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我国199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材料三: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三,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3)结合水循环相关知识,从下渗、地表径流等角度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8-12 11:39: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舍有硫磺粉的石灰水)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某市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涂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速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
①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②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③吸收声波,消除噪音 ④杀菌、杀虫、防病虫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小题2】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B.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同类题2
我国某特大城市住宅空间外移,市中心区的人口向外迁移,城郊区县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地区落差缩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明显,形成许多生活社区。下图为“该特大城市住宅租赁价格空间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该特大城市中心区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恶化,交通拥堵
B.市中心就业困难,收入低
C.市中心住宅区全部外迁
D.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调整
【小题2】古北社区的区位特征是( )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B.距市中心近,环境优美
C.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D.近高新工业区,付租能力强
同类题3
下表示意我国某两个省(市、区)2016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城市化水平与GDP的对比。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省(市、区)最可能是
A.浙江、西藏
B.上海、黑龙江
C.上海、西藏
D.浙江、黑龙江
【小题2】关于甲、乙两省(市、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农业总产值很低
B.乙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C.甲对外开放程度低
D.乙区域内部发展差异仍较大
同类题4
下面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小题2】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逆城市化
【小题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大小
B.城市人口总量规模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量
【小题4】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
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同类题5
下图为1990~2012年我国某特大城市主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在各环线圈内的比例变化
统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和人口驱动 ②空气质量改善
③基础设施建设 ④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