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面这首未词,完成下面小题。
兰陵王·柳
(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小题1】(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柳,而是伤别。词的上片就写柳阴、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 |
B.“烟里丝丝弄碧”写堤上杨柳的姿态,此处的“烟”与韦庄《台城》中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烟”一样,代指“柳荫”的浓密。 |
C.上片最后三句写年岁倏忽而过,算而今我折过的柳枝已经接近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写离愁别绪,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 |
D.中片前三句写诗人寻觅旧时闲适生活的点滴踪迹,灯光掩映中饯别的筵席,伴着哀伤的音乐饮酒。此处一个“又”字,把往昔之事与今日之景串联了起来。 |
E. 从词开头的“柳阴直”看来,启程在中午,而“斜阳冉冉春无极”说明这时已到傍晚。“渐”字也表明经过了一段时间,不是刚刚分别时的情形了。
【小题2】(小题2)这言词主要运用了虚实相间的手法,请从整首词中选出其中两片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