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賸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1161年冬南宋官兵由主将虞允文率领“以舟师拒金兵,战胜却之”,词人时滞“楚地”后方。②賸喜:甚喜。③燃犀处:指采石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洗虏尘静”意思是大雪洗净敌虏扬起的战尘,一切归于平静;以简约的语言点明题目,暗含着对这次胜利的高度评价。
B.“骇浪与天浮”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出自己所看到的采石之战的雄伟场面,读来惊心动魄,可谓气象阔大、声势雄壮。
C.“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两句借古抒怀,又融情于景,以赤壁矶的残照和淝水桥边的衰草抒发了无边的愁绪。
D.全词笔墨酣畅,多用典故,气魄博大宏伟,奔放中有顿挫,豪健中有沉郁,格调慷慨激昂,体现出作者豪放的词风。【小题2】全词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8-12 12:0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衡州新学记

宋张孝祥

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自朝廷达之郡国,自郡国达之天下,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学,盖盛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一视薄书期会之事,则曰:“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已?盖欲还先王之旧,求政于学。顾卒未有以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还其故,则自前教授施君鼎。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乾道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䞹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注①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②教授:学官名。③乾道:宋孝宗年号。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
(2)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3)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鼍:鼍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小题1】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青峰”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鼍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小题2】“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两句,将“人间”与“高处”对比。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C.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王安石《读史》
D.春华何暐晔,园中发桃李。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杞。——白居易《读史五首》
【小题3】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请加以赏析。
【小题4】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A.沁园春B.水调歌头C.雨霖铃D.八声甘州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泛湘江

南宋张孝祥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注①此词作于词人遭谗言去职,从桂林北归途中。②蝶梦:梦蝶,出自《庄子》。水云乡:隐者居所,出自苏轼的诗歌。③渠:通“遽”,迅速。央: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的开头“濯足”二句即运用屈原作品的词语,但又切合舟行途中的情景。“濯足”,即洗脚。“晞发”,指晒干头发。这种朝晞发而夕濯足的意象,显示出词人高洁的情怀。
B.“吴山”二句承上抒发词人深藏内心的渴望舟行到潇湘的意愿。“买得”三句进一层揭示此次北归,六月下湘江的机遇。
C.“制荷衣”三句都是用了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制芰荷以为衣兮”“纫秋兰以为佩”“盍将把兮琼芳”。这三句承上转下,而屈原的伟大人格和作品,浮现在词人的脑海里,倾注到笔底下。
D.“唤起”三句,以无比敬仰的心情赞颂屈原其人及作品的不朽价值。“九歌”即屈原的九首祭神乐歌,“三闾”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才华横溢的贾生。
E.结尾“莫遣”二句把超越时空的思维意识回归到现实中清幽的自然画景,显示出乐趣迅速消失殆尽。
【小题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