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红楼梦》中塑造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鲜明而独特的经典人物形象,但这两个形象也有很多共性。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概括这两人在一个方面的共同之处,并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2 09:4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完成课内现代文阅读选择题。
【小题1】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表现黛玉的小心谨慎,“惟恐被人耻笑了去”也折射出黛玉寄人篱下的敏感孤高的性格。
B.凤姐的出场采用先声夺人的写法,从凤姐华丽的妆扮中,可见凤姐的雍容华贵,也暗示了她的俗气与贪婪,从她的容貌描写中,可见她的刁钻与狡诈。
C.宝玉出场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从王夫人、黛玉母亲口中得知宝玉是个顽劣异常的“混世魔王”,及至黛玉一见,他却是个俊朗清秀多情的年轻公子,而且似曾相识。
D.因黛玉无玉,宝玉摔玉,既表现宝玉脾气暴躁,也可见他对天命的反抗,对封建尊卑等级制度的反叛。
【小题2】(小题2)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对祥林嫂追问死后是否有鬼神一事支吾不清,表明了“我”胆小怕事、不敢承担责任的心理,也反映了当时的小知识分子的软弱性。
B.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两颊还是红的”,说明她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二次来鲁镇“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还带些泪痕”,说明她青春活力已消失,而且精神受到严重挫伤。
C.鲁四老爷憎恶祥林嫂是寡妇,鲁镇的很多人也鄙弃她寡妇再嫁,但柳妈是个善女人,好心教她去捐门坎,免去死后受苦。
D.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与开头相呼应,渲染了热烈的祝福气氛,反衬了祥林嫂惨死的悲凉,在冷静的语调中蕴含了无限的激愤。

同类题4

文学名著阅读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探春理家时,发现了贾府管理的弊端。于是,她和宝钗等商量决定先免掉头油脂粉钱,然后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交给专人管理。(《红楼梦》)
B.高老太爷要把鸣凤嫁给冯乐山。听到这个消息,鸣凤马上去找觉慧,可觉慧并不爱鸣凤,因此没听完她的衷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含泪离开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家》)
C.端午节过去了,上海的公债市场波动不定,谣言四起。吴荪甫和赵伯韬的纠纷依然没有解决。李玉亭打算做和事佬,他认为吴荪甫的刚愎自用是祸根。(《子夜》)
D.聂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姑妈派玛丝洛娃去见他。她来到车站,由于时间紧急,只和聂赫留朵夫说了几句话,火车就开动了。(《复活》)
E.葛朗台临死前,神甫来作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了金子就拼命想抓住。这一下的努力最终使他送了命。(《欧也妮·葛朗台》)
【小题2】简答题。(任选一题)
(1)《三国演义》中,关羽 “水淹七军”的故事是怎样发生的?结果如何?请简述这一情节。
(2)《巴黎圣母院》一书写道:卡西莫多在乞丐进攻被镇压后发现爱斯梅拉达不见了。爱斯梅拉达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弗罗洛怎样处置她?请简述这一情节。
答第(____)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