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许多农业用地被征用。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前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六至十倍。下表为我国某小城镇郊区四种农作物部分经济数据。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城郊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B.科技水平C.消费市场D.城市空间结构
【小题2】因城市化进程需要,表中四种农业用地都有被征用。征用补偿标准最低的农业用地是
A.花卉地B.蔬菜地C.稻米地D.甘蔗地
【小题3】表格中四种农作物产品单位运费存在一定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农产品性质B.平均收购价格C.生产成本D.单位面积产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15 08:17: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以下的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中国单位面积化肥农药施用量相比欧美、日本、巴西等国家,多了1至3倍,农药施用量则多了1至6倍。2015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施肥量和经济发展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肥料的生产和消费量越来越多。而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对“金山银山”的追求会慢慢转向“绿水青山”,人们开始用新技术解决环境问题。欧美国家普遍在上世纪70年代迎来了这样一个倒U型的拐点。而中国的农业“减肥拐点”迟迟没有出现。

材料二、中国农业存在两大问题---“过度用水”和“农业污染”(即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等造成的污染)。环境污染源按空间分布类型划分为点源污染、线源污染(如输油管道、污水沟道以及公路、铁路等)和面源污染等。

材料三、中国、日本、欧盟、美国、巴西、印度和世界平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自1960 年来的变化曲线、土地集中经营与分散经营化肥用量资料及中国农业污染排放强度分布图。

  


(1)经济发展了,中国农业“减肥拐点”为什么迟迟没有出现?
(2)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哪些问题?
(3)农业污染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哪一种?请针对中国农业目前存在的两大问题,提出我们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