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狩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修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固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

注:耄:年老。   圹:墓穴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俄而凝坐法贬商州     (2)渥即为僚佐
(3)僖宗风翔  (4)诏图入朝,图堕笏
【小题2】第(1)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
(2)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
【小题4】第(3)段中司徒空反驳客的意思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司徒空的主要品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10:54: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邵说,相州安阳人。已擢进士第,未调,陷史思明。逮朝义败,归郭子仪,子仪爱其才,留幕府。迁累长安令、秘书少监。大历末,上言:“天道三十年一小变六十年一大变禄山思明之难出入二纪多难渐平向之乱今将变而之治。宜建徽号,承天意。而方谒郊庙、大赦各一,诚恐云雨之施未普,郁结之气未除。愿因此时修享献、款郊庙、褒有德、录贤人,与天下更始,振灾益寿之术也。”不听。

德宗立,擢吏部侍郎。说因自陈:“家本儒,先祖长白山人贞一,以武后革命,终身不肯仕。先臣殿中侍御史琼之,逮事玄宗。臣十六即孤,长育母手,天宝中始仕。会丧,客河、洛,禄山乱,丧纪当终,臣不褫衰绖又再期,惧终不免,阴走洺、魏。庆绪遁保西城,搜胁儒者为己用,以兵迫臣,遂陷丑逆。俄而史思明顺附,欲间道归北阙下,肃宗拜臣左金吾卫骑曹参军,许留思明所。会乌承恩事,路绝,不得归。朝义之败,欲固守河阳,臣知回纥利野战,阴劝其行,以破贼计。朝义已走,臣西归献状,先帝诏翰林索臣所上言,与王伷偕召。先帝谓诚节白著,故擢伷侍御史,臣为殿中侍御史,使者宣旨制诏尽言其状,则畴昔本末,先帝知之。今又擢以不次,虽自天断,尚恐受谤舆人,伤陛下之明。今吏员未乏而调者多,益以功优,准平格以判留,人去者十七,彼且鼓谗说以投疑于上,此臣所大惧也。”因荐户部郎中萧定、司农卿庾准自代,不许。

说在职以才显,或言且执政。金吾将军裴儆谓柳载曰:“说事贼为剧官,掌其兵,大小百战,掠名家子为奴婢不可计,得宥死而无厚颜,乃崇第产,附贵幸。欲以相邦,其能久乎!”建中三年逐严郢,说与郢善,微讽朱泚讼其冤,为草奏,贬归州刺史,卒。

(选自《新唐书·文艺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道三十年一小变/六十年一大变/禄山思明之难出/入二纪/多难渐平/向之乱/今将变而之治
B.天道三十年一小变/六十年一大变/禄山思明之难/出入二纪/多难渐平/向之乱/今将变而之治
C.天道三十年一小变/六十年一大变/禄山思明之难/出入二纪/多难/渐平向之乱/今将变而之治
D.天道三十年一小变/六十年一大变/禄山思明之难/出入二纪/多难渐平/向之乱今/将变而之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号:美好的称号,多指加于帝后尊号上的歌功颂德的套语。
B.郊庙: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郊宫和祭祀祖先的宗庙。
C.革命:泛指重大革新,根本改革,如“思想革命”。
D.再期:亦作“再朞”,指服丧两年。期,一周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等到史朝义战败,邵说降归郭子仪,郭子仪爱惜他的才华,将他留在幕府任职。
B.邵说父亲曾任玄宗朝殿中侍御史,在邵说十六岁时去世,邵说由母亲抚养长大。
C.邵说认为若按公正至善判定留人,去职者有十七人,他们将煽动谗言迷惑皇上。
D.尽管邵说在职位上凭借才华显扬,但金吾将军裴儆认为他不适宜担任宰相一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史思明顺附,欲间道归北阙下,肃宗拜臣左金吾卫骑曹参军,许留思明所。
(2)建中三年逐严郢,说与郢善,微讽朱泚讼其冤,为草奏,贬归州刺史,卒。

