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曾祖孝宽,为周大司空、郧国公。祖津,隋大业末为民部侍郎,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于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杀文都而津独免,密败,复归洛。世充平,高祖素与津善,授谏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陵州刺史,卒。父琬,仕为成州刺史。

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雍州长史苏良嗣器之。永昌元年,迁雍州司兵参军。良嗣当国,谓安石曰:“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迁并州司马,有善政,后手制劳问,陟拜德、郑二州刺史。安石性方重,不苟言笑,其政尚清严,吏民尊畏。

久视中,迁文昌右丞,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太子左庶子,仍侍读,寻知纳言事。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顾左右引出,坐皆失色。后以安石辞正,改容慰勉。

睿宗立,授太子少保,改封郇国,复为侍中、中书令,进开府仪同三司。太平公主有异谋,欲引安石,数因其婿唐晙邀之,拒不往。帝一日召安石曰:“朝廷倾心东宫,卿胡不察?”对曰:“太子仁孝,天下所称,且有大功,陛下今安得亡国语?此必太平公主计也。”帝矍然曰:“卿勿言,朕知之。”主窃闻,乃构飞变,欲讯之,赖郭元振保护,免。迁尚书右仆射兼太子宾客、同三品,俄罢政事,留守东都。

会妻薛怨婿婢,笞杀之,为御史中丞杨茂谦所劾,下迁蒲州刺史,徙青州。安石在蒲,太常卿姜皎有所请,拒之。皎弟晦为中丞,以安石昔相中宗,受遗制,而宗楚客、韦温削相王辅政语,安石无所建正,讽侍御史洪子舆劾举,子舆以更赦不从。监察御史郭震希奏之,有诏与韦嗣立、赵彦昭等皆贬,安石为沔州别驾。皎又奏安石护作定陵,有所盗没,诏籍其赃。安石叹曰:“祗须我死乃已。”发愤卒,年六十四。开元十七年,赠蒲州刺史。天宝初,加赠左仆射、郇国公,谥文贞。二子:陟,斌。

(《新唐书·韦安石传》)

(注)①久视:唐代年号。 ②二张: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③博塞:博戏,下棋的一类的游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
B.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
C.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
D.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安石数折辱之/会侍宴殿中/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博塞后前/安石跪奏商等/贱类不当戏殿上。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安石性格稳重,不苟言笑,为政清正。对倚仗武后宠信而胡作非为的武三思及张易之二兄弟,他也毫不留情,多次指责羞辱他们。
B.太平公主想要谋反,欲拉拢韦安石,但被他拒绝。韦安石在皇帝面前直言太平公主所为,太平公主于是想要审讯他。
C.韦安石被检举,在担任宰相时因接受了中宗的遗制,造成他人被削除了相王辅政的权力。
D.姜晦劝说侍御史洪子舆举报韦安石,御史认为此事已经过去很久了,没有必要再举报。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左右引出,坐皆失色。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7 04: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昭度,字正纪,京兆人。擢进士第,累迁中书舍人。僖宗西狩,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从。未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京,授司空。再狩山南,还次凤翔,李昌符乱兴苍卒,昭度质家族于禁军,誓共讨贼,士感动,乃平昌符。迁太保,兼侍中。昭宗即位,守中书令,封岐国公。阆州刺史王建攻陈敬瑄于成都,以昭度为西川节度使。敬瑄不内,诏东川顾彦朗与建合兵以讨,拜昭度兼行营招抚使。乃建幢节行城下,谕其众曰:“毋久闭垒。”敬瑄遣人詈曰:“铁券,先帝所命,若何违之?”淹半岁,始拔汉州。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未半道,建以重兵守剑门,急攻成都,囚敬瑄,自称留后。罢昭度为东都留守。杜让能既被害,以司徒、门下侍郎复为平章事,进太傅。王行瑜求为尚书令,昭度建言:“太宗由是即位,后人臣无复拜者。郭子仪有大功,尝授之,固辞免,况行瑜乎?”乃更号尚父。行瑜怨。会用李磎辅政,而崔昭纬密语行瑜曰:“前公已为尚书令,昭度持不可。今又引磎叶力,此奸人务立党与,惑上听,恐事复有如杜太尉时。”行瑜乃与李茂贞数上书讥诋朝政。昭度惧,称疾,罢为太傅,致仕。行瑜、茂贞、韩建联兵至阙下,言昭度伐蜀失谋,请贬之。未及报,而行瑜收昭度于都亭驿杀之。天子不得已,下诏暴其罪。行瑜诛,乃追复官爵。许其家收葬,赠太尉。

