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华皎,晋陵暨阳人也。世为小吏。皎梁代为尚书比部令史。景之乱,事景党王伟,高祖南下,文帝为景所囚,皎遇文帝甚厚。景平,文帝为吴兴太守,以皎为都录事,军府谷帛,多以委之。皎聪慧勤于簿领及文帝平杜龛仍配以人马甲仗犹为都录事御下分明善于抚养时兵荒之后,百姓饥馑,皎解衣推食,多少必均,因稍为暨阳、山阴二县令。文帝即位,除开远将军。天嘉元年,封怀仁县伯,邑四百户。

王琳东下,皎随侯瑱拒之,琳平,镇湓城。知江州事。时南州守宰多乡里酋豪,不遵朝宪。文帝令皎以法驭之。王琳奔散,将卒多附于皎。三年,授假节、通直散骑常侍、仁武将军、新州刺史,监江州。寻诏督寻阳、太原、高唐、南北新蔡五郡诸军事、寻阳太守,假节、将军、州资、监如故。周迪谋反,遣其兄子伏甲于船中,伪称贾人,欲于湓城袭皎。未发,事觉,皎遣人逆击之,尽获其船仗。其年。皎随都督吴明彻征迪,迪平,以功授散骑常侍、平南将军、临川太守,进爵为侯,增封并前五百户。未拜,入朝,仍授使持节、都督湘巴等四州诸军事、湘州刺史,常侍、将军如故。

皎起自下吏,善营产业,湘川地多所出,所得并入朝廷,粮运竹木,委输甚众;至于油蜜脯菜之属,莫不营办。又征伐川洞,多致铜鼓、生口,并送于京师。废帝即位,进号安南将军,改封重安县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选自《陈书卷二十列传第十四》)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皎聪慧/勤于簿领/及文帝平杜龛/仍配以人马/甲仗犹为都录事/御下分明/善于抚养
B.皎聪慧/勤于簿领/及文帝平/杜龛仍配以人马/甲仗犹为都录事/御下分明/善于抚养
C.皎聪慧/勤于簿领/及文帝平杜龛/仍配以人马甲仗/犹为都录事/御下分明/善于抚养
D.皎聪慧/勤于簿领/及文帝平/杜龛仍配以人马甲仗/犹为都录事/御下分明/善于抚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文中皇帝的谥号“文”是对其的褒奖。
B.擢,提升官职。与官职连用的词语还有:拜,“公车特征拜郎中”的“拜”表示授予官职;迁,“再迁为太史令”的“迁”表示升迁;出,“出为河间相”的“出”表示“出任”。
C.侯,是五等爵位的第二级。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政治等级制度之一,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D.食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秦汉以后封爵者在其封邑内渐无统治权,主要是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来充作食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皎聪明敏慧,勤于文书。文帝做吴兴太守时,以华皎为都录事,军府粮草钱帛之类的事务,多委任给他。
B.华皎体恤民情,爱护百姓。在兵荒之后,他对百姓极为关怀,慷慨相助,衣食不管多少一律均分给大家。
C.华皎为国征伐,平叛有功。他参与平定王琳之乱,都督五郡军事,主持平定周迪叛乱,也因此屡得升迁。
D.华皎出身下层,善于经营。大到粮食竹木,小到油蜜脯菜,连并征伐得来的铜鼓、俘虏,他都运往朝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侯景之乱,事景党王伟,高祖南下,文帝为景所囚,皎遇文帝甚厚。
(2)未发,事觉,皎遣人逆击之,尽获其船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9-18 03:4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山才,字孔章,吴郡吴人也。祖翁宝,梁尚书水部郎。父泛,散骑常侍。山才少倜傥,好尚文史,范阳张缵,缵弟绾,并钦重之。起家王国常侍,迁外兵参军。寻以父疾,东归侍养。承圣元年,王僧辩授山才仪同府西曹掾。高祖诛僧辩,山才奔会稽依张彪。彪败,乃归高祖。

