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确立文化自觉观念正逐步成为国人的共识。一般来说,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和基础部分,哲学的发展对于文化建设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我认为文化的自觉必先做到哲学的自觉。

②哲学    没有华丽的外表和富贵的身份,    因其追求朴实的真理和阐发深邃的思想而散发出迷人的光辉。哲学与时代水乳交融,任何哲学都不能脱离它所处的时代,任何时代都不能缺少哲学的精神境界。哲学是时代的窗口,是一种社会生活。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所说:“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人们生活的环境在决定他们的哲学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然而反过来他们的哲学又在决定他们的环境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③高品质的人生不能没有哲思的陪伴,健全的社会不能没有哲学理念的导引。哲学是思想者的事业,哲学是行动者的头脑,哲学是社会的灵魂。哲学离不开火热的生活,也离不开冷静潜心的探索。学习和研究哲学需要耐得住寂寞。哲学徜徉在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理想与现实之间。它既超越神学的虚幻思辨,又突破具体科学的实证局限。人们在哲学思考中究古今之变,穷天人之理,寻精神家园。在哲学园地,一代又一代学子和哲人默默耕耘、无怨无悔、上下求索。哲学也有自我放逐或被边缘的时候,也有魅力消减或深陷尴尬的时候。然而,哲学只要与时代同行,与生活为伍,与思想同伴,它的价值和魅力就会永驻。

④哲学家是社会中独特的思者和智者,他们为社会奉献的是思想和智慧。哲学家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例如,有的哲学家把“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痛苦的难以承受的怜悯之心”当作自己的精神动力。我们面对的世界充满矛盾,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现代化进程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许多传统价值观念被颠覆,而新的信仰和价值观念未能确立;到处都呼唤人文关怀和诚信,可现实中却又充斥着冷漠和欺诈;倡导以公平正义理念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却与悬殊的贫富差距和城乡鸿沟并存;急功近利的发展换来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哲学家需要面对现实。一些学者不满哲学的现状,发出了“哲学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的疑问,并呼唤哲学回归现实生活。当代哲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拯救社会,拯救信仰,拯救诚信,已经成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⑤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思想事件,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民族、国家和政党。新中国成立伊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成为人们解析中国国情、激发攻坚克难精神的重要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的典范***哲学思想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哲学名篇为人们耳熟能详。在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岁月,“学哲学用哲学”的倡议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念得到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得到系统解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各国各时代哲学发展历程的著述蔚为大观。

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哲学研究筚路蓝缕、启发民智、锐意创新,对纷繁复杂的重大问题做出了富有现实感的哲学解答,反映了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价值诉求。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功不可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以哲学语言表达的改革号角。改革的哲学与哲学的改革相伴而行,改革开放为哲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空间。中国的哲学学者们面对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的人,审视和反思现实问题,探讨实践哲学、价值哲学、主体性哲学、人的哲学,深切关注人的地位、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的解放、人的幸福;他们以开放的胸怀面向世界,充分吸纳世界文明成果,重视对外国哲学名著的翻译、介绍和研究;他们尊重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思想资源,深入开掘中国传统学术典籍中的哲学思想;他们以哲学的方式反思时代,促进科学认识与价值目标的融合,提升理论研究的现实维度,实现学术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⑦我们处在文化发展多样化的时代,应该继续坚持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在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在思想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和回答各种挑战和问题。

(选自2011年10月2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1】联系上下文,为第②段空白处选项填空,简述理由。
A.不但   更B.虽然   但
【小题2】第②段中作者引用罗素的话,其目的是
【小题3】下列各项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哲学的自觉在于它能动地体现时代精神和生活。
B.第⑦段既是对开头的呼应,又是对全文的总结。
C.哲学的自觉通过哲学家关注社会和人生来实现。
D.当前人们“学哲学用哲学”,哲学已进入辉煌时代。
【小题4】阅读全文,谈谈你对第①段中“自觉”一词的理解。
【小题5】下列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的自觉及其发展的理论成果
B.哲学的自觉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C.哲学的自觉及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D.哲学,人类精神世界中美丽而高雅的花朵
【小题6】结合本文,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哲学对你的帮助和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0 07:02: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本大题共2小题。

①手机电视,是在以电池为能源的便携终端上,以频道的形式接收视频、音频等数据的多媒体业务,其接收终端类型包括手机、PDA、MP4和车载终端等。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基于数字地面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基于卫星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和基于移动蜂窝网的实现方式。

