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千秋岁①

张先

数声鶗鴃②,又报春芳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③,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④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本词是抒写爱情横遭阻抑的幽怨之作。②鶗鴃:亦作“鹈鹕”,即杜鹃。③永丰柳:凄冷清凉的树,比喻孤寂无靠的女子。④幺弦:琵琶的第四根弦,借指琵琶。

(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残春景象?寄予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2)有人说“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是全词思想感情的喷发点,你是否同意?请结合下阕内容作简要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09 12:0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天仙子
(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①,往事后期②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流景:逝去的光阴。景,日光。 ②后期:日后的约会。 (这首词有注云:“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者在家里品着酒听了几句曲子之后,不仅没有遣愁,反而心里更烦了。
B.“送春春去几时回”的上下两个“春”字,涵义都只是指作者写作此词时的季节为春天。
C.“云破月来花弄影”写词人把经过整天的忧伤苦闷之后,在一天将尽品尝到即将流逝的盎然春意这一曲折复杂的心情。
D.作者先写“重重帘幕密遮灯”而后写“风不定”,不是迁就词谱的规定,而是说明作者体验事物十分细致,外面有风而帘幕不施,灯自然就会被吹灭,所以作者进了屋子就赶快拉上帘幕,严密地遮住灯焰。
E. “人初静”一句,这里的“人静”很可能是指府中的歌舞场面这时也已经散场了吧,作者未能赴会深感失落。
【小题2】持酒听歌,本是乐事,但作者从中获得的不是“乐”,而是“愁”,这是为什么?请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