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不同,以木结构为主,一般由台基、构架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它的设计重点不同于国外的外墙面重点装饰,而是将重点放于屋顶塑造上,对墙身的装饰较为平淡。中国古建筑屋顶同屋身比例几乎一样,古代匠师们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利用斗拱创造出各种起翘如翼的屋檐,于是巨大的体量和柔美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加之屋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进行装饰性的处理,使屋顶已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标志,西方人称赞说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之冠冕。

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在古建筑中有明显体现。古建筑屋顶形式多样,以高级向低级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半坡顶。

无论以上哪种屋顶形式,它的前后两坡屋面都不是直坡,而是一种越往上坡度越陡,越往下坡度越舒缓的凹曲面形式。在房屋的檐椽之外要增加一段飞椽,并贴附于檐椽前端向上并反翘,即飞檐形式。折曲的屋面与其相配合,外观上使屋顶显得更加舒展开阔,增加了建筑的美感。

早在1 978年,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首次来华后,便借鉴各种中国传统飞檐的形式创作了肩部高耸的女装,并取名为西安飞檐。2005年5月中旬,设计师胡晓丹在中国时装世界巡演系列活动中采用的设计作品《流动的紫禁城》,以紫禁城的中轴线为题材,将造型、走兽、屋脊、门钉移植在服装上,以服饰美反映中国建筑、历史、文化。在2009 ArmaniPrive(阿玛尼)高级定制秀场上,宝塔形圆领的夹克非常亮眼,服装中同样应用到中国建筑中的飞檐造型,整体呈现东方韵味。

色彩在建筑的造型装饰中起着重要作用,宫廷色彩强烈鲜明,江南园林色彩淡雅平和,一些地方祠堂、会馆的建筑色彩表现喧杂热闹,都有很强的感染力。

中国古建筑色彩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红、黄、青、黑、白被认为是五种基本颜色,分别代表天地中的五个方位。黄色居中,它被视为大地之色,在农耕社会里,以土地为本,所以黄色被认为是最美、最正的颜色。宫殿的屋顶用黄色琉璃瓦以表示皇室的威严与神圣。

在封建礼制的社会里,处处讲究地位尊卑,等级划分.于是政府曾下令非宫殿禁用黄色琉璃瓦,民居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不过一些远离京城的地区依然使用,成为城市的风景。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时装周,NE.TIGER(东北虎)发布其高级华服系列,以“锦绣国色,华夏礼服”为主题,意在复兴华夏以礼传承的5000年服饰文化,重塑中华“礼传天下”的大国形象。中式的云肩领、月华裙、裥干裙以及由中国团扇、宫灯、如意和铠甲等形态演绎而来的设计形式在华服中美妙地结合,使得整个系列儒雅华贵。设计师以黄、黑、蓝、绿、红这五大国色为主色调,将四大名绣技巧融于衣身,色彩相互交叠,面料光泽柔和,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表现了中国天人合一、自由洒脱的思想。

(摘编自佟鑫、范铁明《浅析中国古建筑屋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体量巨大,舒展开阔,极具美感,为此主要采用了木结构。
B.中国古建的屋顶形式多样,几与屋身等高,屋面折曲,屋檐上翘,适当装饰脊瓦。
C.中国古建筑突出的大屋顶和飞檐形象,是古代匠师利用斗拱、屋瓦、檐头附件等创造出来的。
D.与外国设计师相比,胡晓丹服装作品中加入的中国古建筑元素不只限于屋顶。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介绍中国古建的屋顶,主要是凸显屋顶的艺术美,为分析其与服饰的结合提供了根据。
B.文章在讲解建筑和服饰时,用词规范,精准专业,这样写有利于向读者提供丰富而权威的知识。
C.文章详细对比介绍了中外建筑在构造、装饰上的不同,突出了中国古建中屋顶的代表性。
D.文章最后介绍了一场国际时装周上的服饰系列设计,丰富了文章内容,进一步凸显主题。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宫的正门叫“午门”,代表了中国大门的最高形式,其门楼的屋顶形制就是重檐庑殿顶。
B.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黄色属于皇家建筑的专利,达官贵人都不敢用,平民百姓更是没人用。
C.从建筑与服装的融合可以看到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碰撞总能在设计领域擦出不一般的火花。
D.服饰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巧妙运用中国元素可以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8 11:43: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是3G后通信基础又一革命性突破,涵盖增强移动带宽、海量机器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3个应用场景。(1)增强移动带:5G将一步提高移动带究,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下一代社交网络、浸入式游戏等更加身临其境的业务体验,促进人类交互方式再次升级;(2)海量机器通信:5G将支持海量的机器通信,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典型应用场景与移动通信深度融合,预期千亿量级的设备将接入5G网络;(3)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最为重要的是5G将以其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的卓越性能,引爆如车联网、移动医疗、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应用。

