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匡凝,光仪,蔡州人也。其父德諲事秦宗权,为申州刺史。宗权反,德諲攻下襄阳。梁太祖攻蔡州,宗权屡败,德諲乃以山南东道七州降。梁太祖初镇宣武,尝为宗权所困,闻德諲降,大喜,表为行营副都统,河阳、保义、义昌三节度行军司马。会其兵以攻蔡州,破之,德諲功多。德諲卒,子匡凝自立。是时,成㘨死,雷彦恭袭取荆南,匡凝遣其弟匡明逐彦恭,太祖表匡凝荆襄节度使,以匡明为荆南留后。是时,唐衰,藩镇不复奉朝廷,独匡凝兄弟贡赋不绝。

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惠。太祖攻兖州,朱瑾求救于晋,晋遣史俨等将兵数千救瑾,瑾败,与俨等奔于淮南。晋王李克用遣人以书币假道于匡凝,以聘于杨行密,求归俨等。晋王使者为梁得,太祖大怒。是时,粱已破兖、郓,遣氏叔琮、康怀英等攻匡凝,叔琮取泌、随二州,怀英取邓州,匡凝惧,请盟,乃止。

太祖昭宗,将谋代唐,畏匡凝兄弟不从,遣使告之,匡凝对使者流涕答曰:“受唐恩深,不敢妄有佗志。"太祖遣杨师厚攻之,太祖以兵殿汉北,匡凝战败,以轻舟奔于杨行密。师厚进攻荆南,匡明奔于蜀。匡凝至广陵,行密见之,戏曰:“君在镇时,轻车重马,岁输于唐,今败乃归我乎?”匡凝曰:“仆世为唐臣.岁时职贡,非输贼也。今以不从贼之故,力屈归公,惟公生死之耳!”行密厚遇之。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渥方宴,食青梅,匡凝顾渥曰:“勿多食,发小儿热。"诸将以为慢,渥迁匡凝海陵,后为徐温所杀。

(选自《新五代史》)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惠
B.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惠
C.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恚
D.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惠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也有为其先人追授的。
C.山南东道:道是中国历史行政区域名,相当于后来的省。山南东道是唐朝的一个道。
D.弑:古代指臣下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与诛、杀、戮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匡凝的父亲赵德諲先在秦宗权手下,后投降梁太祖并受到重用,赵德諲死后赵匡凝继任。
B.因为唐朝衰落,藩镇割据一方,不再尊奉朝廷,但赵匡凝兄弟却依然向朝廷进贡,并没有停止。
C.梁太祖杀了唐昭宗想要谋划取代唐朝,赵匡凝没有听从。后被梁太祖打败,坐船投奔杨行密。
D.赵匡凝到达广陵,杨行密认为赵匡凝做节度使时向梁进贡财物,现在被打败了却来投奔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王李克用遣人以书币假道于匡凝,以聘于杨行密,求归俨等。
(2)仆世为唐臣.岁时职贡,非输贼也。今以不从贼之故,力屈归公,惟公生死之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31 11:45: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勃,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基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占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小题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B.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C.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D.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字:也称“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时,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 迁:指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进”表示升迁,“转迁”说明调职,“左迁”常指平调。
C. 卒:死亡。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卒”原有“终”、“尽”的意思,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D.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从宋代开始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的具体事务。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 王勃命运坎坷。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 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唯有王勃,慨然应笔,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
D. 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苏武传》)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须陀委营,明月悉兵追蹑    遁:撤军B.即斩关外兵 纳:容纳
C.策其马世充 谢:告别D.宋金刚于介休  走:使……走,击退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 )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小题4】把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译文:
⑵“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译文: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宁,本名旰,卫州人。世儒家,而独喜纵横事。从李宓讨云南,行军司马崔论悦之,荐为牙将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及武为剑南节度使,心欲与俱西,而利非所属,使宁自为计。宁曰:“节度使张献诚见疑,难辄去。然献诚嗜利,若厚赂之,宁可以从大夫矣。”武然之,以奇锦珍贝遗献诚,且求宁,献诚果喜,令自移疾去。武遂奏为汉州刺史。吐蕃引杂羌寇西山,破柘、静等州,有诏收复。于是武遣宁将而西,既薄贼城,城皆累石,不得攻,惟东南不合者丈许,谍知之,乃为地道,再宿而拔,拓地数百里。虏众惊相谓曰:“宁,神兵也!”。

