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啦“释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地表径流
B.减少大气降水
C.减少植韧蒸腾
D.减少地下径流
【小题2】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敞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填湖建绿地公园
B.城区河道内建坝
C.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地面铺设透水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21 04:39: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河西走廊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嘉峪关市相比较,玉门市( )
A.服务范围更广
B.服务种类更少
C.城市等级更高
D.同级城市更少
【小题2】被称为“石油城”的玉门市老城区近
年人口大量外迁,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石油枯竭
B.水源短缺
C.土地沙化
D.气候恶化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在城市化由I— II发展过程中可能不会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热岛效应
B.雨岛效应
C.噪声污染
D.臭氧层空
同类题3
读“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然后分析回答。
(1)根据城市化水平辨别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曲线(填序号),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城市化速度较______(快/慢)。
(2)现今很多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原因有哪些?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有哪些解决措施?
同类题4
该图表示世界大城市比重的演变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曲线反映出大城市发展的演变规律是
A.大城市数量先增后降
B.大城市数量比重先增后降
C.大城市用地规模会不断扩大
D.大城市人口比重会持续上升
【小题2】③阶段大城市数量比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挤
C.居住紧张
D.社会治安混乱
同类题5
2014年11月起,国家要求武汉等14个城市划定城市边界,对“摊大饼”式城市发展模式加以遏制。下图为武汉城市边界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对于武汉城市边界规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抑制城市空间低密度扩张
B.保护周边基本农田
C.预留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
D.延缓城市化进程
【小题2】武汉新城组群规划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东部新城组群宜发展港口物流业
B.西南新城组群为水源保护区
C.南部新城组群严格划为防洪区
D.北部新城组群宜发展汽车工业
【小题3】“摊大饼”式城市发展模式
A.解决交通拥堵
B.吞噬自然景观
C.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D.提高城市环境容量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