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先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郎中,亮北驻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驻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

 (选自《三国志•蜀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B.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C.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D.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秦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如蔺相如是宦者令缪贤舍人。
B.践位,指帝王登上帝位,表示帝王登基的词汇,如“践祚”“践极”“履至尊”“继位”“坐朝”等。
C.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为检举揭发之意。王莽称帝后改称州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祎能言善辩、外交辞令高超。费祎受诸葛亮的委派出使吴国,凭借着出色的口才,使得善于诘难的诸葛恪等人也不能占据上风,得到孙权的赞赏。
B.费祎安然若素,具有良好美德。费祎与董允一同乘坐简陋的车子前往许靖儿子的墓地。董允脸上露出难以乘坐的神色,而费祎先上车且沉静如常。
C.费祎机智聪明、善于调解矛盾。魏延与杨仪反目成仇,每次一见面都争论不休。费祎对他们分别劝解,晓以利害,让两人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
D.费祎气度不凡、功绩名望突出。魏军来犯,来敏在双方对弈活动中察探费祎,费祎面无厌倦之色;退魏军后封侯,主持国事功绩名望超过了蒋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2)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12 09:43: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拾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了!”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
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智深听得,收起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执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得你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 说道:“店里一位官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生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成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们这两个撮鸟,快扶起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拾了水火棍,扶着林冲,又替他拿了包裹,一同跟出林子来。行得三里路程,见一座小酒店在村口。
深,冲,超,霸,四人入来坐下,唤酒保买五七斤肉,打两角酒来吃,回些面来打饼,酒保一面把酒来筛,两个公人道:“不敢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救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口。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两个公人听了,暗暗地道:“苦也!却是坏了我们的勾当!转去时,怎回话!”且只得随顺他一处行路。
自此,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便歇,那里敢担他;好便骂,不好便打。两个公人不敢高声,只怕和尚发作。
行了两程,讨了一辆车子,林冲上车将息,三个跟着车子行着。
两个公人怀着鬼胎,各自要保性命,只得小心随顺着行。
鲁智深一路买酒买肉将息林冲。那两个公人也吃,遇着客店,早歇晚行,都是那两个公人打火做饭,谁敢不依他?二人暗商量:“我们被这和尚监押定了,明日回去,高太尉必然奈何俺!”
薛霸道:“我听得大相国寺莱园廨宇里新来了个僧人,唤做鲁智深,想来必是他。回去实说,俺要在野猪林结果他,被这和尚救了,一路护送到沧州,因此下手不得,舍得还了他十两金子,着陆谦自去寻这和尚便了,我和你只要躲得身子干净。”
董超道:“说的也是。”
两个暗暗商量了不题。
话休絮烦,被智深监押不离,行了十七八日,近沧州只七十里路程,一路去都有人家,再无僻静处了。
鲁智深打听得实了,就松林里少歇。
智深对林冲道:“兄弟,此去沧州不远了,前路都有人家,别无僻静去处。洒家已打听实了,俺如今和你分手,异日再得相见。”
林冲道:“师兄回去,泰山处可说知。防护之恩,不死当以厚报。”
鲁智深又取出一二十两银子与林冲;把三二两与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本是路上砍了你两个头,兄弟面上,饶你两个鸟命。如今没多路了,休生歹心!”
两个道:“再怎敢,皆是太尉差遣。”接了银子,却待分手。
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二人答道:“小人头是父母皮肉包着些骨头。”
智深轮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似这树一般!”
摆着手,拖了禅杖,叫声:“兄弟,保重!”自回去了。
董超、薛霸,都吐出舌头来,半晌缩不入去。
林冲道:“上下,俺们自去罢。”
两个公人道:“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
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起来。”
二人只把头来摇,方才得知是实。
(节选自《水浒传》)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不写鲁智深的外形,用了“未写其形,先使其声”的方法写鲁智深出场相救的情节,如从天而降,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用鲁智深之口——插叙了前文的情节,即避免了作者讲述鲁智深的经历,又复述了前一回林冲的遭遇,突出了董超、薛霸二人的可恶,使情节更加错落有致。
C.董超,薛霸心怒鲁智深,言语上仍十分客气的询问对方来历,却被鲁智深当头一喝,后文用二人的对话,照应了鲁智深对二人提问用意的猜想,写出了二人的奸猾。
D.智深救而护送到底,公人叫苦不迭,“却是坏了我们的勾当”;四人在店,两人暗商,其心头口头,除了十两金子别无他事——这些描写表现了有钱可以通神的主题。
【小题2】请简要分析鲁智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
【小题3】鲁智深要杀了董超,薛霸二人,林冲是直接受害人却为二人求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