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于冢侧,动静以礼。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②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事,邕亦每存匡益。

③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马日磾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⑤邕遂死狱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时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摘编自《后汉书•蔡邕列传》)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母卒,于冢侧,动静以礼(_________)(2)方今国中衰,神器不固(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准确的一项。
(1)辄令邕鼓琴事(_________)
A.帮助B.颂扬C.介绍D.引导
(2)复使吾党蒙其讪议(_________)
A.斗嘴,让人下不了台B.羞惭,难为情C.讥笑轻侮D.毁谤议论
【小题3】请为下列句子断句。
且 忠 孝 素 著 而 所 坐 无 名 诛 之 无 乃 失 人 望 乎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
【小题5】第④⑤段的划线句是什么描写方法?对表现中心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述。
【小题6】概括蔡邕的品格,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11:58: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①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

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之。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注)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②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所著赋,笺,奏,书,令,凡五篇。子琼,自有传。

(节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七十上》)

(注)伐冰:凿冰。《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朱熹注:“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即指做官的人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郎中   除:任命,授职
B.左右莫不改观 改观:另眼相看
C.昼夜不离省闼,帝闻之 善:与......友好
D.《田令》“商者不农” 不农:不从事农业劳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悉赋人 ②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乡人称至孝 ②吾还也
C.①太守刘护闻召之   ②朝济夕设版焉
D.①帝会中山邸,诏香殿下 ②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
B.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
C.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
D.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文强从小失去母亲,为其尽孝,因思念母亲而面容憔悴,人们感动于此,称赞他特别孝顺。
B.延平元年,东汉易主,黄文强被贬为魏郡太守,但他仍然爱民如子,把郡中旧有的内外园田分给百姓耕种,在饥荒时又把自己的俸禄和受到的赏赐分发给贫穷的灾民。
C.黄香官为尚书郎,屡次向皇帝陈述政事得失,受到皇帝赏赐,他恪尽职守,曾经昼夜不出官署大门。
D.在他任魏郡太守期间,把郡内的内外园田分给百姓,还督促他们耕种。
【小题5】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
(2)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三年,大旱,琼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 萧何识高祖于泗水,霍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显其功。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延熹元年,以日食免。复为大司农。明年,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縯、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七年,疾笃,其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黄琼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
B.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
C.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
D.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古代朝廷官员的父母去世,官员要解职守丧,守丧期间称“服阕”。
B.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后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
C.尚书,始置于战国,掌管文书。两汉时已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官员。
D.邑,文中指食邑,即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琼为官有节。因为父亲的关系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称疾没有就任;皇帝授任他太尉之职,他称疾退让,言语恳切凄恻。
B.黄琼官场练达。自幼跟随父亲在尚书台,了解朝廷的许多典章制度和文献资料,出仕后,办理公务娴熟练达。
C.黄琼敢于直言。他借遭遇旱灾之机,劝谏当朝皇帝应该顾念和省察政事,心存节俭;要明令近臣,让他们遵守国家法度。
D.黄琼深受器重。受征召入朝后,屡屡官居要职,从尚书仆射到司空、司徒、太尉,在梁冀被杀后位至三公首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
(2)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滕抚字叔辅,北海剧人也。初仕州郡,稍迁为涿令,有文武才用。太守以其能,委任郡职,兼六县。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顺帝末,扬徐盗贼群起,磐牙连岁。建康元年,九江范容、周生等相聚反乱,屯据历阳,为江淮巨患,遣御史尹丞冯绲将兵督杨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讨之。耀、显军败,为贼所杀。又阴陵人徐凤、马勉等复寇郡县,杀略吏人。凤衣绛衣,带黑绶,称“无上将军”,勉皮冠黄衣,带玉印,称“黄帝”,筑营于当涂山中。乃建于,置百官,遣别帅黄虎攻没合肥。明年,广陵贼张婴等复聚众数千人反,据广陵。朝廷博求将帅,三公举抚有文武才,拜为九江都尉,与中郎将赵序助冯绲合州郡兵数万人共讨之。又广开赏募,钱、邑各有差。梁太后虑群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议遣太尉李固。未及行,会抚等进击,大破之,斩马勉、范容、周生等,徐凤遂将余众攻烧东城县。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赵序坐畏懦不进,诈增首级,征还弃市。又历阳贼华孟自称“黑帝”,攻九江,杀郡守。抚乘胜进击,破之,虏获七百余人,牛、马、财物不可胜算。于是东南悉平,振旅而还。以抚为左冯翊,除一子为郎。抚所得赏赐,尽分于麾下。性方直,不交权势,宦官怀忿。及论功当封,太尉胡广时录尚书事,承旨奏黜抚,天下怨之。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滕抚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B.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C.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D.下邳人谢安应募/率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郡,均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州基本沿袭九州之分,郡则始于秦而完善于汉。
B.领,用于兼职、代理官职,与“署”“摄”“行”“迁”等类似。文中指兼任较高职务。
C.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始创年号为建元,后形成制度。
D.三公,古代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后为虚衔。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抚文武兼备,治政有方。他凭借才华受到太守的赏识,被委以要职,治理的地方教化盛行,在任七年,路不拾遗。
B.滕抚富有将才,屡平叛乱。建康元年,他先后平定九江范容、周生以及广陵张婴等叛乱,后来又平定了历阳华孟之乱。
C.滕抚重义轻利,深得人心。他在平叛胜利后,将自己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听到他被罢官的消息,天下百姓为之怨愤。
D.滕抚端方正直,反遭罢黜。他因为不交接权贵而得罪了宦官,到了论功应当封赏时,太尉胡广却承旨上奏黜免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太后虑群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议遣太尉李固。
(2)于是东南悉平,振旅而还。以抚为左冯翊,除一子为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今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专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汉书·张敞传》“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 诣:拜见
B.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  具:准备
C.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  原:赦免
D.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数:数落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原因是公孙丹为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公主家奴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小题4】文章写了董宣不畏强权的特点,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邰,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邰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侯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备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邰候舍时夏夕露坐,邰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日:“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邰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邰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邰进谏日:“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邰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邰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邰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安帝,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邰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邰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醣上邰“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邰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邰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邰候舍/
B.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邰候舍/
C.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邰候舍/
D.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邰候舍/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我国古代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始于西周,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
B.分野,古人依据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
C.崩,指帝王或王室成员之死。古代中国不同阶层的人去世的说法不同,除“崩”外,还有“薨”“卒”“不禄”等。
D.心丧,指古代弟子为老师守丧,不穿丧服,只在心中悼念;后泛指心中哀伤悼念,如守丧一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邰博学却默默无闻。他在太学游学,通晓《五经》,通晓《河图》《洛书》和占卜术,但外表质朴,并不被太多人所知道。
B.李邰能根据星宿预测。他曾根据夏夜天上星星的移动推算出在他负责的馆舍里住宿的两个人就是朝廷派来找自己的人。
C.李邰有敏锐的洞察力。大将军窦宪娶妻,各地郡国都去祝贺,李邰以拖延的方法阻止汉中太守送礼,最终太守没有被窦宪牵连。
D.李邰非常受弟子尊敬。李邰在八十多岁时去世,他的弟子冯胄自制丧服,为他守心丧三年,这令当时的人们感到诧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
(2)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