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1992~2012年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增加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C.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
D.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小题2】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8-05 08:26: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一城双核、一轴两带多组团”,读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011-2030),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产业集聚带布局在东部的主导因素是 ( )
A.交通
B.风向
C.水源
D.市场
【小题2】鄂尔多斯市规划,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85%,其措施主要是 ( )
A.尽快放开城市生育政策,促进城市人口增长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C.提高煤炭开采技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改善交通条件,减小农民向城市迁移的阻力
【小题3】该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 ( )
A.有利于扩大城市规模
B.利于资源的深入开发
C.利于减轻城市环境问题
D.不利于区域经济协作
同类题2
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是
A.就业压力增大
B.社会劳动力不足
C.大气污染严重
D.生物多样性增加
同类题3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促使相应的改革措施是( )
A.城乡教育体制改
B.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C.乡村环境卫生改革
D.土地利用制度改革
同类题4
读我国 1998-2017 年三次产业比重及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产业活动与三次产业从属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信息业—甲
B.牧业—乙
C.矿产业—丙
D.林业—甲
【小题2】下列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的兴起与甲的发展密切关联
B.乙的发展可以减少农村过剩劳动力
C.丙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过剩劳动力
D.农村的过剩劳动力向甲、丙转移
同类题5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环境
B.地租
C.交通
D.技术
【小题2】该特大城市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②整治城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
③实行垃圾分类,化废为宝,综合利用
④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