 (摘自2018年8月13日“中国报告大厅网”《5G发展趋势》)

材料二:


5G空口技术路线可由5G新空ロ(含低频空口与高频空ロ)和4G演进两部分组成。它们各有优势与不足,4G演进提升4G系统的速率、容量、连接数、时延等空口性能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5G技术需求。受现有4G技术框架的约束,4G演进路线无法满足5G极致的性能能求。5G低频新空口将采用全新的空口设计,有效满足广覆盖、大连接及高速等多数场景下的体验速率、时延、连接数以及能效等指标要求,但频谱资源受限。5G高频新空口超高传输率,但高频段覆盖能力弱,难以实现全网覆盖。

 (《5G无线技术路线》)

材料三:

在通信技术专利方面,1G、2G、3G的重要专利技术几乎被美国的高通、爱立信垄断,中国一直处于落后和跟随的状态。缺少原创和专利技术使得中国通讯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了海外列强的重重狙击,比如控告侵权、禁运等。到4G阶段,我国的专利水平才勉强算同步跟随。华为“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列出推进5G网络建设,5G有望成为中国新名片。现阶段,我国以华为为代表的通信设备企业已经进入了全球的第一梯队。

在下一阶段的5G时代,网络设备及手机终端等将继续扩大份额,5G有望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中国的“国家名片”,因此其专利及产业链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通信领域作为“服务业走出去”和“中国制造走出去”的结合点,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和专利オ能不受制于人。国务院在2016年12月19日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晨規划》中,发晨新一代信息产业成为五大领域之首,其中大力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联合研发、试验和预商用试点成为构建网络强国的重要基础。

(摘自《2017年中国5G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材料四:

当前正处于5G标准化研发阶段,要继续加强与ITU、3GPP等国际标准组织的沟通,打造国际化5G试验平台,形成全球相对统一的5G标淮。未来5G的竞争不仅是标准的争夺,更是5G产业化应用水平的角逐。要提前布局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带芯片”等关键设备的技术突破。同时,促进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测试设备制造、终端产品、网络管理等各方协同发辰,为未来产业化做储备。

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与应用逐步推广,技术与行业融合将随之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要做好垂直行业对5G技术需求的跟踪研究,加强与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对接,及时发现新的増长点。近期来看,车联网、工业控制、虚拟现实、物联网等将是5G重点支持的领域,要重点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发挥5G对行业发展的信息化支撑作用。

5G的云化、虚拟化技术能够满足移动网络海量数据的需求,为用户带来丰富业务的同时,对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的要求也显著提高。5G的传送速率高、业务多样,更容易被黑客找到移动终端的漏洞并发动攻击。一旦漏洞被攻破,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一方面要对5G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重点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

(摘自“物联网”《中国5G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涵盖增强移动带宽、海量机器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3个应用场景的5G,是通信业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方式。
B.5G网络因为接入千亿量级的设备,所以5G将支持海量的机器通信,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典型应用场景与移动通信深度融合。
C.在4G阶段及之前的通信技术专利方面中国是处于或落后或跟随或同步于先进国家的状态的,但中国决心把5G打造成中国的“国家名片”。
D.提前布局5G通信基础建设,加强“基带芯片”等关键设备的技术突破,促进各方协同发展,是中国通信业提高自身的5G产业化应用水平的基础。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强大的连接能力可以实现从消费到生产的全环节、从人到物的全场景覆盖,快速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
B.进一步提高了移动宽带的5G将为用户提供更清晰、更便捷、更有身临其境感觉的业务体验,从而大幅度促进人类交互方式的升级。
C.“5G低频新空口”的应用场景要比“5G高频新空口”的应用场景广泛得多,因此,国家应该把5G的发展重点落在“5G低频新空口”上。
D.《“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把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放在五大领域之首,说明国家非常重视构建网络强国这件事。
【小题3】目前我国需要通过哪些方面来推动5G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麻雀

