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父为朔方军将。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哥舒翰同籍麾下。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位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礼坠马,蹇甚。翰谓监军李文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安禄山反,翰为元帅,奏思礼赴军,玄宗曰:“河、陇精锐,悉在潼关,吐蕃有衅,唯倚思礼耳。”翰固请,乃兼太常卿,充元帅府马军都将,翰委以军事。密劝翰表诛杨国忠,翰不应;复请以三十骑劫至潼关杀之,翰曰:“此乃吾反,何与禄山事?”
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责、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贼安守忠来战,思礼退保扶风。贼分兵略大和关,去风翔五十里。李光进战未利,行在戒严,从官潜出其孥,帝使左右巡御史虞候识其姓名,众稍稍止。命郭子仪以朔方兵击之。会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以兵二千屯扶风。闻贼已西,欲乘虚袭京师,径至高睦。贼引军还击椿等,椿已至中渭桥,杀守者千人,进攻苑门。伯伦战死,椿被执。先是,贼余众留武功,既传官军入京师,乃烧营遁,自是贼不敢西。
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百。寻兼潞、沁等州节度。乾元元年,总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八千,与子仪围贼相州,军溃,惟李光弼、思礼完军还。寻破史思明别将万余众于直千岭。光弼徙河阳,代为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居宰辅,唯思礼而已。二年,薨,赠太尉,谥曰武烈。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二》)
(注)①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A.从讨九曲,后期当斩 后:延误 |
B.吐谷浑苏毗王款附 款:诚恳 |
C.寻副房琯战便桥 副:辅佐 |
D.自是贼不敢西 西:向西 |
A.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B.思礼玻足,尚欲何之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C.此乃吾反,何与禄山事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D.寻破史思明别将万余众于直千岭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⑤⑥ | D.②③⑥ |
A.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百 |
B.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百 |
C.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百 |
D.长安平/思礼先入/清宫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封霍国公/食实户五百 |
A.王思礼熟习作战,曾侍奉哥舒翰而立功受官。后在奉诏接应吐谷浑苏毗王归附时,不幸坠下马,脚跛得厉害。不久,加授为金城郡太守。 |
B.安禄山反叛时,哥舒翰极力奏请王思礼前往军中,玄宗最终答应他的请求。王思礼曾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但遭到了哥舒翰的拒绝。 |
C.潼关失守,王思礼与吕崇贵、李承光从皇帝外出停住的地方逃跑,唐肃宗责备他们不能坚守,拉到大旗下将要斩杀他们。 |
D.乾元元年,统领关中、潞州行营三万兵、八千骑兵,与郭子仪在相州围攻叛贼,官军溃败,唯独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返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