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唐景思,秦州人也。幼以屠狗为业,善角牴戏。

②开运末,契丹据中原,以景思为亳州防御使。领事之日,会草寇数万攻围其城,景思悉力以拒之。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寇,复有其城,亳民赖是以济。

③乾祐中,命景思为沿淮巡检使,屡挫淮贼。时史宏肇淫刑黩货,多织罗南北富商杀之,夺其财,大开告密之门。景思部下有仆夫,希求无厌,虽委曲待之,不满其心,一日拂衣而去,见宏肇,言景思受淮南厚赂,私贮器械,欲为内应。宏肇即令亲吏率三十骑往收之,告者谓收吏曰:“景思多力十夫之敌也见便杀之不然则无及矣。”收骑至,景思迎接。有欲擒之者,景思以两手抱之,大呼曰:“冤哉!景思何罪?设若有罪,死亦非晚,何不容披雪?公等皆丈夫,安忍如此!”都将命释之,引告者面证景思,言受淮南赂。景思曰:“我从人家人并在此,若有十缗贮积,亦是受赂。言我贮甲仗,除官赐外,有一事亦是私贮。”使者搜索其家,惟衣一笥,军籍粮簿而已,乃宽之。景思曰:“使但械系送我入京。”

④先是,景思别有纪纲(管家)王知权者,在京,闻景思被诬,乃见史宏肇曰:“唐景思赤心为国,某服事三十年,孝于父母,义于朋友,被此诬罔,何以伸陈。某请先下狱,愿公追劾(追究揭发)景思,免至冤横。”宏肇愍(怜悯)之,令在狱,日与酒食。景思既桎梏就路,颍、亳之人随至京师,众保证之。宏肇乃令鞫(审问)告事者,具伏诬陷,即斩之,遂奏释景思。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草寇数万攻围其城(____________)  ⑵亳民赖以济(____________)
⑶都将命之(____________) ⑷委曲待之(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A.幼以屠狗为业B.景思悉力以拒之
C.景思以两手抱之D.何以伸陈
【小题3】下列各项与“孝于父母”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B.沛公安在?(《鸿门宴》)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D.覆之以掌 (《促织》)
【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公等皆丈夫,安忍如此!
⑵使但械系送我入京。
【小题5】用“/”为第③段划线句断句。
景 思 多 力 十 夫 之 敌 也 见 便 杀 之 不 然 则 无 及 矣。
【小题6】细读第④段,谈谈作者写作本段的用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1 01:56: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有删改)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B.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C.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D.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男子15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左拾遗,官名。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
C.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掌管诏令,参与机密,决断政务。
D.六义,指《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疏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上问计于卢杞,对曰:“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上以为然。甲午,命真卿诣许州宣慰希烈。诏下,举朝失色。

真卿乘驿至东都,郑叔则曰:“往必不免,宜少留,须后命。”真卿曰:“君命也,将焉避之!”遂行。李勉表言:“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又使人邀真卿,不及。真卿与其子书,但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至许州,欲宣诏旨,希烈使其养子千余人环绕慢骂,拔刃拟之,为将啖之势;真卿足不移,色不变。希烈遽以身蔽之,众令退,真卿而礼之。希烈欲遣真卿还,会李元平在座,真卿责之,元平惭而起,以密启白希烈;希烈意遂变,留真卿不遣。

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诣希烈,上表称臣,劝进,使者拜舞于希烈前,说希烈曰:“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希烈召颜真卿示之曰:“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真卿曰:“此乃四凶,何谓四王!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希烈不悦,扶真卿出。他日,又与四使同宴,四使曰:“久闻太师重望,今都统将称大号而太师适至,是天以宰相赐都统也。”真卿叱之曰:“何谓宰相!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四使不敢复言。希烈乃使甲士十人守真卿于馆舍,掘坎于庭,云欲坑之,真卿怡然,见希烈曰:“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希烈乃谢之。

丁酉,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与淮宁兵战于安州,官军大败,伯仪仅以身免,亡其所持节。希烈使人以其节及俘馘示颜真卿;真卿号恸投地,绝而复苏,自是不复与人言。

(注)①馘:左耳。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A.
(1)希烈遽以身蔽之,众令退(___________)    (2)真卿而礼之(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亟以一剑相与  (   )
A.一起
B.给我
C.共同参与
D.相互结交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   (   )
A.告诫
B.皇帝下诏
C.昭告
D.训斥
【小题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
B.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
C.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
D.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
【小题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
【小题6】从全文看,颜真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A.
【小题7】分析“诏下,举朝失色”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钩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后,出门而望  “蚤”:通“早”
B.注意以取之,乃一得  “间”:中间
C.及饭后仍出,更别塘求钓处 “诣”:到
D.问之常钓家,如是 “率”:大概,大致
【小题2】(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与 “注意以取之” 的 “ 注意 ” 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忌不自信
【小题3】(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钓者未得鱼希冀得鱼,钓得小鱼又期盼大鱼的心理变化过程。
B.“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C.钓者虽然钓技不高,但他自得其乐。
D.文章叙述了钓者一次钓鱼的详细经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钓鱼之乐。
【小题4】(小题4)文言文翻译。
翻译上文画线的句子 
①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②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同类题4

课内文言文阅读之《苏武传》选段。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第二年
B.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完成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平时,向来
D.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    女弟:妹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为武置酒设乐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B.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C.①虽蒙斧钺汤镬     ②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D.①故使陵来说足下   ②故木受绳则直
【小题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一项(   )
A.空以身膏草野B.欲因此时降武
C.单于壮其节D.反欲斗两主
【小题4】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一项(   )
A.见犯乃死,重负国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C.为降虏于蛮夷D.皆为陛下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