绍泰中,都督周文育出镇南豫州,不知书疏,乃以山才为长史,政事悉以委之。文育南讨,克萧勃,擒欧阳頠,计画多出山才。及文育西征王琳,留山才监江州事,仍镇豫章。文育与侯安都于沌口败绩,余孝顷自新林来寇豫章,山才收合余众,依于周迪。擒余孝顷、李孝钦等,遣山才自都阳之乐安岭东道送于京师。除中书侍郎。复由乐安岭绥抚南川诸郡。

文育重镇豫章金口,山才复为贞威将军、镇南长史、豫章太守。文育为熊昙朗所害,昙朗囚山才等,送于王琳。未至,而侯安都败琳将常众爱于宫亭湖,由是山才获反,除贞威将军、新安太守。为王琳未平,留镇富阳,以捍东道。入为员外散骑常侍,迁宣惠始兴王长史,行东扬州事。

侯安都讨留异,山才率王府之众从焉。异平,明威将军、东阳太守。入为镇东始兴王长史,带会稽郡丞,行东扬州事。未拜,改授散骑常侍,兼度支尚书,满岁为真。

高宗南征周迪以山才为军司迪平复职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山才又以本官之会稽指授方略还朝,坐侍宴与蔡景历言语过差,为有司所奏,免官。寻授散骑常侍,迁云旗将军、西阳武昌二郡太守。天康元年卒,时年五十八。赠右卫将军,谥曰简子。

