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郑渝铁路是中国高铁规划的重要线路之一,初步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图为郑渝高铁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分析山脉A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2)从城市化角度指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作用,并分析原因。
(3)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会理,简述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1-05-18 11:15: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三个阶段)。读图回答。
(1)城市形成阶段(I阶段)决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等优越的条件。
(2)Ⅲ阶段商业用地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或_________两侧。
(3)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Ⅲ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环境与建筑质
量来说,图中甲、乙两种住宅区,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
(4)从Ⅰ阶段到Ⅲ阶段反映了该地区_________过程。
同类题2
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分析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
A.非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同类题3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小题1】上述图文材料表明:
A.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B.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享受了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C.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快速融入了城市社会
D.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减轻,有利于社会稳定
【小题2】下列措施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不相符合的是:
A.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B.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C.各城市大力发展地铁,有效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D.大幅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
同类题4
下图示意1995~2005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据图示信息可推测,在1995~2005年间,我国()
A.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
B.城市总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小题2】图示趋势可能导致我国城市()
A.人口老龄化加重
B.热岛效应加剧
C.就业压力增大
D.土地供应紧张
同类题5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立交桥下、低洼地区往往积水成灾,出现交通中断甚至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现象,影响城市正常运转。读某城区降雨、径流与不透水面积关系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区
A.降雨量相同,不透水面积越小,径流量越大
B.径流量相同,不透水面积越小,降水量越小
C.不透水面积越小,单位降水量产生径流越大
D.降雨量越大,不同透水面积产生径流的差值越大
【小题2】为降低城市暴雨带来的损失,城市市民应采取的措施
①关注天气预报
②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③完善城市蓄水、排水系统
④准备必要的 防洪设备
⑤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区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