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初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茂性不好争如此。

②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③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河南郡为置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数年,教乃大行,道不拾遗。是时王莽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 

(节选自《后汉书·卓茂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初丞相府史   (______)  (2)吏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______)
(3)是时王莽政   (______)  (4)劝农桑 (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嘿解与之,挽去 徐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B.今邻里长老致馈遗    廉颇老矣,能饭否
C.此乃人道所以相亲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今我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小题3】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2)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小题4】简析第②段中卓茂“辟左右问之”的原因。
【小题5】卓茂离任,为何“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对此加以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26 03:45: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败,歙劝嘉归光武,遂与嘉俱东诣洛阳。

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以衣之,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公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

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覆,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八年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遵道病还,分遣精兵随歙,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

明年,攻拔落门,隗嚣支党周宗、赵恢及天水属县皆降。初王莽世,羌虏多背叛,而隗嚣招怀其酋豪,遂得为用。及嚣亡后,五溪、先零诸种数为寇掠,皆营堑自守,州郡不能讨。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又击破襄武贼傅栗卿等。

十一年,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邪!”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投笔抽刃而绝。赠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曰节侯。

(选自《后汉书·来歙传》,有删改)

(注)①更始:更始帝刘玄。②冘(yóu)豫:犹豫。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
B.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
C.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
D.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把姊妹称为女兄、女弟,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古时的“兄”又称为“昆”。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来表示。
B.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文中的“建武”即为年号。
C.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的称号。一般一字为正、一字为辅,文官以“文”字为首字,武官以“武”字为首字,而文武双全者得通谥,以“忠”开头,以“忠武”二字为最高荣誉。
D.《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长于细节描写,所写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歙受皇帝之命出使隗嚣,希望劝降隗器,孤立公孙述。后来隗嚣把儿子隗恂派到汉朝来做人质。
B.来歙的妹妹嫁给汉中王刘嘉后,来歙便应邀来到汉中。刘玄失败后,来歙劝服刘嘉归顺光武帝,光武帝见到来歙后非常高兴。
C.来歙在与征虏将军祭遵袭击略阳途中,因与祭遵意见不合独自率领两千人马从番须、回中径直攻到略阳,杀死隗嚣部下金梁,占领了略阳城。
D.来歙在征讨隗嚣的过程中,隗嚣余党周宗、赵恢和天水属县都投降了,后来又打败了五溪、先零等地少数民族的势力。后来蜀地人害怕了,便派人刺杀来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
(2)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父放,为成帝侍中。纯少袭爵士,哀、平间为侍中,王莽时至列卿。遭值篡伪,多亡爵土,纯以敦谨守约,保全前封。
建武初,先来诣阙,故得复国。五年,拜太中大夫,使将颍川突骑安集荆、徐、杨部,督委输,监诸将营。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光武曰:“张纯宿卫十有余年,其勿废,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纯在朝历世,明习故事。建武初,旧章多阙,每有疑议,辄以访纯,郊庙婚冠丧纪礼仪义,多所正定。帝甚重之,以纯兼虎贲中郎将,数被引见,一日或至数四。二十年,纯代朱浮为太仆。二十三年,代杜林为大司空。在位慕曹参之迹,务于无为,选辟椽史,皆知名大儒。明年,上穿阳渠,引洛水为漕,百姓得其利。二十六年,诏纯曰禘①祫②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宜据经典详为其制。纯奏曰:“禘之为言谛,谛定昭穆尊卑之义也。禘祭以夏四月,夏者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故正尊卑之义也。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谷成孰,物备礼成,故合聚饮食也。斯典之废,于兹八年,谓可如礼施行,以时定议。”定从之,自是禘、祫遂定。
时,南单于及乌桓来降,边境无事,百姓新去兵革,家给人足。纯以圣王之建辟雍,所以崇尊礼义,既富而教者也。乃案七经谶、明堂图、河间《古辟雍记》、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时议,欲具奏之。未及上,会博士桓荣上言宜立辟雍、明堂,章下三公、太常,而纯议同荣,帝乃许之。三十年,纯奏上宜封禅。中元元年,帝乃东巡岱宗,以纯视御史大夫从,并上元封旧仪及刻石文。三月,薨,谥曰节侯。
(选自《后汉书·张纯传》,有删节)
注:①禘(dì):祭祀鼻祖。古代帝王或诸侯在始祖庙里对祖先的一种盛大祭祀。
②祫(xiá):古代天子诸侯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
③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诏纯/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宜据经/典详为其制
B.诏纯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宜据经典/详为其制
C.诏纯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宜据/经典详为其制
D.诏/纯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宜据经典详/为其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袭,世袭,帝位、爵位等世代相传,“袭爵士”,指承袭了爵位和封地。
B.“建武”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复国”指战争结束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回到家乡,结束流浪的生活。
D.“封禅”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封”一般指在泰山祭天,“禅”一般指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纯三朝为官。张纯是京兆杜陵人,在哀帝、平帝时做侍中。王莽篡位时,张纯因为敦厚谨慎,遵守法制,得以保全前代的封号。
B.张纯熟悉旧例典制。建武初年,旧章程多残缺,每有疑议,就去咨询张纯。郊庙祭祀、婚、冠、丧礼等仪式环节,多由张纯纠正制定。
C.张纯主张无为而治,重视民生。建武二十年,张纯代替朱浮做太仆,对旧法无所变更,并把阳渠打通,引洛水为漕运,使百姓得到好处。
D.张纯深得皇帝信任。张纯认为禘祭应在四月,可以体现正尊卑的意思;祫祭应在冬十月,有利于合聚饮食,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甚重之,以纯兼虎贲中郎将,数被引见,一日或至数四。
(2)百姓新去兵革,家给人足。纯以圣王之建辟雍,所以崇尊礼义,既富而教者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难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弟:堂弟。
B.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既可指帝王之死,也可指诸侯之死。
C.大忧:忧,本指父母的丧事,文中“大忧”指皇帝的丧事。
D.丰穰: 丰收。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B.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C.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D.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B.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父母亲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C.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殇帝即位之初,宫里丢了一箧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而是亲阅宫人,察颜观色,偷窃者马上就自首服罪。
D.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成为太后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用以救济灾难困苦,天下恢复了太平。
【小题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见文中划线处)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般字伯兴,宣帝之玄孙也。般数岁而孤,独与母居。王莽败,天下乱,太夫人闻更始即位,乃将般俱奔长安。会更始败,复与般转侧兵革中,西行上陇,遂流至武威。般虽尚少,而笃志修行,讲诵不怠。其母及诸舅,以为身寄绝域,死生未必,不宜苦精若此。数以晓般,般犹不改其业。建武八年,隗嚣败,河西始通,般即将家属东至洛阳,修经学于师门。明年,光武下诏,封般为菑丘侯,奉孝王祀,使就国。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侯。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侯行能。太守荐言般束脩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

