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石州慢  己酉秋,吴兴舟中作①

张元幹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苍,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②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③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④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⑤,泣孤臣吴越。

(注)①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狼狈南逃。词人为了避难而南行途中所作②长庚:即金星,又名太白星。③两宫:指宋徽宗与宋钦宗二帝。④唾壶: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⑤龙沙:泛指沙漠,这里指宋徽宗、钦宗被囚禁的地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雨急云飞”的自然景象既是写实,也是词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形象暗示。
B.词作上片重写景,下片抒情。“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由景及人,过渡自然。
C.下片“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中写两地遥望,君臣相隔而泣,极富感染力。
D.词作多用颠倒词序的特殊句法表达情感,如“唾壶空击悲歌缺”,语言慷慨劲健。
【小题2】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9-11 12:10: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裴蕴,河东闻喜人也,在陈时仕兴宁令度天下将归隋遂阴奉表于高祖请为内应及陈平超授仪同历三州刺史俱有能名。大业初,考绩连最。炀帝闻其善政,征为太常少卿。
初,遣牛弘定乐,蕴揣知帝意,奏括天下周、齐、梁、陈乐家子弟,皆为乐户。帝大悦,迁民部侍郎。时户口多漏,蕴历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条奏,令有司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诸郡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帝临朝览状,谓百官曰:“今进民户口皆从实者,全由裴蕴一人用心。”由是渐见亲委,拜京兆赞治,吏民慑惮。
未几,擢授御史大夫。蕴善候伺人主微意,若欲罪者,则曲法顺情,锻成其罪。所欲宥者,则附从轻典,是后大小之狱皆以付蕴。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时人不能致诘。
杨玄感之反也,帝遣蕴推其党与,谓蕴曰:“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不尽加诛,则后无以劝。”蕴由是乃峻法治之,所戮者数万人,皆籍没其家。帝大称善,赐奴婢十五口。帝问苏威以讨辽之策,威不愿帝复行,且欲令帝知天下多贼,乃诡答曰:“今者之役,不愿发兵,但诏赦群盗,自可得数十万。其激于免罪,竞务立功,一岁之间,可灭高丽矣。”帝不怿曰:“我去尚犹未克,鼠窃安能济乎?”威出后,蕴揣上意,奏威罪,帝付蕴推鞫之,乃处其死。帝未忍便杀,除名。
蕴又欲重己权势,引致奸黠,共为朋党,郡县有不附者,阴中之。于时军国多务,凡是兴师动众,京都 留守,及与诸蕃互市,皆令御史监之。蕴之宾客附隶者,遍于郡国,侵扰百姓,帝弗之知也。
及司马德戡将为乱,江阳长张惠绍夜驰告之。蕴共惠绍谋,欲矫诏发郭下兵民,给荣公来护儿节度,收在外逆党宇文化及等,仍发羽林殿脚,遣范富娄等入自西苑,给梁公萧钜及燕王处分,扣门援帝。谋议已定,遣报虞世基。世基疑反者不实,抑其计。
是夜,司马德戡引骁果玄武入,裴度通,元礼直入宫,炀帝匿于永巷,驱之出,缢之,隋氏宗室江都宫中者皆没。蕴叹曰:“谋及播郎,竟误人事!”遂亦见害。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陈时仕兴宁令/度天下将归隋/遂阴奉表于高祖/请为内应/及陈平/超授仪同/历三州刺史/俱有能名
B.在陈时仕/兴宁令度天下将归隋/遂阴奉表于高祖/请为内应/及陈平超授仪同/历三州/刺史俱有能名
C.在陈时仕兴宁令/度天下将归/隋遂阴奉表于高祖/请为内应/及陈平/超授仪同/历三州刺史/俱有能名