同类题2

张说,字道济,其先自范阳徙河南,更为洛阳人。永昌中,武后策贤良方正,诏吏部尚书李景谌糊名较覆,说所对第一,后署乙等,授太子校书郎,迁左补阙
久视中,后逭暑三阳宫,汔秋未还。说上疏曰:“今关西小旱,耕稼是忧,安东近平,输漕方始。臣愿及时旋轸,深居上京,息人以展农,修德以来远,罢不急之役,省无用之费。臣度刍议,十不从一。然不爱死者,惧言责不职耳。”后不省。
中宗立,召为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兵部二侍郎,以母丧免。既期,诏起为黄门侍郎,固请终制,祈陈哀到。时礼俗衰薄,士以夺情为荣,而说独以礼终,天下高之。除丧,复为兵部,兼修文馆学士。
开元初,召为中书令,实封二百户。素与姚元崇不平,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停实封。俄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
始为相时,帝欲事吐蕃,说密请讲和以休息鄣塞,帝曰:“朕待王君耯计之。”说出告源乾曜曰:“君耯好兵以求利,彼入,吾言不用矣。”后君耯破吐蕃于青海西,说策其且败,因上巂州斗羊于帝,以申讽谕,曰:“使羊能言,必将曰‘斗而不解,立有死者’。所赖至仁无残,量力取欢焉。”帝识其意,纳之,赐彩千匹。后瓜州失守,君耯死。
说敦气节,立然诺,喜推藉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帝在东宫,所与秘谋密计甚众,后卒为宗臣。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帝好文辞,有所为必使视草。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十八年卒,年六十四,赠太师,谥曰文贞。
(选编自《新唐书》)
(注)①久视:武则天的年号。②汔:qì 接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B.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C.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D.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云/常典集贤图书之任间/虽致仕一岁/亦修史于家/
【小题2】下列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昌,唐睿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
B.左补阙,官名,唐武则天始置,属门下省,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事上封事。
C.夺情,指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
D.吐蕃,由古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首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说敢于直言,犯颜进谏。针对武后避暑到秋天还不还京之事,冒死进谏不要扰民,可惜武后最终没听。
B.张说不同流俗,遵守礼法。守丧期间,诏令复起任黄门侍郎,他多次上表辞谢,语言恳切,请求服完母丧。
C.张说历职多朝,仕途坎坷。他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玄宗,中宗时因一直与姚崇不和被罢为相州刺史。
D.张说目光长远,懂得变通。在王君耯大破吐蕃时,他便估计到王君耯会败,通过献羊巧妙进谏而被嘉奖。
【小题4】把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说敦气节,立然诺,喜推藉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
(2)亦使人君得如贾谊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苏轼《贾谊论》)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后唐庄宗过河,荆渚高季昌①谓其门客梁震曰:“某事梁祖②仅获自免,龙德③已来止求安活。我今入觐,亦要尝之。彼若经营四方,必不縻我。若移入他镇,可为子孙之福。此行决矣。”既自阙回,谓震曰:“新主百战方得河南,对勋臣夸手钞《春秋》,又竖指云:‘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情何以堪?吾高枕无忧。”乃筑西面罗城,拒敌之具。不三年,庄宗不守。英雄之料顷刻不差,宜乎贻厥子孙!④