(节选自《新唐书·韦昭度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
B.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
C.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
D.建绐昭度曰/公暴师远出/事蛮夷地方/山东兵连祸结/朝廷不能治/腹心疾也/宜亟还定之/敬瑄小丑当责/建等可办/昭度信之/请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禁军,古代直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和皇宫、京城警备任务的军队,也称御林军。
B.国公,封爵名,被封者一般都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国公”前所冠是封邑或封号。
C.铁券,皇帝赐给功臣的信物和凭证,允许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除死罪,也叫免死券。
D.致仕,交还官职,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与致事、致政、休致、乞骸骨等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昭度颇有才干,位高权重。他考中进士后,官职多次升迁,历任中书舍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空、太保等职;昭宗即位,被封岐国公,死后追赠太尉。
B.韦昭度忠心耿耿,勇于担当。僖宗从山南返回至凤翔时,李昌符发动兵变,韦昭度将李昌符家眷留作人质,发誓讨伐叛乱,让士卒深受感动,最终平定了叛乱。
C.韦昭度轻信王建,伐蜀失谋。韦昭度受命征讨陈敬瑄,但过了半年都还没有成功,后来轻信王建的谎言离蜀,致使王建很快攻下成都,如愿控制了蜀地。
D.韦昭度为官刚正,惹祸丧身。王行瑜请求担任尚书令,韦昭度向唐昭宗建言,据理反对,让王行瑜愿望落空,招其怨恨,后来被王行瑜杀死在都亭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奸人务立党与,惑上听,恐事复有如杜太尉时。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罗士信,齐州历城人。隋大业时,长白山贼王薄、左才相、孟让攻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击贼。士信以执衣,年十四,短而悍,请自效。须陀疑其不胜甲,少之。士信怒,被重甲,左右鞬,上马顾眄。须陀之。击贼潍水上,阵才列,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亢。须陀乘之,大破贼。士信逐北,每杀一贼,辄鼻纳诸怀,暨还,验以代级。须陀叹伏,以所乘马。凡战,须陀先登,士信副,以为常。炀帝遣使图须陀、士信阵法上内史。
后须陀为李密所杀,士信与裴仁基归密,署总管,俾统所部讨王世充。身被重创,见获于世充。世充爱其才,厚遇之,与同寝食。后得密将邴元真等,故士信稍稍疏斥。士信与伍,率所部千余人来降高祖,陕州道行军总管,因谋世充。
士信行则先锋,反则殿,有所获,悉散戏下有功者,或脱衣解马赐之,士以故用命。然持法严,至亲旧无少贷,其下亦不甚附。师次洛阳,攻千金堡,堡有恶言诟军,士信怒,夜遣百人载婴儿啼噪堡下,若自东都出奔者,既而阳悟曰:“非也,此千金堡耳。”因散去。堡兵开门追掠,士信伏入,屠之无类。贼平,授绛州总管,封郯国公
从秦王击刘黑闼洛水上,得一城,王君廓戍之,贼急攻,溃而出。王语诸将:“孰能守此?”士信曰:“愿以守。”乃命之。士信已入,贼悉众攻,方雨雪,救军不得进。城陷,黑闼欲用之,不屈而死,年二十八。王隐悼,其尸以葬,曰勇。初,士信为仁基所礼,及东都平,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且曰:“我死当墓其侧。”至是,如所志。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十一》)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陀之   许:答应B.以所乘马 遗:赠送
C.士信与伍 耻:羞耻D.其尸以葬 购:重金征求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劓:此处为“割掉”的意思,原指中国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种刑罚。
B.拜: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迁”“谪”“转”“徙”“改”“移”等。
C.郯国公:是指罗士信的封爵。春秋时期有公、侯、王、子、男五等爵位。
D.谥号: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谥号有褒有贬。
【小题3】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罗士信年轻气盛。他年仅十四岁就在执衣职务上主动请缨,要反击正在攻打齐郡的长白山贼寇,为了向张须陀证实自己的实力,身披双层的铠甲骑上战马。
B.罗士信作战不退缩。只要是与张须陀一同作战,罗士信便经常做张须陀的副将,冲锋陷阵。皇帝还派画师将他们作战的场面描画出来并上报给内史省。
C.罗士信赏罚分明。他能够将战利品和朝廷的封赏赏赐给手下有功劳的人,也不吝惜于自己的战衣和战马,但是处罚起来也绝不会宽容最亲近的部下。
D.罗士信为人心胸狭窄。他在被王世充收降后曾被其重用,但是王世充后来收降了邴元真后便疏远了罗士信,因此罗士信一心想与唐高祖密谋杀死王世充。
【小题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身被重创,见获于世充。世充爱其才,厚遇之,与同寝食。
(2)王语诸将:“孰能守此?”士信曰:“愿以守。”乃命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安恒,冀州武邑人。武后末年,太子虽还东宫,政事一不与,大臣畏祸无敢言。安恒投匦上书曰:“陛下膺先圣顾托, 受嗣子揖让,应天顺人,二十余年,岂不闻虞舜褰裳事乎?今太子孝谨, 春秋盛壮,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身抚天下哉!自昔天下无二姓并兴,且梁、河内、建昌诸王,以亲得封,恐万岁后不能良计,宜退就公侯,任以闲简。又陛下二十孙,无尺土封,非长久计也。请以都督府要州分而王之,且择立师傅,养成德器,籓屏皇家。”书奏,后虽猜克,不能无感,乃召见赐食,厚慰遣之。
明年,复谏曰:“臣闻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陛下虽居正统实唐旧基日前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今太子年德已盛,尚贪有大宝,忘母子之恩,以据神器,何旅颜面见唐家宗庙哉!臣谓天意人事,还归李氏。诚能高揖万机,自怡圣心,史臣书之,乐府歌之,斯盛事也。臣闻见过不谏非忠, 畏死不言非勇。陛下以臣为忠,则择是而用;以为不忠,则斩臣头以令天下。”书闻,不报。
