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以某省为例,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22%以上;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24个百分点。“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深度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650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8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7%、36.2%、49.7%.“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中,村内道路、入户路、危房需要维修和重建。“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摘编自2017年8月31日新华网)

材料二:

2012-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及发生率

年度

当年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年底贫困人口(万人)

贫困发生率(%)

2012

2339

9899

10.20

2013

1650

8249

8.50

2014

1232

7017

7.20

2015

1442

5572

5.70

2016

1240

4332

4.50

 

(注)以上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等网站公布的数据整理,人口数按照每人每年28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

材料三:

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也就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

国家统计局近期对云南八个市州‘直过民族’贫困村进行调查,59.5%的受访者对当前生活表示满意,35.2%表示一般,只有5.3%的表示不满意。贫困程度这么深,满意度还非常高,“不怕穷”、安于现状是一个重要原因,宁可守着穷摊子,也不愿干出新生活。

落后的观念、习俗,许多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精神上的内生动力和物质上的脱贫,既有密切联系,也有一定区别。扶贫工作既不提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急于求成,降低标准,我国有信心在2020年打赢这场攻坚战。

(摘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四:

不同地区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原因,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个性化”扶贫无疑是一剂治疗贫困的良药。

扶贫“个性化”,因地因人制宜是关键。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个体,在致贫问题上存在差异性的,唯有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全面助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持续升温。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摸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并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推进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扶贫项目上,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多研究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按照贫困程度、产业发展进度、脱贫难易程度等,制定地区扶贫开发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把扶贫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杜绝盲目扶贫。