徐建英

夕阳透过窗子,把他蜷缩在摇椅上的影子拉得老长,宽大的阳台上,留下摇椅的一串吱嘎声在回荡。那只灰色的老麻雀来了。如同每个平常的黄昏。它扑棱着翅膀飞向窗边,灰色的小身子颤了几下才在窗台站稳,抖了抖凌乱的羽毛,它小心地探出头,圆溜溜的小眼睛往窗内看,嘴里发出细微的啾啾声。

“小东西,才来?”他轻骂一声,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走向内屋,再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把小米。可窗台边的老麻雀却不见了。窗外的围栏上,多了一群小麻雀,它们唧唧喳喳地叫,像在商量什么。

他若有所思地看着手里的小米,想了想,还是把手穿过窗格,将小米撒在地上,又摇晃着身子,慢慢吞吞地把自己落在摇椅上。

他醒来的时候,夕阳已经落下。窗外地上的米粒不见了。看到站在窗前的他,围栏边的那群小麻雀又唧唧喳喳叫起来,细小的身子一齐弹向空中,留下一院的空旷。

他扶着窗格,眯着眼睛吃力地向大院搜索。

院外静静的。当他有些失望地收回目光时,意外地看到那只塌着翅膀的老麻雀立在草丛边。他眼睛一热,复进屋抓了把小米,嘴里发出“啾啾”的呼唤声。老麻雀似乎懂了,小眼睛望着他,嘴里细微的“啾啾”声像在回应一位多年的老友。它瘸着腿,扎煞着羽翅慢慢走近撒在地上的米粒,嘬一口,小心地回头向外望,再往前走一步,看着他,又低头嘬一口。

老麻雀扎煞着羽翅的样子,让他想起一件旧事。

他出生的村庄外有一排落叶槐,冬季的黄昏,落叶槐上落满了成群的麻雀。村里的孩子喜欢捕雀,捞捕的工具也极其地简单:大树下支一孔箩筛,在里面洒些小米苞谷,箩筛口支的小棍上系一根绳子,牵向一旁,躲在远处的人看到雀进来,只须轻拉绳头,雀们就罩进了箩筛。

他是捕雀的高手。一筛子扑下,没有落空的。

那个冬季与平常并无两样。他伏在离箩筛不远的一块坡地下,手里紧紧攒着绳头,一只青色的小麻雀走进了筛子里,又一只褐色的麻雀走进了筛子里,灰色的老麻雀左右观望,也慢慢靠近了筛口……

他扑通拉下筛子的时候,筛口正好压着老麻雀的翅翼,他快步奔上前,想按着筛顶。就在这个时候,那只老麻雀扎煞着羽毛,拍打着翅膀,向他发出尖叫。他呆在原地,眼睁睁看着老麻雀打翻了箩筛,一青一褐两只小麻雀在灰色老麻雀的带领下,扑腾着翅膀离去。

那是他最后一次捕雀。在很长的日子里,他的脑袋里装着的都是那只扎煞着羽毛嘶声扑打着箩筛带走了稚雀的老麻雀。

黄昏的时候,他的儿媳妇来了,拎着大包小包。

儿子大学毕业后,他东拉西扯地攀了点关系,把儿子送去了现在的单位,待遇不错,只是常派外差。儿媳妇小云会在每个周末来一趟,为独居的他送来生活用品,再陪他吃餐饭。

他心情大好,冲客厅喊了声:“小云,来啦!”儿媳妇边换鞋边“嗯嗯”地笑着与他打招呼。他挺了挺酸麻的腰,憋了一星期的话匣也打开了,“小云,我……”儿媳妇已匆匆进了厨房。