永泰元年,武卒。行军司马杜济、别将郭英干皆请英干之兄英乂为节度使,宁与其军亦丐大将王崇俊。奏俱至,而朝廷既用英乂矣。英乂恨之,始署事即诬杀崇俊,又遣使召宁。宁托拒吐蕃,不还。英乂怒,因出兵,声言助宁,实欲袭取之,即徙宁家于成都。宁惧,益负阻。英乂乃自将讨之,会天大雪,马多冻死,士心离,遂败归。宁闻英乂损裁将卒,下皆恨怒,又毁玄宗冶金像,乃令军中曰:“英乂反,辄居先帝旧宫。”乃进薄成都。英乂阵城西,与宁战,不胜,走灵池,为韩澄所杀。

大历十四年改兼朔方节度,朱泚乱,帝出居奉天,宁后数日至,帝喜甚。宁谓所亲曰:“上聪明,从善如转规,但为卢杞所惑至此尔。”因潸然涕下。杞闻之,思有以构宁于帝。王翃与宁有隙,杞微闻,与谋。会泚行反间,而除柳浑为宰相,署宁中书令。时朔方掌书记康湛为盩厔尉,翃逼湛诈作宁遗泚书献之,杞遂奏:宁初无效顺心,向闻与贼盟署中书令,今果后至,复得所与贼书,反状明甚。若凶渠外逼,奸臣内谋,则大事去矣。”因俯伏歔欷曰:“臣备位宰相,危不能持,颠不能扶,罪当死。帝命左右扶起之,乃召宁至朝堂,云使宣慰江淮。俄而中人引宁幕后,使二力士缢杀之,年六十一。

初,命陆贽草,贽索宁与泚书,将坐其事。杞复云:“书已亡。”宁死,籍没其家,中外冤之,帝乃归其资云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
B.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
C.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
D.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横,“九流”之一,起源于“或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
B.牙将,唐朝一方节度使的亲兵称作牙军,意为节度之爪牙,牙军的都统称为“牙将”。
C.江淮,“江”即长江,“淮”指淮河,“江淮”狭义上是指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制,指皇帝口头下达的命令,秦灭六国后规定“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宁受人赏识。剑南节度使严武通过送锦缎珍宝给贪利的张献诚,索求到崔宁,并上奏让崔宁担任了汉州刺史。
B.崔宁富有谋略。王崇俊被杀后,崔宁识破了郭英乂的图谋,拒不奉命赴召,后来抓住有利时机以平叛之名击退郭英乂。
C.崔宁军事才能卓越。他任汉州刺史时,奉命率兵西征,侦察选择了恰当的地点挖通地道,只用了一晚就攻占了城池。
D.崔宁忠义正直,含冤被杀。朱泚作乱,王翃逼迫康湛伪造崔宁给朱泚的信件献给皇帝,卢杞上奏皇帝诬陷崔宁谋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聪明,从善如转规,但为卢杞所惑至此尔。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云起,京兆万年人。隋开皇中,以明经补符玺直长。尝奏事文帝前,帝曰:“外事不便,可言之。”时兵部侍郎柳述侍,云起即奏:“逑性豪侈,未尝更事,特缘主婿私,握兵要,议者谓陛下官不择贤,此不便者。”帝顾述曰:“云起言,而药石也,可师之。”大业初,改谒者。建言:“今朝廷多山东人,附下罔上,为朋党,不抑其端,必乱政。”因条陈奸状,炀帝属大理推究。会契丹寇营州,诏云起护突厥兵讨之,启民可汗以二万骑受节度。云起使离为二十屯四道并引令曰鼓而行角而止非公使毋走马三喻五复之既而纥斤一人犯即斩以徇于是突厥酋长入谒者,皆膝而进,莫敢仰视。既入境,使突厥绐云诣柳城市易,敢言有隋使在者斩。契丹不疑。因引而南,过贼营百里,夜还阵,以迟明掩击之,获契丹男女四万。帝大喜,拜治书御史。因劾奏:“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怙宠妨命,四方有变不以闻,闻不以实,请付有司案罪。”

