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晩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①鹅湖,山名。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北。辛弃疾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②书咄咄:晋殷浩被废黜后,用手在空中书写,作“咄咄怪事”四字。③唐司空图隐居山中,作《休休亭记》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汉班嗣书简云:“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枕簟”句写气候变化。虽未入秋,但秋意来袭。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也是词人心绪的外露。
B.“断云”句写江上风光。漂浮水面的片片烟云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消散,这景象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给人以阴冷的感觉。
C.“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景,池塘里红莲盛开,相互偎依,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却静静地兀立着。
D.“醉”字由荷花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造意遣词,俱尽其妙。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优美。
【小题2】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10 02:01: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①蕞(zuì)尔:微小。②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唤起”一句,用“满怀冰雪”来表达作者前途渺茫,功业难成,家国沦陷,心寒如冰的悲痛。
B.“鲸饮”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巨鲸吞海似的狂饮和寄寓着壮志的剑意,有阳刚豪迈之气。
C.“野光”一句,描绘了月华浮动、天空旷远的清幽画面。上承前面写景,下启后面抒情。
D.“此事”一句和前面“不知今夜几人愁”形成呼应,表达了作者借酒浇愁的苦痛之深、愁思之重。
【小题2】“更筹”是古时夜间计时工具,这里借以代指时间。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3】本词的词眼是哪一句?请写出并简要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小题。
登赏心亭(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①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陆游从四川回来舟经建康,登亭有感而赋此诗。②瓜步:瓜步山,在南京的六合。③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南京),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
【小题1】下列对上面陆诗辛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陆游诗的首联写出蜀栈秦关空间之远,路途之险,但作者却乘兴东游,心情愉悦。
B.陆游诗的颔联连用两个叠词,写出一片萧索、凄凉的景象,烘托出诗人低沉、凝重的心情。
C.辛弃疾词中的“落日”与陆游诗中的“黯黯江云”均比喻国势衰颓的南宋。
D.辛弃疾词的上阕从上、下、远、近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
E. 辛弃疾词的下阕用三国时许汜、刘备之典,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时间的紧迫。
【小题2】两首诗词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