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念奴娇①

黄庭坚(北宋)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   ,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③?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④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于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②金荷:金质莲花杯。③醽醁(línglù):酒名。④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小题1】文本划线处填入的正确一项是( )
A.诗词B.散曲C.豪放词D.长短句。
【小题2】能表现作者处逆境不屈的句子是( )
A.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B.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C.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D.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小题3】上阕中词人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9 12:59: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开篇侧面写离别的哀痛,离家万里的边远之地,兄弟相对,情深谊长,忘记了是谪居异乡,自然界动物的哀啼悲鸣陡然使他从幻想中清醒过来,掀起感情的波澜。
B.颔联诗人借典故抒发了自己抱负落空的苦闷,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畅享天伦之乐。
C.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回程归舟中,盼望兄弟早日归来。写法上从对方落笔,比单纯写自己的相思更富有情致。
D.整首诗感情深笃,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遭受挫折之后,兄弟二人分手时离别哀伤之情,善用典故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小题2】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徐荡子祠堂

黄庭竖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注①徐孺子:东汉徐稚,宇孺子。陈蕃为豫章太守,专门做了一张榻给他坐。②生刍:徐稚吊唁郭林宗之母,只放一来生刍(青草)。语出《诗经》:“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首诗题咏的是徐孺子祠堂。诗歌第一句写祠堂,乔木四围之中,有几亩之宅,为幽人之居,这里的“幽人”指徐孺子。
B.第二句用设问的手法,写诗人学徐孺子吊唁的方式,也带一束青草前来祠堂祭奠,但昔人已去,谁能理解自己的心意呢?
C.第三句的“藤萝”紧承首联的“乔木”而来。乔木挺立高耸,藤萝依附乔木,却也干云蔽日,显出得意的样子。
D.第四句写有人吹箫打鼓来祠堂里进酒樽,但“何心”二字点出这些人不是同诗人一样因敬重徐孺子的高洁来祭奠的。
E.颈联感叹白屋中没有徐需子,是由于太守中少了陈蕃;尾联以议作结,像徐孺子这样的隐士品格高洁,却仍受到冷淡、讥笑。
【小题2】这首诗是一首吊古咏怀的诗,即借古人古迹而“自吐胸臆”,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