唐武德初,时议讨王世充,云起上言:“京师初平,人未坚附,百姓流离,仍岁无年。盗贼群屯,乘夜窃发。臣愚以为不若戢兵务农,须关中妥安,然议讨伐。”从之。会突厥入寇,诏总幽、宁以北九州兵御之,得一切便宜。改益州行台兵部尚书。时仆射窦轨数奏生獠反,冀得集兵以威众,云起数持掣,轨宣言云起通贼营私,由是始隙。云起弟庆俭、庆嗣事太子。太子死,诏轨息驰驿报。轨疑云起有变,阴设备,乃告之。云起不信,曰:“诏安在?”轨曰:“公建成党,今不奉诏,反明矣。”遂杀之。

(节选自《新唐书·韦云起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云起使离为二十屯/四道并引/令曰/鼓而行/角而止/非公使/毋走马/三喻五复之/既而纥斤一人犯/令即斩以徇/
B.云起使离为二十屯四道/并引/令曰/鼓而行/角而止/非公使/毋走马/三喻五复之/既而纥斤一人犯令/即斩以徇/
C.云起使离为二十屯四道/并引/令曰/鼓而行/角而止/非公使/毋走马/三喻五复之/既而纥斤一人犯/令即斩以徇/
D.云起使离为二十屯/四道并引/令曰/鼓而行/角而止/非公使/毋走马/三喻五复之/既而纥斤一人犯令/即斩以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即京兆尹,行政长官名管辖都城长安及其周围区域,相当于汉朝所称“三辅”。
B.明经,出现在汉代,到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土。
C.兵部,中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长官为兵部尚书。
D.关中,古人习惯以此称函谷关以西地区,《鸿门宴》中“沛公欲王关中”即用此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云起性情耿介,敢于直言不讳。他指出朝中山东人结党之弊;批评柳述凭驸马身份强横奢侈、手握要权,同时也委蜿地指出隋文帝选官未能择贤而任。
B.韦云起善于谋略,奇计降服契丹。他奉诏讨契丹,领突厥兵布阵,立规示威,震慑突厥;入契丹后,让突厥人去柳城贸易,暗度陈仓,快天亮时袭击获胜。
C.韦云起忠心耿耿,深受皇帝赏识。他忠于国家,朝堂之上,建言除弊,多次得到皇帝的支持;深得朝廷信赖,先后到契丹、突厥,平定边乱,守护边疆。
D.韦云起审时度势,主张战事缓行。他认为京城初平,百姓流落,粮食欠收,盗贼兴起,讨伐王世充时机不成熟,应先停战发展农事生产,再商量讨伐之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顾述曰:“云起言,而药石也,可师之。”
(2)会突厥入寇,诏总豳、宁以北九州兵御之,得一切便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题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使高力士脱靴,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惰,后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月夜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得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材料二: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口:“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节选自《唐才子传·李白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B.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C.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D.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纵横术,指战国至秦汉时期,善于外交辩解的纵横家如张仪、苏秦等人所使用的谋术。
B.辟,古代指授予官职,文言文中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封、拜、除、授”等。
C.华阴,“华”指华山,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之阴”,所以该县因在华山南麓而得名。
D.翰林是古官名,最早追溯到唐代,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并备皇帝咨询。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才华横溢。苏题称赞李白才高可比司马相如,贺知章惊叹他为谪仙,唐玄宗初见李白便赐他为翰林供奉。
B.李白狂放不羁。李白为官后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他被赐金放还后,还穿着御赐宫锦袍月夜泛舟,旁若无人。
C.李白蔑视权贵。李白入宫为玄宗作诗,让玄宗亲信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甚至让玄宗的宠妃杨贵妃为他研墨。
D.李白声名远扬。李白在华阴公堂上的供状并未署名,仅历数自己在长安之事,县令立刻知道他的身份,并将他释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2)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