吃了一周的面食,他感觉满嘴都是面条的腻歪味,硬生生吞回了另外的半截话,转成喃喃:“那,晚餐就随便点吃吧。”儿媳妇很灵敏地从厨房探出脑袋,“今天真得怠慢您,晚上单位加班,我得紧着走。”

不多会厨房传来锅盆碗盖的撞击声。他在客厅来回走动,走了几步,忍不着还是朝厨房喊了一声:“小云,帮忙把米饭煮软点。”

厨房里的声音停了。一会后,更用力的锅碗撞击声传来。

他叹了口气,走向自己的内屋。

再出来的时候,儿媳妇已经走了。餐桌上多了一碗红烧肉,一盘土豆丝。

他摇晃着身子坐上餐桌,想了想,又站了起来,打开客厅的电视机,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得很大,把里面的画面调得热热闹闹的。米饭很软,很合他的胃口。只是土豆有点咸,肉咬了一口,硬。他放下碗筷,把电视机里那群蹦蹦跳跳的舞娘关进屏幕里,摇晃着身子,穿过空荡的客厅来到窗边。

窗外的灯下,那只老麻雀已经没了踪影,院子里同样静悄悄的。

他偻着腰转过身,把自己单薄的身子重新蜷缩在摇椅里,任那串吱嘎的声音划穿夜色……

选自《活字纪》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老麻雀”为题,既是串联故事情节的线索,也从侧面丰富了主人公“他”的形象特点。
B.本文细节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如“蜷缩”“摇摇晃晃”“慢慢吞吞”等充分表现了人物的特点。
C.文中的儿媳妇小云是个勤劳善良、温柔体贴的孝顺女性,每周陪老人吃饭,对老人有求必应。
D.本文语言平易,节奏平缓,具有较为浓厚的抒情性,渲染了一种淡淡的感伤,读来余韵悠长。
【小题2】本文中的“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具体分析。
【小题3】本文介绍了主人公在农村捕雀的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受“利奇马”影响,上海风雨影响开始显现。9日18时,上海从防汛防台Ⅲ级应急响应升级为II级应急响应。记音从上海市防汛办获悉,此次台风影响预计将超过去年3次台风正面登陆的影响。截至15时,上海已撤离1万余人。

上海各行各业严阵以待。铁路上海站各站区准备了充足的应急储备物资,包括草包、沙袋、雨衣、雨鞋、应急照明器具及抽水泵等。车站加强了对各站站房屋顶排水管沟的清理、疏通,做好站区停放列车的防溜措施,加强对现场的安全巡视,及时掌握各类设备运行情况。针对列车停运,各站加开退票窗口,应对退票高峰,同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发布列车调整信息,引导旅客安排行程。随着“利奇马”逼近,东航迅速进入抗台保障的备战状态。启动应急预案,科学研判台风对航班运行的影响,优化调整航班编排,多策并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障旅客出行。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关于台风的命名、除名问题,很多人都有疑问,台风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被除名?除名意味着什么?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台风的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出10个名字,总计140个名字循环使用。而台风命名表上的名字并不是“终身制”,当一个台风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地区)的巨大损失,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地区)可以向台风委员会提请将该台风除名。一旦除名,则由该名称提供者,重新提交新名称补缺。

例如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的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它们都因为破坏力巨大,被正式除名,这些名称将成为这些“罪大恶极”台风的专属名称。

石妍介绍,截至目前,台风命名表上被除名的共有45个,其原因也并不都是台风“罪大恶极”。比如2000年台风委员会第33届会议中,泰国提供的“翰文”被印度气象局以宗教因素为由反对,最终未被使用,由“莫拉克”替代:2015年第47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韦森特”遭到除名,并由“兰恩”取代,其除名原因是与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表产生同名冲突。类似的例子还有“库都”“欣欣”“婷婷”等。

1949年以来登陆华东台风排行榜

排名

年份/编号

名字

登陆地点

登陆风速

1

1956/无编号

Wanda(温黛)

浙江象山

65m/s(超强台风)

2

2006/0608

Saomai(桑美)

浙江苍南

60m/s(超强台风)

3

2019/1909

Lekima(利奇马)