(选自《大众日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最为正确的一项是
A.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所在省贫困人口比例高,贫困发生率低于所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
B.深度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较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均占所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C.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问题重重,村内道路、入户路等基础设施和危房需要维修或重建。
D.深度贫困县的低保五保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老弱病残等三类人口脱贫任务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二看,2012年至2016年五年间,当年贫困人口减少数量、年底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都呈直线下降趋势。
B.一些地区千百年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使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从这个角度来说,解决这些贫困群众的精神匮乏问题更为重要。
C.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不同,实行个性化扶贫能够改变贫困面貌,全面助推扶贫攻坚工作。
D.在扶贫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不能使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小题3】个性化扶贫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根据上述材料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5 01:43: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除了观众人群数量的骤减外,更是给电视文艺的创作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电视文艺创作与全媒体语境互融,实现自身的复兴已经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在全媒体语境下实现电视文艺创作的互融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其一,电影元素在电视文艺节目中的互融运用。尽管都是以剧情为主要内容,但是电视剧和电影存在很大差异。电视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展现剧情,而电影更多的是通过造型、空间等表现剧情。将电影元素在电视文艺节目当中互融运用,实现电视文艺节目的电影造型化,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尝试。比如,电视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中,演员表演不同的经典电影剧情,通过塑造造型、营造氛围的方式,使观众在电视节目当中感受到电影的氛围。这种做法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观众,对电视文艺节目收视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其二,电视文艺节目元素向网络的垂直延伸。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造成当前直播成为热门的现状。电视节目往网络延伸,同样能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电视直播是当时人们能够接触到信息的最快速的途径。这个途径能够生动形象、直接地展示新闻消息。网络全民直播则是出现在2016年,自此,只要你有一台智能手机,能够连上互联网,你也就能够进行直播。这种全民直播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使直播变得没有那么引人瞩目。而带来的挑战是,直播的内容和形式成为点击率的核心,这是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从这一个方面入手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如果有游戏直播、秀场直播,或者是VR技术的应用,观众在观看的过程当中更具有真实感,电视文艺节目也将赢得年轻观众的心。
第三,电视文艺节目元素向电影延伸。电视电影大家并不陌生,电视剧《武林外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都出了电影版。然而,这需要与综艺电影相区别。综艺电影一般是由一档十分受欢迎的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的电影。这类电影没有持续发展的剧情,仅仅依靠综艺节目的品牌效应,以快、准为关键,抓住市场。在一档综艺节目出现高收视率时候就立即打造出同款综艺电影,而不是等到消退一段时间之后再制作综艺电影;同时,该部综艺电影主要针对相应综艺节目的忠实粉丝,通过明星的宣传,实现粉丝经济。例如,《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奔跑吧兄弟电影版》。电视电影在借鉴其模式的时候,也不要忽视这类电影情节的碎片化、植入广告形式低幼使得票房并不乐观的问题。
(摘编自《电视文艺创作互融研究》)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囿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电视文艺的创作带来的巨大困难,电视文艺创作与全媒体语境互融已经是大势所趋。
B.在电视中运用电影元素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将电视元素运用到电影中,电影的现状一样得到改善。
C.相较电视,互联网直播更生动形象、更能直接地展示新闻,一直以来是人们能够接触到信息的最快速的途径。
D.综艺电影一般是由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的电影,不太讲究持续发展的剧情,凭借综艺节目的品牌效应收获市场。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到的全媒体语境下实现电视文艺创作的互融的背景是,互联网冲击了传统电视媒体,这凸显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B.文章在阐释电影元素在电视节目中的互融运用的时候,运用到举例论证的方法,增强了作者观点的理据性。
C.针对电视电影和综艺电影,作者在论证时不再将二者进行对比,而是分析后者流行的原因,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D.作者在论述全媒体语境下实现电视文艺创作的互融的三种尝试时,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方式,逐步完善自身观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文艺“实现自身的复兴”指的是电视文艺与全媒体互融,改革传统形式,吸引更多观众,从而提高收视率。
B.借鉴目前互联网直播的经验,电视文艺节目要想发展得更好,直播的内容和形式是必须重视的两个方面。
C.一档综艺节目出现高收视率的时候立即打造同款综艺电影,其实质是抓住市场热度,粉丝并非重点考虑对象。
D.文章强调电视文艺节目要吸引年轻观众的言外之意是,目前电视收视市场中,年轻观众所占比重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多地近日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影响百姓的出行与健康,引发媒体、网友密切关注。最新消息显示,中央气象台 1月12日18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近日京津地区、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苏皖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和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据报道,部分地区城市空气重度污染, PM2.5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12日北京PM2.5 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上午9时的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几乎所有区域仍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 PM2.5指数最高站点为456。
除北京外,河北、天津、山东、湖北、河南等地高速公路、机场处于封闭状态,旅客出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专家建议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室内活动,尤其是老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尽量缩短外出时间,室外停留时做好自身防护,不要做呼吸量较大的剧烈运动。
(节选自“中兴网”)
材料二:
自1月4日以来,河北省几乎天天都是雾霾天气,成为不折不扣的“雾霾之月”。为此,记者采访了省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
据专家介绍,从几次明显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分析,都和大气环流的调整有关。大气环流由前期的经向型转为纬向型环流,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本来在“三九”、“四九”受冷气团控制的我国中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被变性的大陆高压控制,加上气温缓慢回升,近地面湿度增大,导致隆冬季节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
对于河北省包括石家庄在内的中南部地区居民来说,冬季雾霾频发几乎已经习已为常。在 1月份河北省发生的几次能见度小于50米的强浓雾,几乎都出现在石家庄、邯郸等中南部县市。究其原因,这与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等县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平原地区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关系。受西部的太行山脉影响,风速在到达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后减小,容易出现静稳和逆温天气,使大气垂直层结构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水平和垂直扩散。
河北省 1月份雾霾天气频发除了与冷空气弱,风速小有关外,前期降雪多引发近地层空气湿度大也成为原因之一。受降雪影响,连日来,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空气相对湿度都在80%以上,受夜间辐射降温影响,导致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趋于饱和,最终使水汽凝结而形成雾霾。
(节选自《燕赵晚报》)
材料三: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 1月份我国中东部多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雾霾天气成因分析与预报技术研讨会,邀请大气和环境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认为,静稳天气和污染排放是雾霾形成和持续的重要因素。由于在一段时期内大范围的气溶胶(污染物)的排放变化不会很大,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的控制。今年 1月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有利于形成雾霾的气象条件,与前期最大的不同是中纬度地区环流经向度小,这使得此期间北方冷空气强度变弱,南方暖湿气流相对较强,大气静稳且相对湿度较高。
专家指出,我国气溶胶浓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是较高的,仅次于南亚城市,远高于欧洲、美洲的城市。气溶胶粒子不仅对形成霾有贡献,还作为凝结核参与到了雾的形成过程中,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粒子对雾和霾的形成都有极大影响。
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强调,不能把 1月份的雾霾事件简单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雾霾形成,气象是一个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大气污染总体在加剧.1月份的雾霾天气过程警示我们,大气污染已经到了危险的极值,加强节能减排的研究、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节选自“人民网”)
相关链接: 
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液态或固态微粒,含有各种微量金属、无机氧化物、硫酸盐、硝酸盐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它们可以来自被风扬起的灰尘、海水蒸发而成的盐粒、火山爆发的散落物以及森林燃烧的烟尘等天然源,也可以来自化石和非化石燃料的燃烧、交通运输以及各种工业排放的烟尘等人为源。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以北京为例,说明部分地区城市空气重度污染, PM2.5 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
B.材料一着重报道了我国多地雾霾天气的严重状况,连百姓的出行和健康都受到影响,甚至正常的户外活动都不能开展。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着重分析了雾霾的成因,但两则材料关注的地区范围不同,专家的观点也大相径庭。
D.三则材料虽然不一,报道的角度内容也各不相同,但都关注了“雾霾”问题,都能引起民众对防霾治霾的重视。
【小题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二项是
A.由于太行山脉阻滞了西北风,因而风速减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导致河北省1月份能见度小于50米的强浓雾都出现在南部县市。
B.雾霾会导致能见度降低,交通受限,影响出行;还会危害身体健康,特别是对老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
C.导致1月4日以来河北省几乎天天都是雾霾天气的原因是冷空气势力减弱和气温回升造成的近地面湿度增大。
D.大气污染既有天然源,也有人为源,其中,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气溶胶粒子对雾和霾的形成都有极大影响。因此,雾霾治理,当务之急是加强人为污染物排放的研究和治理。
E. 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的控制,一旦出现有利于形成雾霾的气象条件,雾霾就会形成和持续。
【小题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雾霾形成的原因。请根据材料三,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分别提一条防霾治霾建议。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19日凌晨,西昌一道冲天火光,北斗再添两颗新星。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中国北斗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北斗三号不仅覆盖范围提升至全球,在技术体制上也实现性能提升和服务扩展,定位精度提升至2.5--5米,较北斗二号提升1至2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说,“在北斗二号向北斗三号过渡过程中,能够确保老用户无感知,新用户提性能,最终实现技术的新老更替。”

