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耿恭字伯宗,少。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已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遣子入侍。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二万骑击车师,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会显宗,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馀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殁,至玉门唯馀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

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恭》

(注)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
B.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
C.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
D.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拜礼最重的是肃拜,最轻的是稽首。
B.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C.崩:又称驾崩,指古代帝王或王后死亡。古代对不同身份的人死亡说法不同,如:诸候死亡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平民死亡称死。
D.孤:一是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文中即用义;另是指古代帝王的自谦(小国之君)、孤家简称孤,跟寡人意思相近,多与寡人合称“孤家寡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耿恭有将帅的才略。永平十七年参与攻打车师,使之归降。担任戊己校尉,驻屯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他到了那儿,就发布文告晓示乌孙国,显示汉朝的威德。乌孙国王很高兴,派遣使者进献名马,并送儿子入侍汉朝.
B.耿恭作战勇猛有智谋。北匈奴单于派兵攻打车师国,杀死车师后王安得,耿恭凭借涧水据守疏勒城,耿恭临危不乱,从容指挥,用毒药涂抹箭头并喊话震慑敌军,天降大雨,敌人恐惧,耿恭率军乘势攻击,顺利解围。
C.耿恭与士兵同生死共患难。匈奴人围困耿恭,耿恭率领寡弱无援的军队坚守孤立无依的城池,粮食吃完后,就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牛筋。匈奴在城下断绝涧水,耿恭在城内打井十五丈深,没见到水,将士口渴难忍,榨马粪汁喝。他与吏士们上下齐心,同生共死。
D.耿恭有气节、有节操。匈奴攻击耿恭,他虽然处境艰难,但是众志成城,没有人有二心,匈奴单干对他很敬重,以名利美色招降他,耿恭不接受,斩杀了他的使者。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
(2)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4 08:4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

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复固辞疾。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颖川陈寔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寔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樊英传》

注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复固辞疾 (2)君何以朕命 (3)谈者以为失望 (4)斯人也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语法现象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能君,能
A.少受业三辅,兼五经
B.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
C.万乘之主
D.寔而问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
(2)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
【小题4】第四段“进退无所据”一句中“进’指的是________,“退”指的是__________。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对樊英这个人物作简要评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丙申春,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称帝心。十五年,拜驸马都尉。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副,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俱伐北匈奴。虏皆奔走,不战而还。十七年夏,诏秉与固合兵万四千骑,复出白山击车师,遂定车师而还。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阵立成,士卒皆乐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葬。谥曰桓候。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注流血。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冲官至汉阳太守。曾孙纪,少有美名,辟公府,曹操甚敬异之,稍迁少府。纪以操将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谋起兵诛操,不克,夷三族。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者众矣。 
(节选自《后汉书·耿秉传》)
(注)梨面: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割面流血,以示忠诚、哀痛。梨通“剺”,割破、划开的意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B.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C.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D.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丙申,属于干支纪年法,我国古人用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本文的“永平”“建初”“永元”也属此类纪年法。
B.食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C.斥候,指古代侦察兵,因直属王侯手下而得名。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唐宋后改称探马或探子。
D.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耿秉备受宠信。显宗常常让耿秉参与公卿集会议事,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肃宗时,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封美阳侯。
B.耿秉屡立战功。永平十七年,耿秉受诏与窦固率兵出白山攻打车师国,平定后返还;章和二年,耿秉又作为车骑将军窦宪的副手一起征讨并大败北匈奴。
C.耿秉深受爱戴。他在边疆任职多年,深受匈奴人的感恩怀念;匈奴人听说他去世的消息以后,举国痛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
D.耿秉治军有方。耿秉生性勇敢,处事简便而高效,行军时常身先士卒,休息时不安营扎寨,但遇到紧急情况军队能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
(2)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   引:隐藏。
B.皆共目之 目:递眼色。
C.衡下车,治威严 治:治理。
D.阴知奸党名姓   阴:暗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官职。左迁,指降低官职,右迁,指升任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B.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是帝王正统的标志,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永和是汉顺帝的年号。
C.尚书,中国古代官职名。尚”,掌管之意,“书”即文书,合起来就是执掌文书奏章的官员,战国时亦作掌书。
D.乞骸骨,指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是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意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2)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小题4】对下列各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D.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严 光

