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各赐钱十万,免徭役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遣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原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
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选编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李广苏建传》
【小题1】(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延尉奏请逮捕武/ |
B.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
C.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
D.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元,汉武帝的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可以只有一个,也可多个 |
B.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天子祭祀才能用太牢。 |
C.崩,古代帝王之死。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平民死曰“死” |
D.侯,爵位之一,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一般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滞留匈奴,虽已娶妻生,但并不表明他对归汉已经死心,这从他为儿子起名就可以看出。 |
B.苏武归汉以后,受封不高受赏不丰,尽管有桑弘羊、上官桀等人为之鸣不平,但他并不在意。 |
C.苏武对国家忠贞不渝,为帝室出谋划策,因而受到大臣以及皇亲国戚乃至昭帝宜帝王的看重。 |
D.因为儿子苏元卷入燕王、上官桀等人的谋反案被处死,苏武也因此受到牵连,差点被逮下狱。 |
【小题4】(小题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1)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
(2)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原因使者致金帛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