D.在陈时仕/兴宁令度天下将归/隋遂阴奉表于高祖/请为内应/及陈平超授/仪同历三州/刺史俱有能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绩:相传中国在古代舜时就建立的制度。是朝廷对官员在一定任期内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作为升降、调转、奖惩依据的制度。
B.乐户:是中国历史上以音乐歌舞专业活动为业的贱民。他们多于罪犯的家属,也有部分原为良人,是统治者惩罚罪犯和政敌的一项手段。
C.貌阅:古代选官是,有时相貌身材也是一个参考因素。文中所指就是古代选拔官员的标准“身言书判”中的“身”,是指包括相貌在内的长相身段。
D.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先秦时期,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秦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此官制一直延续到清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蕴有政治眼光,能审时度势。他最初在陈朝做官,判断天下将被隋朝得到,就暗地里给高祖呈上表章,请求当内应,平定陈国后,因功被破格提拔为仪同。
B.裴蕴擅迎合皇帝,且能言善辩。他投隋炀帝所好,断案揣摩皇帝意图来确定刑罚轻重。他说起法理来口若悬河,断案明白快速,无人能对他的判决提出疑义。
C.裴蕴对上谄媚,对下凶狠。在杨玄感造反是,裴蕴严法究治杨的党羽,所杀的有几万人。在苏威事件上也痛下杀手,表现出一个冷血政客的心狠手辣。
D.裴蕴勾结朋党,阴谋叛乱。他招纳奸猾之徒,中伤不从官吏,侵扰百姓。司马德戡将要造反时,裴蕴想假传圣旨调动军队,挟持皇帝,不成想死于乱兵中。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蕴善候伺人主微意,若欲罪者,则曲法顺情,锻成其罪。所欲宥者,则附从轻典,是后大小之狱皆以付蕴。
②蕴之宾客附隶者,遍于郡国,侵扰百姓,帝弗之知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下列小题。
书施穆亭先生撰先兄学艺公传后
张正忠
孝友为人生大节,然非根于天性、发于至诚,不能致之。世人概曰“孝友”,究亦徒窃其名也.至吾兄学艺公,则实有当而无愧名。
犹忆忠十二岁,三弟五龄,祖父伯叔俱亡,祖母与母无倚,惟兄一人仔肩家政,备历艰辛。虽极忙冗中,于祖母与母服勤就养未尝少疏。祖母年七十余,病笃,兄不解衣带,尽夜扶持眠起者两阅月。及终,恸哭失声,奔丧尽礼。甫毕,官司频仍,时内有伯叔侵凌,外被他氏欺辱,自丙中至已亥四载,无日不涉讼公庭。兄窥忠有忧色,曰:“即有大祸,予以承当,女惟用心读书,以慰母心,何以忧之?
此后无事小者二载,方期自兹以往永享平安,得于母前曲尽孝思。雍正甲辰冬,惨罹祝融之变,祖宅且为废址。夫从前叠遭死亡、丧葬、官事,至是资财已尽,囊橐俱空。兄天性至孝,勉强支撑。乙巳春,经营竖造,其仓皇拮据,形神俱敝之状,有难以殚述者也。又恐忠因遭变有妨学业,愈加廷师督责读书。迨冬散馆,鼓励尤深,书宣则为清尘,食饮亲自馈送,手书一语云:书声莫让鸡声早,灯影须同月影斜。贻案头以示儆。岁辛亥,忠府试第一,兄欢欣相勉,曰:“今次入泮必也,任毋以一矜自足。余之所以望尔者,欲尔大振家声也。”兄年近五旬未得子,适忠丁未举一子,兄喜不自胜,曰:“此我房承先启后者也!”顾复提抱爱若珍珠。不幸周岁殁于痘,兄顿足痛哭不饮食者数日。后兄始得一子,亦不过安之若素。
兄应长享遐龄,胡天不吊,中道而陨。卒之日,语言无声,泣附忠耳曰:“吾不孝之人,惟愿尔孝顺老母,友爱弟侄,勿有私积,永相和好。”数语相谆嘱。呜呼!其孝友若此,非根于天性、发于至诚而能然哉?
【注】1①选自《度予亭集新编》,有删改。②祝融:火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致之  致:传达
B.尽夜扶持眠起者两阅月 阅:经历
C.任毋以一矜自足     矜:自满
D.中道而陨 陨:死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究亦徒窃其名也   ②视徒吏则心惕息
B.①祖宅且为废址 ②且臣少仕伪朝
C.①后兄始得一子 ②室始洞然
D.①数语相谆嘱 ②夫人之相与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极忙冗中,于祖母与母服勤就养未尝少疏。
(2))女惟用心读书,以慰母心,何以忧之?
(3)余之所以望尔者,欲尔大振家声也。
(4)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小题4】根据文本,概括学艺公“孝友之节”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