(注)①高季昌:后梁时担任荆州节度使,庄宗渡黄河灭梁之后高季昌在荆州称王,建南平国。荆渚,即荆州。②梁祖:梁太祖朱全忠。③龙德:梁末帝年号。④贻:留传;遗留。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某梁祖( )
(2)且游猎日不回( ) 
(3)既自回( )
(4)宜乎贻子孙!(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中外情何以堪B.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C.沛公居山东D.则束载、厉兵、秣马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谓门客梁震曰 尔无忘乃父之志
B.龙德已来求安活   学不可以已
C.可子孙之福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D.筑西面罗城 良入,具告沛公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若经营四方,必不縻我
(2)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
【小题5】概括高季昌入宫觐见庄宗的根本目的:
【小题6】从高季昌的话中,概括新主庄宗的两个主要特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圜,京兆三原人也。为人明敏,善谈辩,有容止。李嗣昭节度昭义,辟圜观察支使。梁兵围潞州,逾年而晋王薨,晋兵救潞者皆解去。嗣昭危甚,问圜去就之计,圜劝嗣昭坚守以待,不可有二心。已而庄宗攻破梁夹城,闻圜为嗣昭画守计,甚嘉之,由是益知名。其后嗣昭与庄宗有隙,圜数奉使往来,辨释谗构,嗣昭卒免于祸,圜之力也。

张文礼弑王镕,庄宗遣嗣昭讨之。嗣昭战殁,圜代将其军,号令严肃。既而文礼子处球等闭城不下,圜数以祸福谕镇人,镇人信之。圜至城下,处球登城呼圜曰:“城中兵食俱尽,而久抗王师,若能自归,惧无以塞责,幸公见哀,指其生路。”圜告之曰:“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从轻。其如据守经年,伤吾大将,一朝困竭,方布款诚,以此计之,子亦难免。然坐而待毙,曷若伏而俟命?”处球流涕曰:“公言是也!"乃谴人送状乞降,人皆称圜言不欺。明年,郭崇韬兼领成德军节度使,改圜行军司马。圜与崇韬素相善,又为其司马,崇韬因以镇州事托之,而圜多所违异。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明帝嘉其平延孝功,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三司。圜选辟才俊,抑绝侥幸,公私给足,天下便之。

故事,使臣出四方,皆自户部给券,安重诲奏请自内出,圜以故事争之,不能得,遂与重诲辨于帝前,圜声色俱厉。而使臣给券卒自内出,圜益愤沮。重诲尝过圜,圜出妓,善歌而有色,重诲欲之,圜不与,由是二人益相恶。圜不自安,因请致仕,退于磁州。

