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囚论①
(宋)欧阳修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③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②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④“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囚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了他们。②贼:指窥察。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且 |
B.则 |
C.乃 |
D.而 |
A.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 |
B.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
C.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 |
D.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 |
A.借古讽今,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严肃法制。 |
B.借古抒怀,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 |
C.点评历史人物,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不及尧舜仁德。 |
D.探究历史规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