范 晔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于北军,给床褥,大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词,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日:“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议顺旨要领绝。”霸得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日:“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节选自《后汉书·严光传》)。

(简注)
①物色:形体相貌。②齐国治为山东淄博。这里指当地官府。③安车:用一匹马拉的可以坐乘的小车。玄纁(xūn):黑色和黄赤色的布帛。这里指帝王用来聘请贤士的贽礼。④北军:这里指汉代警卫京城的部队在城北的驻地。⑤巢父洗耳:传说唐尧要让天下于巢父,巢父不受,并认为这句利禄之言弄脏了他的耳朵,特地到颍水边洗耳。⑥特征:特别征召。
(阅读指要)
严光是东汉时隐逸之士。他贤能有才学,狂傲而清高,又是汉光武帝的少年同学,可是他不愿出仕入官场,最后在富春江边耕种垂钓,以终天年。浙江桐庐富春江边,现在还留有一处名胜古迹----严子陵钓鱼台。汉光武帝是一个有作为的开国君主,他与严光关系密切,是本传中的重要人物。文章语言简约而传神,几个故事记叙得生动形象,有声有色。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于北军(______________) (2)霸得封奏之(______________
(3)帝即其卧所,光腹曰(______________)   (4)良久,乃张目视(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乃令物色访之。②光足加帝腹上。
变名姓。 ④良久,张目熟视。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乃令以物色访之B.舍于北军,给床褥
C.于是升舆叹息而去D.帝从容问光日
【小题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严子陵狂傲清高的一组是(   )。
①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词,是以不获②光卧不起③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④于是升舆叹息而去⑤光以足加帝腹上⑥除为谏议大夫,不屈
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反而后至。
(2)不可相助为理邪?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循吏卫飒

范 晔

卫飒,字子产,河内修武人也。家贫好学问,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王莽时,仕郡历州宰。

建武二年,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郡与交州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

先是,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吏事往来,辄发民乘船,名日“传役”。每一吏出,徭及数家,百姓苦之。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流民还,渐成聚邑。使输租赋,同之平民。又耒阳县出铁石,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遂招来亡命,多致奸盗。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岁所增入五百余万。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

二十五年,征还。光武欲以为少府,会飒被疾,不能拜起,敕以桂阳大守归家,须后诏书。居二岁,载病诣阙,自陈困笃,乃收印绶,赐钱十万,后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简注)
①建武:光武帝刘秀年号。②亭传(zhuàn):古代供文书传递和官员停留休息的处所。③佗(tuó):通“他”,别的。
(阅读指要)
本文主要记述卫飒任桂阳郡太守十年间的政绩。桂阳郡地处边境,民居深山,交通不便,民风不好,治安不靖,卫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以至“郡内清理”。文章叙事简洁精当,主次详略分明,王莽朝事仅用八字轻轻带过,光武朝事则件件详明,足见其文字功力。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大司徒邓禹府(____________)   (2)庠序之教(____________)
(3)期年间,邦俗从化(____________) (4)流民还,渐成聚邑(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常佣自给 ②敕桂阳太守归家
B.①飒上起铁官 ②载病诣阙,自陈困笃,收印绶
C.①去郡远者,且千里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D.①设婚姻礼 ②徭及数家,百姓苦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随师无粮,常佣以自给B.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
C.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绝D.光武欲以为少府
【小题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卫飒施政才能的一组是(   )。
①政有名迹,迁桂阳太守②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③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④飒乃上起铁官,罢斥私铸⑤敕以桂阳太守归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
(2)会飒被疾,不能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