(选自《陈书·列传第十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宗南征/周迪以山才为军司/迪平/复职/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山才又以本官之/会稽指授方略
B.高宗南征周迪/以山才为军司/迪平/复职/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山才又以本官之会稽/指授方略
C.高宗南征/周迪以山才为军司/迪平复职/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山才又以本官之会稽/指授方略
D.高宗南征/周迪以山才为军司/迪平复职/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山才又以本官之/会稽指授方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侍养,文中指回乡奉养生病的父亲。古人讲究孝道,官员在父母病重时,往往要去职回家服侍、奉养。
B.曹掾,官府属吏。汉朝三公府和郡县分曹治事,各曹主官通称为曹掾。曹操为相后设东、西曹掌管人事。
C.豫章,即豫章郡,与《滕王阁序》中“豫章”一样,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其地域指的是现在的南昌一带。
D.除,授予官职,“除臣洗马”中的“除”即为此意,古时还用“迁”“拜”“擢”“进”“陟”等词表示官职升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山才出身官宦人家,颇有才气。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为官,陆山才喜好文史,范阳张氏兄弟都很器重他。
B.陆山才为官途中,曾经几次易主。他先任王国常侍,后归依王僧辩、张彪,张彪兵败后才追随陈高祖。
C.陈山才任职豫州,颇受主官器重。作为都督周文育手下的长史,豫州政务军务皆经他手,全部由他谋划。
D.陆山才历经二帝,做过多地长官。从高祖到高宗,他先后担任过豫章、新安、东阳、西阳、武昌等地太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至,而侯安都败琳将常众爱于宫亭湖,由是山才获反。
(2)还朝,坐侍宴与蔡景历言语过差,为有司所奏,免官。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樊毅,字智烈,南阳湖阳人也。毅累叶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毅率部曲随叔父文皎援台。文皎于青溪战殁,毅将宗族子弟赴江陵,仍隶王僧辩,讨河东王萧誉,以功除假节、威戎将军、右中郎将。代兄俊为梁兴太守,领三州游军,随宜丰侯萧循讨陆纳于湘州。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馀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以功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寻除天门太守,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一千户。及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高祖受禅,毅与弟樊猛举兵应王琳,琳败奔齐,太尉侯瑱遣使招毅,毅率子弟部曲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仍随侯瑱进讨巴、湘。累迁武州刺史。太建初,转丰州刺史,封高昌县侯,邑一千户。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众军北伐,毅率众攻广陵楚子城,拔之,击走齐军于颍口,齐援沧陵,又破之。七年,进克潼州、下邳、高栅等六城。及吕梁丧师,诏以毅为大都督,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渡淮,对清口筑城,与周人相抗,霖雨城坏,毅全军自拔。寻迁中领军。十一年,周将梁士彦将兵围寿阳,诏以毅为都督北讨前军事,率水军入焦湖。寻授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十二年,进督沔、汉诸军事,以公事免。十三年,征授中护军。寻迁护军将军、荆州刺史。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及隋兵济江,毅谓仆射袁宪曰:“京口、采石,俱是要所,各须锐卒数千,金翅二百,都下江中,上下防捍。如其不然,大事去矣。”诸将咸从其议。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京城陷,随例入关,顷之卒。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徐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
B.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徐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
C.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徐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
D.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徐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节是中国古代帝王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任务完成就会收回。
B.食邑,又称采邑、封地,是指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C.受禅,也叫禅让制,是指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D.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在南北朝前期,主人视部曲为贱日,但并未得到法律上的认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毅出身显贵,英武善战。他家世代为将门,他习武擅射,侯景之乱时,随叔父平叛,叔父战死后,他率宗族子弟赴江陵立下功劳。
B.樊毅战功赫赫,多次升迁。凭借功劳,他的官职升迁极为频繁,由威戎将军一直升到护国将军,而爵位也依次由伯升到侯再升到公。
C.樊毅历尽劫难,身经百战。生逢乱世,他南征北战,历尽磨难。太建年间,他战无不胜,攻克广陵楚子城,又先后击退北齐、北周军队。
D.樊毅通晓军事,长于谋略。隋朝军队进逼之时,他分析当时形势,极力主张重兵镇守京日、采石,水陆共同防卫,众将赞同他的建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
(2)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放,字元直,车骑将军睿之子。初为齐晋安王宁朔迎主簿,高祖临雍州,又召为主簿。放身长七尺七寸,腰带八围,容貌甚伟。天监元年,为盱眙太守,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迁镇右始兴王谘议参军,以父忧去职。服阕,袭封永昌县侯,出为轻车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转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六年,大举北伐,以放为贞威将军,与胡龙牙会曹仲宗进军。