②基于数字地面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使用的是地面数字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主要是针对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而产生。为适应移动终端的特点,有些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成为手机电视技术,而另一些技术则同时为地面数字广播电视系统和手机电视系统服务。这种方式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在高带宽信道上进行高速传输,在覆盖区域内,接收广播的受众数量没有限制,与使用点对点连接的移动蜂窝网络相比,可以更为经济地向广大受众提供具有完美画质的视听服务。但这种方式必须在接收终端上安装数字电视接收模块。

③基于卫星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就是通过卫星提供下行传输,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应对多径干扰问题,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服务。但此类技术与所要覆盖的范围关系密切。当覆盖范围较小、用户较集中时,对于移动通讯而言,卫星DMB业务可作为一项增值业务,用户不须增加设备,只需通过具备DMB接收芯片的手机即能收听收看数字广播。但当覆盖范围较大时则成本较高,特别在我国,仅靠一颗卫星覆盖全国难度很大。从终端角度出发,若使用其他的卫星频段,则需增加一套新的射频,成本将有较大增加。

④基于移动蜂窝网的实现方式是在移动通信网中采用各种技术实现电视业务。典型的技术有:移动流媒体、MBMS、BCMCS。基于移动蜂窝网的实现技术继承了移动网固有的诸多优点,如用户管理、业务计费以及用户个性化定制、点播、互动等。但此类技术传送视频数据占用网络资源较大,需要占用3G系统的核心频率,资费较贵,对运营商和用户来说,成本负担都比较重。

⑤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正在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在上述各种手机电视技术中,每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中国手机电视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不过手机电视以其高度的便携性、移动性和超强的互动性,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

(取材于《手机电视的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
【小题1】下列说法或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地面数字广播电视传输技术不是针对手机电视产生的,也不只为手机电视系统服务。
B.基于卫星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对于领土面积较小的国家更为适用,例如韩国、日本等。
C.移动蜂窝网络因为使用点对点连接方式,所以向受众提供的视听服务画质不够完美。
D.虽然目前几种主要的手机电视技术都还有种种不足,但手机电视的发展前景很乐观。
【小题2】(小题2)对手机电视用户而言,目前手机电视业务几种主要实现方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遇见“华不注”
王剑冰

来到济南历城,朋友先带着去看华山。
一路全是街衢楼厦,尽显现代都市风貌。好不容易到了,漫野中看到一座不大的山包。心中疑惑,历城没有太好的风景?这小山远远望去,就是一个情窦未开的花骨朵。没有遮挡,也没有起伏,就那么孤孤地立着。正想问什么,又想到“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的警语,遂不敢多言。

果然,刚进入大门,就有数十棵松柏挡眼,凛然如武士。抬头看标牌,年岁可都不小,这位横刀立马者900岁,那位气冲牛斗窜到了980,最小的一位,也800整了。即刻肃然,不敢高声。再往前,巍巍然一座宫殿,不,一群的宫殿。却原来是赫赫有名的华阳宫,还有三元宫、玉皇宫、泰山行宫,还有净土庵、关帝庙、观音殿,真个鳞次栉比、檐牙高啄,铺排一片。殿内线条清晰的壁画,竟是元代遗迹。渐渐就有某种气息接通。也就明白,这松柏这殿宇竟都是因了一个氛围,华山的氛围。
不大的华山,到了跟前竟然膨大起来,远处看见的花骨朵,也已经开了。更为惊讶的是,原来这华山,就是史书上的“华不注”。看它表面不大,名气却远超无数高山峻岩。应了那句话,浓缩的是精华。这精华,与史上发生的一件事有关:齐晋鞍之战。从课本里早就知道两个著名战役,一是秦晋崤之战,一是齐晋鞍之战。这两场大战都是晋国取胜。对方失败的原因,全都因了骄兵。我正好刚从崤山回来,那崤之战在深山峡谷,鞍之战却在平原。单说鞍之战,齐顷公可能觉得齐国还可以,又在自己地盘上,丝毫没把晋国兵马放在眼里,撂下早饭说打完这一仗回来再吃。没想到齐军却被晋军吃了,最后顷公的车驾被晋人追着绕华不注跑了三圈。
多少年,萧萧杀伐已经停歇,慌乱的奔突也已经远去,华不注就这么悄然地躲在了时间的深处。大概可以这样说,凡深幽处,都会是寂寞处。或者说,凡寂寞处,都是深奥处。我为差一点错过而叹惋。我看到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单椒很是亮眼。李白如此感叹:“兹山何俊拔,绿秀如芙蓉。”芙蓉也很入心。据说宋代以前,这里是一片水,李白或乘舟而来,同我来时的感觉大不相同。赵孟頫来了,画出一幅《鹊华秋色图》,并题记:“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乾隆感同身受,对此画欣爱有加,亲自题书“鹊华秋色”。还有曾巩、元好问、张养浩、康有为都曾为此山激情感奋。康有为也是遍赏名胜见过大世面的,但是一见这一带山水,竟然主张将国都迁到华不注前。