永平元年,以国属沛,徙封居巢侯,复随诸侯就国。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元怨恶,宜蒙旌显。显宗嘉之。十年,征般执金吾事,从至南阳,还为朝侯。明年,兼屯骑校尉。每行幸郡国,般常将长水胡骑从。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是时下令禁民二业,又以郡国牛疫,通使区种增耕,而吏下检结,多失其实,百姓患之。般上言:“郡国以官禁二业,至有田者不得渔捕。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采以助口实,且以冬春闲月,不妨农事。夫渔猎之利,为田除害,有助谷食,无关二业也。又郡国以牛疫、水旱,垦田多减,故诏敕区种,增进顷亩,以为民也。而吏举度田,欲令多前,至于不种之处,亦通为租。可申敕刺史、二千石,务令实核,其有增加,皆使与夺田同罪。”帝悉从之。

肃宗即位,以为长乐少府。建初二年,迁宗正。般在位数言政事。其收恤九族,行义尤著,时人称之。年六十,建初三年卒。

(选自《后汉书·刘般传》,有删改)

(注)①择言:败言,不合法度的话。②常平仓:古代为调节粮价而设置的粮仓,丰年谷贱,加价购进粮食,饥年谷贵,低价卖出,以平衡粮价。③二业: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行业,指经商。①区种:按一定距离开沟挖穴,播入种子。区种法是综合运用深耕细作、密植全苗、增肥灌溉、精细管理等措施创造高产的方法。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候/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侯行能/太守荐言般束修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
B.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候/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候/行能太守荐言/般束修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
C.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候/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侯/行能太守荐言/般束修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
D.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候/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候行能/太守荐言般束修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夫人:大夫人,即嫡妻,是人生中第一次娶的妻子,也称结发之妻。
B.行:代理。“行执金吾事”即代理执金吾的事务,但并没有获得这一官衔。
C.郡国:“郡”为汉代行政区划,直属朝廷;而“国”是诸侯王的封地。
D.二千石:汉制,郡守体禄为二千石,故称郡守(太守)为“二千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般立志求学,刻苦不怠。即使流落到边地武威,他也讲习诵读,从不懈息;河西道路开始通行,他就带着家人到洛阳,在老师门下修习经学。
B.刘般重视修养,言行谨慎。刘般做居巢候时,扬州刺史向皇帝举荐他,说他在封地没有不合法度的言论,没有招致怨恨憎恶的行为。
C.刘般批评政事,犯颜敢谏。对朝廷下令禁止百姓兼事农商、官吏虚报田亩数量的做法,刘般持批评态度,最终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D.刘般心系百姓,关心民生。他认为常平仓实际上是侵害百姓,又建议允许农民渔猎,要求官员如实核查田亩,为民谋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母及诸舅,以为身寄绝域,死生未必,不宜苦精若此,数以晓般,般犹不改其业。
(2)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采以助口实,且以冬春闲月,不妨农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也。王莽居摄中,隆父礼与安众侯崇起兵诛莽,事泄,隆以年未七岁,故得免。及壮,学于长安,更始拜为骑都尉。谒归,迎妻子置洛阳。闻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为骑都尉,与冯异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杀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诛虏将军,讨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

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岁余,上将军印绶。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是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于是遣谒者考实,具知奸状。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明年,复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及大司马吴汉薨,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谥曰靖侯。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B.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C.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D.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摄”是摄政的意思,因为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或皇太后代居其位处理政务。如周成王年幼时周公居摄。
B.“屯田”指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这一制度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C.“豪右”,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原指西汉时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后指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D.“谒者”,始置于春秋战国,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也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隆出身皇室,是南阳安众侯的后裔,因为其参与诛杀王莽的事情泄露,致使其父刘礼和安众侯刘崇都被杀,而刘隆免于死罪。
B.刘隆对世祖忠心耿耿,紧紧追随,他曾在长安求学,后来把妻子、儿女接到洛阳,但听说世祖在河内,就撇下妻子和儿女追随世祖,结果其妻子和儿女被李轶杀掉。
C.东汉初期,天下垦田和户口年纪不符合实际,朝廷要求重新上报,但很多官员偏袒豪强、盘剥平民。
D.建武十七年,刘隆被封为扶乐乡侯,在大司马吴汉死后,行使大司马的职权;建武三十年,被封为慎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2)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