浙江温岭

52m/s(超强台风)

4

2016/1614

Meranti(莫兰蒂)

福建厦门

52m/s(超强台风)

5

1953/无编号

Nina(妮娜)

福建晋江

50m/s(强台风)

6

1980/8015

Percy(珀西)

福建漳浦

50mn/s(强台风)

7

2005/0515

Khanun(卡努)

浙江台州

50m/s(强台风)

8

1958/无编号

Grace(葛瑞丝)

福建福鼎

45m/s(强台风)

9

1966/6614

Alice(爱丽丝)

福建罗源

45m/s(强台风)

10

1985/8510

Nelson(纳尔逊)

福建长乐

45m/s(强台风)

11

2004/0414

Rananim(云娜)

浙江温岭

45m/s(强台风)

 

材料三:

台风灾害主要是在台风登陆前和登陆之后引起的。台风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由三方面造成:一是狂风。台风风速大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逸230公斤。因此台风大风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万吨巨轮抛向半空拦腰折断,可把巨轮推入内陆;也足以损坏甚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造成的破坏更太。大风还可以把杂物吹到半空,使户外环境变得非常危险。

二是暴雨。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中可降下100一300毫米,甚至50O一800毫米的大暴雨。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是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三是风暴潮。当台风移向陆地时,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海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如果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等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另外台风的这些灾害极易诱发城市内涝、房屋倒塌、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摘编自《中国气象报}I》)

材料四:

最近30年,登陆台州的台风,数8923号台风、97ll号台风、0414“云娜”台风和此次“利奇马”台风这四个威力最大,破坏力最强。纵观这30_年,超强台风凶悍依旧,但防台成果今远胜昔。

经济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使得全社会防台能力大大增强。与9711号台风和“云娜”台风袭来时相比,台州海塘坝固若金汤,“防台型”民居鳞次栉比,饶是“利奇马”风速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极值,但台州未发生大面积倒房现象,狂风裹挟的海浪始终未能涌入堤内贻害家园。

过去人们对游移路径捉摸不定的台风,囿于气象科技水平不高,难以做到精准预报。但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和气象科技进步,我们对台风生成和移动速度、路径,已可精确到分秒和公里。对特定某一个台风活动规律了如指掌,十分有利于我们科学、高效防御台风。

台风,作为杀伤力巨大的自然灾害,所涉的地区,每一个人都难以置身事外。防台意识和行动。绝不只是政府部门和防汛防台指挥部的事,更是全社会芸芸众生自保和利他的义务和天职。非常时期,面对来犯之强敌,特定区域的人们,务必众志成城应对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转移险段群众,躲避强风器雨保安全,就成为人多势众的集中大行动。

(摘编自《台州日报》)

【小题1】下列对台风“利奇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表明,过去一年台风3次正面登陆对上海的影响,无法超过“利奇马”此次登陆对上海造成的影响。
B.在“利奇马”的影响下,东航正因为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保障旅客出行。
C.根据材料二,“利奇马”作为今年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台风,对我国华东地区造成严重灾害,“利奇马”将被我国除名。
D.根据登陆风速,“利奇马”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华东地区最强的台风,同时跻身建国以来登陆浙江最强台风前三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兰蒂”被除名是由于其造成过巨大损失,“翰文”是因为涉及宗教,“韦森特”是因为与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表产生冲突。
B.虽然有140个名字供台风循环使用,但是并不代表这140个名字是“终身制”的,有些名称会因为某些原因而不再被人们使用,即被除名。
C.台风所引起的直接灾害,通常是由其风速高、降雨量大、导致潮水猛涨等造成的,并且这些直接灾害还极易诱发其他次生灾害。
D.最近30年,随着海塘坝、“防台型”民居等城乡基础设施的完善,浙江台州地区的防台能力显著增强,大面积倒房现象鲜有发生。
【小题3】根据材料,谈谈应该如何做好台风灾害的防范工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各题。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选自林建超《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小题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小题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里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着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构建新时代的工艺文化