越往上走,就越发感觉到那莲的渐次开放。真的,是在这个早晨一点点地开了。上到高处看见华山前的一池清漪。原来山下有个华泉,属于济南七十二名泉中的一位。华泉涌成的湖水,同远来的水连在一起。元好问就在《济南行记》中提到,大明湖自北水门出,与济水合,弥漫无际。遥望此山,如在水中。有人说先有历城,才有了济南。也可以说,是先有了华山,才有了历城。华不注就像一粒种子,让一个都市生根开花。
除了松柏,更多的是竹子,这根根翠竹,怎么会在北方长得这么葱茏?站立其间,清气缠着微风,同华山的品性相偕相照。
一条小路弯弯其上,铺张的连翘和偷开的野杏在小路的两旁黄黄白白。山还是十分陡峭的。上到半山腰便云雾缭绕,烟岚蒙蒙,恍惚于仙境。山上依然有庙。在一处屋宇拐角,看到学生模样的两男一女在画画,说是山东大学的。口音像闽南语,原是来自台湾。说每年都有同学作为交换生来大陆学习,他们专门选的山大。我有些好奇。他们笑了,说喜欢这里的山水,尤其是华不注,因为那枚台湾发行的邮票。女同学拿出一本邮册,其中就有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
站在山顶往北可以看到滔滔的黄河,往南能看见小清河。小清河并不小,以前接着济水。济水同长江、黄河、淮河为古四渎,曾波澜壮阔,舟帆相继。听说济南正在做着大明湖同这边水系的连通工程,不久会重现历史美景。再往前看,就看到了巍巍泰山。这样便想起这“怒之如奔马,错者如犬牙,横者如折带,乱者如披麻”的华山,或同泰山是一脉相连。有说杜甫就是站在华山上望岳的。也有可能。没有一个好的立脚点,我们的诗人如何能有那种激荡的胸怀?
走的时候,三个学生还在画画。想到那枚邮票,是否就暗合了余光中的“故乡”情缘?于是就有远方的游子,带着这枚小小的邮票,漂洋过海地来了。
再看华不注,已经是另一番感觉。
(摘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 》)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游踪为线,由远到近由低到高,随着观察点的变换,描绘出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多角度地写出了华不注的美。
B.文章写三个台湾学生,因为枚“鹊华秋色图”的郎票,来到华不注,并由邮票联想到余光中的“故乡"情缘,让人感到,壮丽山河、优秀文化可以带给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文章引经据典,大量引用关于华不注的诗句文辞和历史典故,优美而不失厚重,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也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本文语言清新优美,风趣诙谐写华山美景,详略得当,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美景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小题2】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写华不注,请找出其中贯穿全文的三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赏析。
【小题3】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再看华不注,已经是另一番感觉的含义和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最新一期的特写板块中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在过去一年里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
今年6月,潘建伟领衔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团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时隔一个多月,这支团队又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电子通信,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至此,潘建伟团队已提前完成预先设定的“墨子号”三大科学目标。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时评价道,“墨子号”系列成果赢得了巨大国际声誉,标志着我国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取得“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
“潘老师根据每个人的研究专长,尽可能地将我们分派到全球各个顶级的量子研究中心,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有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陆朝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摘编自新浪综合网《〈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量子之父”潘建伟入选》)
材料二
在通信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安全的风险也越来越高。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时俱增。
潘建伟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通常认为,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量子保密通信)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在遥远两地的用户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通俗来讲,量子密钥分发,就好比一个人把存放秘密的箱子和一把钥匙传给接收方。接收方只有用这把钥匙才能打开箱子,而且一旦这把钥匙被别人动过,传送者会立刻发现,原有的钥匙作废,再给一把新的钥匙,直到确保接收方本人拿到。”潘建伟说。
为什么钥匙被别人一碰,就能立刻被知晓呢?因为作为密钥的量子有多个叠加态,一旦有人试图截获或测试量子密钥,就会改变量子状态,科学家便能立刻从改变中发现有人动了钥匙。所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和不可分割的特性,就能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摘编自《“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三