普通八年,高祖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以放为明威将军,帅师会之。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一军所仗,放令洵单骑击刺,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放胄又三贯流矢。众皆失色,请放突去。放厉声叱之曰:“今日唯有死耳。”乃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于是士皆殊死战,莫不一当百。魏军遂退,放逐北至涡阳。魏又遣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众五万来援,放率所督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大破之。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牣;又遣降人三十,分报李奖、费穆等。魏人弃诸营垒,一时奔溃,众军乘之,斩获略尽。擒穆弟超,并王纬送于京师。中大通二年,徙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增封四百户,持节、将军如故。在镇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者,放曰:“吾不失信于故友。”乃以息(儿子)岐娶率女,又以女适率子,时称放能笃旧。
(选自《梁书•韦放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B.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娇姻
C.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D.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官职,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始设于战国时期,称郡守,西汉时改称太守。
B.服阕,古时指服丧期满除服;阕,终了。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从弟,我闻古代指与自己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包括从祖弟(共曾祖父而不共祖父)和从父弟(共祖父)。
D.冑,古代战士穿的铠甲,常与“甲”(古代战士戴的头盛)合称“甲冑”,多由金属、革或藤制成,是古代将士作战时用的防护性用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放为官颇具才干。他担任明威将军、竟陵太守时,治理有方,所管辖的郡政通人和,为当地吏民所称道。
B.韦放临危不乱。在攻打涡阳的战斗中,他被流矢射中,但拒绝突围并且严厉处置了劝他突围的士兵,鼓舞了士气。
C.韦放用兵颇有计谋。涡阳城主率城投降以后,他派投降的人去敌军报信,趁敌军慌乱溃退之际,乘势掩杀,大获全胜。
D.韦放笃实守信。当初与吴郡张率指腹为婚,后来张率去世,他拒绝了权势人家的提亲,履行前约,受到人们的称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以放为明威将军,帅师会之。
(2)放令洵单骑击剌,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充,字延符,吴郡人。父绪,齐特进、金紫光禄大夫,有名前代。充少时,不持操行,好逸游。绪尝请假还吴,始入西郭,值充出猎,左手臂鹰,右手牵狗,遇绪船至,便放绁脱鞲,拜于水次。绪曰:“一身两役,无乃劳乎?”充跪对曰:“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绪曰:“过而能改,颜氏子有焉。”及明年,便修身改节。学不盈载,多所该览,尤明《老》、《易》,能清言,与从叔稷俱有令誉。
起家抚军行参军,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武陵王友。时尚书令王俭当朝用事,武帝皆取决焉。武帝尝欲以充父绪为尚书仆射,访于俭,俭对曰:“张绪少有清望,诚美选也;然东士比无所执,绪诸子又多薄行,臣谓此宜详择。”帝遂止。先是充兄弟皆轻侠,充少时又不护细行,故俭言之。充闻而愠,因与俭书。
俭言之武帝,免充官,废处久之。后为司徒谘议参军,入为中书侍郎,寻转给事黄门侍郎。明帝作相,以充为镇军长史。出为义兴太守,为政清静,民吏便之。寻以母忧去职,服阕,除太子中庶子,迁侍中。
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城内既害东昏,百官集西钟下,召充不至。
高祖霸府开,以充为大司马谘议参军,迁梁王国郎中令、祠部尚书、屯骑校尉,转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天监初,除大常卿。寻迁吏部尚书,居选称为平允。寻除晋陵太守,中二千石。征拜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充长于义理,登堂讲说,皇太子以下皆至。时王侯多在学,执经以拜,充朝服而立,不敢当也。转左卫将军,祭酒如故。入为尚书仆射,顷之,除云麾将军、吴郡太守。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欣悦。以疾自陈,征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未及还朝,十三年,卒于吴,时年六十六。诏侍中、护军将军。谥穆子。子最嗣。
(选自《梁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B.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C.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D.义师近次/东昏召百官入宫/省朝士虑祸或往来/酣宴充独居/侍中省/不出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是兼任的意思,指兼任较为高级的官职。古汉语中, 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行”“权” “假”“判”“守”“夺”“摄”等,其中,“判”是指低位兼高职。
B.秩,本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古代官员的“秩”常根据年终考评确定。有功者,“秩”增加;有罪者,“秩”减少乃至取消。
C.下车,旧指官吏到任。“下车恤贫老,故旧莫不欣悦。”意为张充到任便抚恤贫困老人,旧朋友无不欢欣喜悦。
D.赠,即追赠,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给已死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诏侍中、护军将军。”意为追赠张充为侍中,护军将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充能够知错而改。年轻时,不秉持操守,不顾小节,不思进取,喜好放鹰打猎,安逸游乐,到了而立之年,便修养自身改变节操。
B.张充善于察纳雅言。在听了父亲的劝诫后,一年之内,他博览群书,对《老子》、《周易》书籍尤为通晓,而且有了一定的好名声。
C.张充曾经仕途不顺。武帝本想委任张充为尚书仆射,但受到王俭百般阻挠。张充因此非常生气,写信申辩,以致自己的官职被贬黜。
D.张充擅长义理。曾登堂讲授,很多王侯贵人都仰慕他,前来听他讲学,并且手执经书叩拜。张充穿着公服站立,不敢接受如此大礼。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充闻三十而立,今二十九矣,请至来岁而敬易之。
(2)然东士比无所执,绪诸子又多薄行,臣谓此宜详择。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选自《陈书·韩子高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
B.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
C.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
D.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和行伍,也泛指军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继承、接续。
D.“伯”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三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辅佐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去,由于子高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渐渐集合了一些溃败散逃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