朱守殷反于汴州,重诲诬圜与守殷连谋,谴人矫诏杀之。圜受命怡然,聚族酣饮而死。愍帝即位,圜太傅。

(选自《新五代史.唐书.任圜传》,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B.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C.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D.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宗”是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指的是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立的名号。
B."户部”是官署名称,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俸饷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者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赠”是古代皇帝为在世或已死的有功官员及其亲属进行加封,所赠官职一般为虚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圜为人明敏,善于谋划。在李嗣昭危难之际,任圜劝他一心坚守,因此受到庄宗高度赞赏;后又奉使往来于李嗣昭和庄宗之间,化解两人矛盾。
B.任圜临危受命,重诺守信。在李嗣昭战亡时,任圜代理其职;讨伐张处球,兵临城下,以利害晓谕镇人,并赦免张处球,人们称赞他为守信之人。
C.任圜任人唯贤,刚直不阿。担任朝廷要职,能够选辟才俊;对不合礼法之事,能够据理力争,在使臣给券问题上,甚至敢于在皇帝面前严辞争辩。
D.任圜急流勇退,看淡生死。在与安重诲交恶后,深感不安,为避祸离开朝廷退于磁州;在安重诲构陷并假托君命置他于死地时,任圜能坦然受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庄宗攻破梁夹城,闻圜为嗣昭画守计,甚嘉之,由是益知名。
(2)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从轻。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淝人也。唐乾符中,江、淮群盗起,行密以为盗见获,刺史郑棨奇其状貌,释缚纵之。后应募为州兵,戍朔方,迁队长。岁满戍还,而军吏恶之,复使出戍。行密将行,过军吏舍,军吏阳为好言,问行密行何所欲。行密奋然曰:“惟少公头尔!”即斩其首,携之而出,因起兵为乱,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
中和三年,唐即拜行密庐州刺史。淮南节度使高骈为毕师铎所攻,行密率兵数千赴之。至天长,师铎已囚骈,行密不得入,屯于蜀冈。师铎兵众数万击行密,行密阳败,弃营走,师铎兵饥,乘胜争入营收军实,行密反兵击之,师铎大败,单骑走入城,遂杀高骈。行密闻骈死,缟军向城哭三日,攻其西门,遂入扬州。
是时,城中仓廪空虚,饥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行密不能守,欲走。其客袁袭曰:“吾以新集之众守空城而诸将多骈旧人非有厚恩素信力制而心服之也今敌兵方盛所攻必克此诸将持两瑞时也海陵镇使高霸骈之旧将必不为吾用。”行密乃以军令召霸,霸率其兵人广陵,行密欲使霸守天长,袭曰:“吾以疑霸而召之,其可复用乎?不如杀之,以并其众。”行密因犒军擒霸族之,得其兵数千。
龙纪元年,行密攻浙西,取苏、常、润州。景福元年,叛将孙儒自逐行密,入广陵,驱其众渡江,号五十万,以攻行密。众畏其势,劝其退走铜官。行密曰:“儒来气锐而兵多,盖其锋不可当而可以挫,其众不可敌而可久以敝之。若避而走,是就擒也。”久之,儒兵果饥,又大疫,行密悉兵击之,儒败被擒。
天佑二年十一月,行密卒,年五十四,谥曰武忠。子渥立。溥僭号,追尊行密为太祖武皇帝陵曰兴陵。
(选自《新五代史·杨行密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以新集之众守空城/而诸将多/骈旧人非有厚恩/素信力制而心服之也/今儒兵方盛/所攻必克/此诸将持两端之时也/海陵镇使高霸/骈之旧将/必不为吾用/
B.吾以新集之众守空城/而诸将多骈旧人/非有厚恩素信力制而心服之也/今儒兵方盛/所攻必克/此诸将持两端之时也/海陵镇使高霸/骈之旧将/必不为吾用/
C.吾以新集之众守/空城而诸将多/骈旧人非有厚恩/素信力制而心服之也/今儒兵方盛/所攻必克/此诸将持两端之时也/海陵镇使高霸/骈之旧将/必不为吾用/
D.吾以新集之众守空城/而诸将多骈旧人/非有厚恩素信/力制而心服之也/今儒兵方盛/所攻必克/此诸将持两端之时也/海陵镇使高霸/骈之旧将/必不为吾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朔方,北方的寒气常称朔气,北方很冷,又可称朔方。因此文中的朔方泛指北方。
B.缟军,缟是一种未经染色的绢,常用作丧服,缟军即全军穿上白色丧服,表示哀悼。
C.僭号,冒用皇帝的称号,暗示杨渥只是继承了杨行密的职位,杨溥称帝超越本分。
D.追尊,就是给生前有很大贡献的人加个尊号,尊称。因死后给,所以用个“追”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行密英勇果敢,有仇必报。对假意示好,实则刁难自己的军吏果断斩杀,并乘机起兵造反,在乱世中发迹。
B.杨行密用兵有谋略。毕师铎虽然拥兵数万,杨行密只有数千人,但他假装战败,故意丢弃物资,趁对方收拾物资之学大举反击,大获全胜。
C.杨行密善于听取谋士意见。他想让高霸守天长,客卿袁袭认为他是高骈的旧将,不能重用,行密采纳,袁袭建议擒杀高霸。
D.杨行密临危不乱,善于把握机会。他面对叛将孙儒五十万大军,他认真分析形势,等待对方兵力疲竭,加上饥疫发生,一举击溃孙儒。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密以为盗见获,刺史郑棨奇其状貌,释缚纵之。
(2)是时,城中仓廪空虚,饥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