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地农业生产原来以木本经济作物、耐旱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相结合(三位一体);种植业、果木和牧业在地域空间上彼此分离;农田多依靠休耕来恢复地力。今天,受市场影响,果蔬生产量比重大幅提高,化肥农药大量施用。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可在该地区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是( )
A.芝麻油加工
B.葡萄酒加工
C.咖啡粉加工
D.苹果醋加工
【小题2】关于该农业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本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平地和缓坡地带
B.根系发达,叶片呈针状是植物的典型特点
C.市场在该农业发展初期阶段就有重要影响
D.因人均耕地少,劳动力多,园艺特征突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21 06:43: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凤阳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囤满粮”下图为淮河水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正确的是:
A.洪涝-7、8月
B.洪涝-6月
C.干旱-4、5月
D.台风-7、8月
【小题2】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囤满粮”得益于:
A.气候变暖
B.红壤的改造
C.大量施用化肥
D.大力兴修水利
同类题2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题。
【小题1】该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2】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小题3】该地区的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果基、花基”的发展历程。引起“桑基、蔗基→果基、花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技术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国家政策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
材料二:白灾是在冬季引起牲畜大量死亡的一种气象灾害。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赤峰市发挥当地优势,发展通过种(种植业)—养(畜牧业)—加(加工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
(1)与游牧相比,阐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分析赤峰市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
同类题4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①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
②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地区________ 、 ___________ ;
我国东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 ,形成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优势是什么?
③五大湖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材料二: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材料三:下图是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1)左图A区域是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指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和解决措施,并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5分)
(2)简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4分)
(3)分析大量印度人移民澳大利亚对迁入地的影响。 (4分)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