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多年探索,成功地将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转基因抗虫棉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是( )
A.人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B.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C.棉花单产将不断提高
D.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小题2】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
A.改变了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
B.使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不明显
C.是改变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D.将影响世界农业的地域类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23 12:01: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红枣大体分为两大产区,一是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二是中东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有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的红枣种植面积已达到2900万亩,在盛果期全国13亿的总人口每人每年要平均分吃到35公斤的红枣,约占人均主食用量的七分之一.新疆红枣的种植面积600万亩,产量是17万吨,主要以干枣销售为主,2015年产量增加40%.约24万吨.但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红枣加工的企业却只有20多家,加工能力顶多在10%至20%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红枣滞销现象。
材料二:图左为新疆某地枣树下银灰色薄膜覆盖图;右图为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思考枣树底下用银灰色薄膜覆盖的作用。
(2)结合材料分析新疆红枣2015年出现大规模滞销的原因。
(3)分析新疆销往国内外的红枣以干枣为主的原因。
同类题2
与农业相比,工业具有的特性是
A.不受自然条件制约
B.所需要的劳动力更少
C.季节上不违农时
D.地域上的灵活性
同类题3
2007年春天,某省花生产区在播种时,播种、喷药(灭草剂)、铺膜、压膜成为种植四部曲。据某县统计,2006年全县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2.5万千克,比2005年增长12.4%,农药使用量35.9万千克,比上年增长11.1%。2007年有增无减,花生播种区薄膜覆盖率达97%以上。整个农村野外白茫茫一片,给人一种“千里冰封”的感觉。试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不包含( )
A.提高地温,延长作物生长时间
B.保湿节水,减少水分蒸发
C.改善作物群体光热条件,提高光合作用
D.难以降解,可回收利用,循环使用
【小题2】农用地膜虽然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方面功不可没,但近年来备受环保者质疑的原因是( )
A.地膜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
B.农业生产变复杂,降低劳动生产率
C.造成“白色污染”
D.造成土壤内营养元素流失
同类题4
寿光蔬菜得以在全国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市场销售,主要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过硬的产品质量
C.便捷的交通运输
D.完善的市场体系
同类题5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