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路临近厦门轮渡码头,民国时期已是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厦门球绣历史悠久,民国时期有多家珠绣拖鞋(简称“珠拖”)作坊集聚于大同路。各珠拖作坊从海外进口原料,采用特殊工艺制作,产品除本地零售外,还销往泉州、汕头等地乃至东南亚。20世纪50年代,厦门政府集中原作坊的手工艺人,组建厦门球绣拖鞋厂。90年代以后,随着替代产品的涌现,珠拖产业逐步衰落。2007年,手工技艺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題。
【小题1】民国时期多家珠拖作坊集聚于大同路,是由于该地
A.交通运输便利 | B.土地租金低廉 | C.产业协作良好 | D.发展历史悠久 |
【小题2】20世纪50年代,政府组建厦门珠绣拖鞋厂主要是为了
A.优化产业结构 | B.弘扬传统文化 | C.提供就业岗位 | D.获得规模效益 |
【小题3】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珠拖产业可
A.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利润 | B.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
C.开发多元产品,发展文创旅游 | D.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顾客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