于是魏元忠为张易之克弟所构,狱方急,安恒独申救。曰:“王者有容天下之量,故济其心;能进天下之善,故除其恶。陛下始革命,勤秉政枢,博逮谋猷,天下以为明主。暮年厌怠,谗佞炽结,百姓不亲,天下以为暗君。邪正糅进,狱讼冤剧。何昔是而今非邪?居安忘危之失也。窃见元忠廉直有名,位宰相,履忠正,邪佞之徒嫉之若雠。易之兄弟无功无德,指马献蒲,先害善良。自元忠下狱,人人偶语, 谓易之交乱,且及四国。况贼虏方强,赋敛重困,而自纵谗慝,摇变遐迩。臣恐四夷低目窥觇,为边鄙患,百姓托义以清君侧,逐鹿之人叩关而至,问鼎大明之宫,陛下何以谢之?臣今计者,莫若收雷电之威,解恢恢之网,复爵还位,君臣如初,则天下幸甚。陛下纵不能斩佞臣,塞人望,且当抑夺荣宠,翦其羽翅,无使骄横为社稷之忧。
疏奏,易之等大怒,遣刺客邀杀之,赖凤阁舍人桓彦范等悉力营解,乃免。
神龙初,为习艺馆内教。节愍太子难,或谗安恒豫谋,死狱中。睿宗立,知其 枉,诏赠谏议大夫。
(选自《新唐书》)
【注】①投匦:武则天时设立四个“铜匦”,以鼓励臣民直接上疏皇帝,铜断,是一种铜制的容器,相当于现在的检举箱。②處舜褰裳:帝王让位。③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膺先圣顾托 膺:接受,承当。
B.任以闲简   任:任用,委任。
C.遗刺客邀杀之 邀:邀请,约请
D.节感太子难 难:发难,反抗。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虽居正/统实唐旧基/前日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
B.陛下虽居正统/实唐旧基/前日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
C.陛下虽居/正统实唐/旧基前日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
D.陛下虽居正统/实唐旧基前/日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安恒首次上书武则天,请求其让位于太子,并将武氏诸王降为公侯,将二十个李姓皇孙都分封为王。
B.苏安恒第二次进谏请女皇禅位,恢复李唐,认为女皇贪恋皇位,违背天意人心,措辞相比首次尖锐。
C.苏安恒在奏疏中指出武则天当政初期的贤明和当政后期的昏聩,并说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不能居安思危。
D.苏安恒直言张易之兄弟陷害贤良,若一味纵容必致内乱外患,并借机重提还位于李唐认为这是天下之大幸。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能高揖万机,自怡圣心,史臣书之,乐府歌之,斯盛事也。
(2)于是魏元忠为张易之兄弟所构,狱方急,安恒独中救。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须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循,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欠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羡慕,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台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新唐书·秦琼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粮尽,欲引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莫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二百余战,数重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为隋将来护儿帐内 至唐李渤访其遗踪
B.因约西走     欲呼张良与之
C.授秦王右三统军 蒙国恩,除臣洗马
D.吾少长马间   万里赴机,关山度若飞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
(2)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小题4】请用文中实例证明秦琼是如何英勇善战的。
【小题5】下列是依据文本的判断,选出对秦琼其人及其所为评价正确的一项。(    )
A.秦琼勇武过人,战功显赫,所侍奉的主子均对他看重有加;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这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B.秦琼是个义士。当他认识到王世充并非明主而决定弃暗投明时,仍冒着危险向王世充辞行。
C.秦琼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高祖总派他去攻取。他每战必胜,因此很自负。
D.泰琼一生戎马、历经一百余战,累官进爵,多受封赏。去世后陪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同类题5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日;“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软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简注)
①金石遗文:指欧阳修《集古录》中所收的金石拓本。②太山:泰山。③九奏:即“九韶”,虞舜时的音乐。④涿鹿之原:《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⑤轩裳珪组:指古代大臣所乘的车马、所穿的服饰、所拿的印信、所佩的绶带,这里借指官场事务。⑥赐其骸骨:指皇帝准许其告老退休。
(阅读指要)
《六一居士传》是欧阳修写的一篇自传。本文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生动抒写了作者晚年的生活情趣和超然心态。文章语言幽默,生动形象,恬淡多姿,真摯感人,情趣盎然,一个对人生有深刻体验、淡泊功名利禄,自得平静闲适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本文称得上是传记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六一居士初滁山(__________)
(2)而屡其号(__________)
(3)使吾形不病而已(__________)
(4)一日天子恻然之(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六一,谓也 ②徐公能及君也
B.①是为五一,奈何 ②无他,但手熟
C.①方其得意五物也 ②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D.①贪过分荣禄 ②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小题3】本文中“客”起到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回答。
【小题4】作者希望摆脱“世事之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全文看,作者自号“六一居士”的意图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小题6】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