图一 经典加密通信的基本流程

图二 量子通信示意图(注:单光子也是一种量子)
材料四
自《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度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广大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2012年,中国开始实施“万人计划”,旨在发现、培养和使用国内高层次人才,有关部门通过统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支持经费、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和相关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特殊支持经费,支持入选者开展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五年来,“万人计划”成效卓著。在正确的人才观念指导下,在体制机制支持下,众多高精尖人才获得了成长的土壤,在各行各业大放光彩。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团队取得的成就正是其中的典型范例。 
(摘编自人民网2017年12月5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重视人才战略资源》)
【小题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建伟的“墨子号”团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创造了国际纪录。
B.潘建伟带领团队实现了墨子号的“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这是他获得《自然》褒奖的重要原因。
C.潘建伟团队提前完成预设的“墨子号”三大科学目标,标志我国量子通信的研究全面领先。
D.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被破译的可能性,潘建伟认为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小题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通信安全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不断提升的数学和计算能力,使得通信安全越来越有保障。
B.将量子物理和信息技术结合,运用革命性的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传输,可以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C.利用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是人类唯一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D.结合材料二可推知,材料三 (图一)中Eve窃取信道中的密文信息以后,可能借助数学和计算能力获取密钥,从而窃取到真实信息。
E. 材料三的(图二)中,窃听者在窃取信息之后之所以会被察觉,是因为单光子具有不可分割、不可复制的特性。
【小题3】根据上面的材料,你认为我国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取得“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有哪些重要因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描写,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与诗歌相比,散文的实用性较强,有鲜明的意旨,叙述、说明乃至议论性成分比较多,理性较强。但优秀的散文常常避免枯燥的说理,而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吸引读者。如传记文通过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思想性格,记事文通过对事件的生动描写揭示事理,寓言借故事喻意,山水游记通过描绘景观抒写游兴和感受。甚至在阐述哲理和发表议论的文章中也有很多形象化的成分,包括语言的形象性、举例的形象性、情感的形象性,等等。
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但各有特点。清代学者吴乔曾以做饭和酿酒分别比喻作文和写诗,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这个比喻对我们认识诗与文的差异,具有启发性。诗歌常用比兴,展现的形象跟具体事物之间距离较大。即使是直接描写,诗歌的语言、意象也更注意提炼和升华。上下前后之间的联系一般不像散文交代得那样着实具体,有许多跳跃和省略。如苏轼《赤壁赋》写月夜之中泛舟长江的情景,它是具体展开的,跟实际生活情景很贴近。而下面的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较之现实生活就升华得近于酿来为酒了。对比之下,差异显而易见。诗歌,让我们的想象飞得更高更远些,而散文则给我们更为具体逼真的感受。
从形象性入手欣赏散文,可以因文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并无深意而形象和文辞很美,可以把重点放在形象和文辞上,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小石潭的水鱼石树和优美的环境,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它们能引起美感,给人美的享受。有的则可以通过对作品中景物、环境或人物事件的描写,探究作品意旨,如通过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形象化的描写,看到作者对于宁静淳朴的乌托邦式社会的向往;通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秦王和廉颇面前的不同表现,认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无私无畏、顾全大局的崇高品格。通过形象,探究意旨,一般能与作者的用心大致契合,但也有与作者原意不合或超出了作者原来所想的。形象是理解作品的重要依据,要注意把握形象,对形象作出正确的理解和阐释。
形象生动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我们从形象的角度欣赏作品,在获得美感和认识上提高的同时,从写作方面还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诗歌相比较,散文更具实用性,有较多的叙述、说明乃至议论性成分,理性比较强。
B.诗歌常用比兴手法,展现的形象跟具体事物之间距离较大,更注重意象的提炼和升华。
C.部分散文虽无特别深刻的意旨而形象和文辞很美,欣赏时可把重点放在形象和文辞上。
D.通过作者对散文中景物、环境和人物事件的描写,读者就能够探究出作品的创作意图。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来突出诗歌和散文两种文体在形象创造方面的明显的差异。
B.文章结合不同散文的创作特点,运用例证法分析了欣赏散文时可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C.文章指出欣赏诗歌的形象性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并结合不同诗文的表现进行了论证。
D.文章从整体上看,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述结构来对诗文创造形象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的散文作品为了避免枯燥说理,常常采用生动鲜明的形象来吸引读者阅读和欣赏。
B.清代学者吴乔用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诗歌创作的形象性普遍高于散文创作的形象性。
C.读者凭借自身经验欣赏寓言故事,都能读出比创作意旨更丰富的另外一些认识和启示。
D.欣赏不同类型散文必须从形象入手,才能获得美感和认识的提高,增强自身写作能力。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平民建筑师”齐康

