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特征的变化以及可持续乡村景观的重构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下图和下表表示我国兰州市中南部七里河区乡村聚落2002年至2012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2002—2012年七里河区不同地貌区乡村聚落景观指数
海拔
2002年
2012年
斑块数量/个
平均斑块面积/hm2
斑块数量/个
平均斑块面积/hm2
河谷川台区(<1700m)
264
2.06
328
1.25
丘陵山区(1700~2100m)
409
2.02
710
1.27
中低山区(2100~3080m)
424
1.45
572
1.20
(1)据图描述七里河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8分)
(2)2002年到2012年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变多、总面积增加,但平均斑块面积减小,据表3说明其直接原因。(6分)
(3)说明当地聚落景观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8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4-30 06:4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40年来建成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促进该市建成区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城郊农业发展
B.人口自然增长
C.建筑工业发展
D.社会经济发展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光温室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通过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通常作为低温温室来应用。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大棚—沼气—猪—菜)生态农业模式图
(1)简述我国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的生态意义。
(2)有人建议将江淮地区的红太阳农业园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到东北的辽宁盘锦市,你认为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3)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沈阳市城区快速扩大,举例说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水循环的环节产生怎样的影响?(至少列举三项)
同类题3
下表为我国四个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在2006-2014年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四个地区依次可能是
A.西藏 河南 北京 江苏
B.江苏 河南 北京 西藏
C.西藏 北京 河南 江苏
D.北京 江苏 河南 西藏
【小题2】四地城市化过程中
A.A地区目前城市化水平最高,速度最快
B.大量外来人口迁人促进B地区城市化
C.C地是人口大省,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
D.D地应大力发展制造业,推动城市化进程
【小题3】我国城市化发展中
①少数地区已经进人城市化后期阶段 ②各地区城市化水平不同,东西部差异大
③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④应将发展重心转向农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同类题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很多地区湖泊都经历了“人进湖退”到“人退湖进”阶段。下图为2000-2002年武汉市主城区被填湖泊转变用地占比。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武汉市区在2000-2002年间围湖转化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
A.耕地
B.林地
C.住宅用地
D.交通运输用地
【小题2】“人退湖进”工程主要为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中的
A.旅游观光功能
B.交通运输功能
C.涵养水源功能
D.提供水资源功能
同类题5
下图示意上海市2000~2010年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0~2010年上海市
A.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最小
B.远郊区的就业人数较中心城区多
C.外来人口集中在中心城区
D.近郊区的外来人口增幅较远郊区小
【小题2】导致外来人员大量涌入上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务工经商
B.拆迁搬家
C.学习培训
D.投亲靠友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