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上阕即景抒情,由眼前之景联想起在此生活与战斗过的英雄人物。
B.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
C.用“寄奴”这一典故,盛赞刘裕雄姿与声威,暗示自身报国决心。
D.结尾处作者以廉颇自况,表现有心杀敌却又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02 08:05: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撚,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①琐窗:雕花或有花格的窗户。②《梁州》:《凉州》,唐代乐曲名。③贺老:指贺怀智,唐开元天宝年间善弹琵琶者。④沉香亭: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此亭观赏牡丹。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凤尾龙香拨”用杨贵妃弹琵琶的典故,暗指北宋的繁荣堪比盛唐。
B.“最苦将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诗句来表情达意。
C.下阕写思妇弹奏琵琶思念辽阳征人,词人借此抒发对北方故土的怀念之情。
D.本词用典虽多,却丝毫不显呆板,虚实结合,读后令人有荡气回肠之感。
【小题2】有评论家评论此词说:“琵琶,好音者看来,乐器也;闺怨者看来,倾诉也;无关者看来,一物也。而稼轩看来却有无限家国之恨!”请结合本词上阕和下阕的内容,简析辛弃疾是如何用琵琶写出家国之恨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① 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⑧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大宋沦陷的北国江山。
B.“斗牛光焰”与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
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空”均是空荡的意思。
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
【小题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这首《水龙吟》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