在南京,有一座被誉为“一部由石头垒成的史书”的建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全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的纪念馆,其设计者是当今中国建筑界泰斗级任务齐康。

齐康生于南京,虽没有亲身经历南京大屠杀,但当年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南京保护难民的事迹,给齐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0多年来,难耐的悲愤,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触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使他倾注了20多年的心血设计出这座纪念馆,他说:30万南京人的血肉生命,值得我呕心沥血去祭奠。

齐康对纪念性建筑情有独钟,他参与设计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上百座纪念馆。他用建筑的形式留存和传承民族的历史,表达情感,期望美好未来,被称誉为“纪念馆意义”。

其实,齐康更喜欢别人称他为“平民建筑师”。无论是他设计的高楼大厦、园林小景,还是各种各样的纪念馆,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走进去,去感受,去领会。他说建筑必须为人服务,以人为本。在大连理工大学伯川图书馆的设计中,他在图书馆内预留大量“交往空间”,国内有些图书馆专家对此很不认同,认为应该最大限度地设计阅读空间。而他认为图书馆的功能不只是阅读,还要有交往、交流不只是人与书,还有人与人。

在福建武夷山庄的建筑设计中,齐康从传统中传承出新,在福建地区的乡土建筑里融入时代的气息,探索出一种新的地方主义风格,使福建武夷山庄成为全国风景建筑中第一个乡土建筑时代化的作品。他说,要尊重一方土地,尊重一方水。在这个一方水土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作品来,让人看到这个建筑就像是从这个环境里长出来的。

齐康认为建筑师应当有一种情怀,一种责任心,担负起建设和梳理城市环境的重任。他说,建筑师必须研究城市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建设有情感的城市。他认为每一个城市都是有记忆、爱坐标的,比如说游子回到故乡,他能依着某个建筑找到以前的记忆,而现在的城市建筑突飞猛进,人在其中感觉很孤独,如何听的见乡音,记得住乡愁?

作为建筑设计大师,齐康信奉一句话:不下工地的建筑师不是一个好的建筑师。他认为真正的知识许多来自下层。他曾经问擦窗工人对窗台设计有什么看法,工人说,站在花岗岩表面上太滑了,窗沿太窄,铝合金的窗轨不好站。这让他深深体会到,建筑不仅为业主设计,还要为擦窗工人设计。

面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等种种荣誉,齐康很淡然,他说:“盖棺定论时,能被看作‘平民建筑师’,我就心满意足了。”

(摘编自李伶伶《齐康传》)

(相关链接)

①齐康参与设计近200座建筑,其中纪念性建筑、学府建筑、文化建筑、人物建筑、风景建筑、办公建筑等多种类型。在这些建筑设计中,他运用中西方建筑的传统手法,融入丰富的哲学思想,重视空间的处理,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

(摘自《东南大学校友介绍》)

②中工程学院院士王建国读博士时,师从齐康。王建国说:“齐先生高瞻远瞩,将建筑学有限的设计领域扩展到城市和环境领域,扩大到社会和人文领域。”

(摘自“中华新闻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齐康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南京保护难民的事迹,对齐康设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较大影响。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被誉为“一部由石头垒成的史书”是齐康对南京30万死难同胞的特殊祭奠。
C.齐康设计的伯川图书馆,突破了图书馆最大限度地设计阅读空间的局限,填补了图书馆在实现人与人交流功能方面的空白。
D.作为全国风景建筑中第一个乡土建筑时代化的作品,武夷山庄是齐康“新的地方主义风格”的体现,表现出他一方水土的尊重。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齐康成功设计出全国第一座抗战史上系列的纪念馆,奠定了他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使他赢得了“纪念馆之父”的赞誉。
B.齐康对纪念性建筑情有独钟,这与他的设计理念有关,他想用建筑的形式留存和传承民族的历史,表达情感,期望美好未来。
C.齐康既善于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他运用中西建筑的传统受,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设计的作品数量众多,类型多样。
D.齐康是有情怀的建筑师,为了每一个回想的游子都能依据某个建筑找到以前的记忆,清楚孤独感,他倡导建设有情感的城市。
E.齐康高瞻远瞩,他将建筑学有限的设计领域扩展到城市和环境领域,努力通过自己的设计,建设和梳理城市社会环境。
【小题3】为什么说齐康是“平民建筑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