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城市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有( )
①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
②工矿企业排放
③居民生活燃煤排放
④光合作用产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6-19 09:19: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第Ⅳ阶段表示的是
A.城市化起步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小题2】关于第Ⅳ阶段出现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地租上扬,就业困难
B.城区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
C.中心商务区外迁,带动人口向郊区迁移
D.城市外围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
同类题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
【小题1】下列选项不属于“城市病”的是()
A.气候变暖
B.住房紧张
C.垃圾围城
D.交通拥堵
【小题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散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同类题3
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水汽蒸发减少
B.大气降水量减少
C.地表径流增加
D.地表水下渗增加
【小题2】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的主要目的是( )
A.隔离人行道和车道
B.美化环境
C.缓解城市内涝
D.灌溉绿化带
同类题4
城市水体建设称为“城市蓝化”,城市水体在改善和保护城市环境中的作用称为“蓝化效应”。下表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km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只是考虑自然条件,上海市“蓝化效应”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武汉市与其他城市相比“蓝化效应”最强,说明武汉市的水体对城市环境中的保护作用也最强,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B.降水丰富,蒸发微弱
C.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D.植物茂盛,涵养水源
同类题5
(10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第Ⅰ阶段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4分)
(2)该城市发展到第Ⅱ阶段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6分)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