徐艺乙

中国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在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有的通过批量生产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有的通过修旧利废以满足某些特殊需求,有的通过精工细作以传达某种情感或精神……因此,可以说中国有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文化,它几乎横跨中国社会的所有历史时期。这一文化的突出特征是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创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开展造物活动;制作者与使用者共同探讨传统工艺产品的制作、使用规范,研究手工艺技术的相关学问;传统手工艺人在社会上广受尊重,传统手工艺的相关文化知识与评价标准深入人心;工艺故事广泛流传等等。如今,在党和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开创工艺文化的新时代成为摆在全体手工艺人、相关研究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理清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脉络是深入认识文化传统的重要前提。中国传统手工艺,曾被叫做传统工艺、工艺美术、手工艺等,但其实质从未改变,核心指向人与技的和谐统一。传统手工艺曾是构成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承载文明,传承文化,传播工艺之美。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汉代、宋代、明代都曾历经辉煌。近代以来,传统手工艺在外来文明冲击下一度衰弱,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相关政策扶持下,传统手工艺开始恢复并取得发展。上世纪90年代,传统手工艺发展开始转型。一部分因各种原因离开原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因舍不得放下老本行,再度组织了新的传统手工艺企业,或以个人工作室的名义继续生产传统手工艺品,但规模较小,产能有限,只能生产少量传统手工艺品以满足部分人的特殊需求。1997年5月,为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国务院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此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事业逐步迈入新阶段。回顾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振兴传统工艺”的时代浪潮,明确未来工艺之路的发展方向。

构建新时代的工艺文化,人才问题不可忽视,因为手工艺品绝不只是可供交易的商品,也不只是手艺人技艺的表现,还蕴含着创作者的品德修养、价值理念等。进入新世纪,国家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传统手工艺及从业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从而得到多方保障,中国传统手工艺重获新生。很多身怀绝技的手艺人被认定为国家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且开始收徒,使传统手工艺事业后继有人。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持续开展,许多参加研培计划的院校还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工作,努力通过振兴传统工艺帮助贫困地区家庭脱贫致富。此外,一些地方开始尝试现代学徒制,一些职业院校开始招收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群,帮助他们提高学历水平。这些举措使中国传统手工艺重要性得到强化,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为有效传承传统手工艺探索出新路径。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将过去处于自然状态的手工艺知识体系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系统化成为可能。所以,顺势而为,加强传统手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也是构建新时代工艺文化的途径之一。

总的来说,构建属于新时代的工艺文化,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事业,不仅需要加强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工艺精品,还需大力培养传统手工艺人才,普及工艺文化相关知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新时代的手工艺必须与时俱进,与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才能逐渐研究、恢复并重建中国人健康、雅致的绿色生活方式。

(《人民日报·美术副刊》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传统手工艺文化几乎横跨中国社会所有历史时期。
B.解放后,传统手工业开始恢复,上世纪90年代初,传统工艺美术事业迈入了新阶段。
C.中国传统手工艺重要性得到强化得益于中央政策、地方尝试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D.新时代的手工艺必须和当代社会以及科技发展同步,否则手工艺发展很可能倒退。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通过介绍传统手工艺在各个历史时期众多作用以及手工艺文化突出的特征,概述了我国手工艺悠久的历史,并引出如何开创工艺文化新时代这一话题。
B.第二段回顾历史,分别写到古代社会手工业的辉煌、近代以来受到的冲击、上世纪90年代起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和转型,这些都为下文论证构建新时代工艺文化张本。
C.进入新世纪,由于国家出台的政策、地方院校的支持、手工艺人才的增多等因素,才促使我国生发出构建新时代工艺文化这一设想并大胆付诸实施。
D.文章最后总结振兴传统手工业的做法,认为要加强对传统的认识,强调了与时俱进这一精神,并简单谈到振兴手工业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收束有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传统手工艺还是新时代的手工艺,都应强调人与技的和谐统一,都能承载文明,传播手工艺之美。
B.我们觉得手工艺品之美,是因为手工艺品是可供交易的商品,它们身上具有相当大的商业潜在价值。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这使得传统手工艺技术具备了知识体系化、显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
D.可以设想,一些公共文化机构通过开展传统工艺展演、体验、讲座、培训等活动,一定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