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判断题 更新时间:2016-08-25 05:50: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如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属于混合农业的是_____。
(2)字母f属于_____,字母c属于_____,字母e属于_____。
同类题2
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 (1亩≈666.7平方米)高产847千克,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
【小题2】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A.提高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积极性
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C.发展农业技术
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小题3】水稻种植业从投入状况看属于
A.集约型农业
B.粗放农业
C.自给农业
D.商品农业
同类题3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
,B
,C
,D
,E
。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
;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
同类题4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③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 、______ _和____________。
(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 )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3)说明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
(4)影响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5)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与图示地区发展条件相比最具劣势的是()
A.交通不便 B.政策支持 C.水分条件差 D.科技落后
同类题5
读某区域主要经济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区与城市分布在南部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
B.气候
C.水源
D.资源
【小题2】下列有关甲、乙两农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农业区气温相对于乙农业区要低,适合发展乳畜业
B.甲农业区气温相对于乙农业区要高、且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乙地区城市众多,适合发展花卉种植业
D.甲农业区旱涝灾害频发
【小题3】有关A、B两工业城市工业发展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A城市主要发展造纸业、B城市主要发展炼铝业
B.A城市主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城市主要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
C.A城市海运便利,有助于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
D.B城市位于湖泊附近,水源充足有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