样,获得各方的认可,反而频频遭遇质疑,并且可能最终被叫停呢?
这倒不是政府和公众厚此薄彼,其原因还是在于共享电动单车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共享单车虽然依靠人力驱动,但车体重量轻、骑行速度慢,即便真的发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往往比较轻。但是电动单车却不同,车身重、速度快,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容易给车辆驾驶人或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更加严重的问题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共享电动单车,绝大多数都不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无法上牌,所以也就无法取得正式合法的电动单车牌照。
(摘编自2017年8月9日《法制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共享单车骑行速度更快、出行效率更高的共享电动单车已经出现在一些城市,但却很快被有关部门叫停了。
B.共享电动单车和共享单车,都属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一种新兴的经济业态,二者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C.省时省力、更具优势的共享电动单车并没有获得各方的认可,反而频频遭遇质疑,并且面临最终被叫停的命运。
D.共享电动单车的前景堪优,不仅因为其易给车辆驾驶人或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更因为其合法性难以取得。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材料一对共享单车成为流行趋势持肯定态度,具有200年历史的自行车已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单车出行前景比较乐观。
B.材料二针对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具体详细的解决方案。
C.材料三中志愿者开展了“随手扶”志愿服务活动,只要我们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共同做文明倡导者和实践者,共享单车的前景就会很好。
D.材料四比较了共享电动单车和共享单车的异同,分析了更为省力的共享电动单车在中国出师不利的原因。
E. 这四则材料都关注了当前的共享单车热,都指出了在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共享单车在中国运行过程中的“利”和“弊”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