北斗三号有更强的时间感,这对一个负责给用户授时的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它使用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两者的天稳定度分别为E-14量级和E-15量级,这意味着人类历史之书全部翻完,北斗卫星也误差不了1秒。

杨长风说,北斗下一步计划“一是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民航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二是按照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标准,提供国际搜索救援服务;三是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基础上,服务容量提升10倍,用户机发射功率大大降低,短报文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用户终端小型化、集成化,使用更方便”。

北斗和GPS等定位系统的原理,是用户同时接受多个定位卫星的广播信号,以计算出自己的所在位置。北斗三号是北斗的升级版。北斗定位今后不光会靠卫星,还有一张细密的地面站网辅助,让定位精确到几厘米。

更重要的是,导航行业最重视的“首次定位时间”,有望被中国系统缩短到5秒。

之所以大大缩短首次定位时间,主要因为国内建设了2200个北斗地基增强站。这些站点配合卫星,为用户提供信号。

(摘编自高博《中国北斗迈出关键一步!定位精确到车道即将成真》,《科技日报》2018年11月20日)

材料二:

海外媒体称,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彰显出中国航天实力跃升。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28日报道,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27日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27日起提供全球服务。

北斗系统提供世界范围内的定位服务,在亚太地区的定位精度为5米,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定位精度为10米。北斗系统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之一,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比肩而立。冉承其表示:“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很好的性能。另外,我们有很多新增的服务。”

他还说:“可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服务。”冉承其表示,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已服务于俄罗斯、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国家。

冉承其说:“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他还表示,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支持北斗,北斗前装车辆超过200万辆。

(摘编自《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参考消息》2018年12月29日)

材料三: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雄心勃勃、希望快速扩张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能够为世界许多地方(不仅仅是亚洲)提供服务。到2018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和贸易项目,而北斗系统则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覆盖了包括巴基斯坦、老挝以及印度尼西亚在内的30个国家。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Alexandra Stickings)表示:  “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

斯蒂金斯表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拥有自己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保证访问的安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不需要再依赖其他国家提供类似服务。美国可以禁止用户访问某些特定地区,特别是在冲突时期。”如果全球定位系统(GPS)完全瘫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可以作为后备支持。

(摘编自《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它真能匹敌GPS吗?》,《网易科技》2018年9月25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三号在技术体制上实现了性能提升和服务扩展,在北斗二号向北斗三号过渡过程中,能够确保老用户无感知、新用户提性能的效果。
B.北斗三号使用了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时间感更强,北斗卫星因此计时精准,即使是记录人类全部历史,误差也不到1秒。
C.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北斗迈出了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作为北斗的升级版,今后其定位可精确到厘米。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让用户同时接受多个定位卫星的广播信号,从而计算出用户所在的位置,其中“首次定位时间”缩短到5秒。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是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由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这彰显了中国航天实力的不断强大。
B.北斗与GPS等其他定位系统的原理相同,但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导航系统的性能更加稳定,同时还有很多新增服务。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世界范围内的定位服务,北斗三号的定位精度为2.5~5米,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都支持北斗。
D.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北斗从区域到全球的脚步已经迈出去。
【小题3】北斗系统应用有何巨大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和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来,木栅动物园里的国王企鹅的“大名”可谓____________,尤其在一对企鹅生蛋之后,对他们孵蛋过程的关心与报道,更是达到“举国若狂”的地步。这对企鹅夫妻原本_____________,相处融洽,但自从母企鹅产下企鹅蛋后,_________________的企鹅爸爸便抢着孵蛋,甚至为了争蛋,不惜与企鹅妈妈大打出手。经过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创下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換班的惊人奇迹。如此超级新好爸爸,(   ),尝到小企鹅未出生便夭折的_____________。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橫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耳熟能详   鹣鲽情深   盼子心切   丧子之痛
B.耳熟能详   比翼双飞   喧宾夺主   丧子之痛
C.深入人心   比翼双飞   盼子心切   切肤之痛
D.深入人心   鹣鲽情深   喧宾夺主   切肤之痛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创下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记录。
B.在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创下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记录。
C.经过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开创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奇迹。
D.在孵蛋的六十五天里,企鹅爸爸甚至开创连续三十四天未进食、六十二天未换班的惊人奇迹。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力量让他彻底崩溃
B.他被大自然的力量彻底打垮
C.大自然的力量却把他打败
D.却仍然不敌大自然的力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2分)
难忘的英格丽·褒曼
她不施脂粉出现在银幕上,美国化妆品马上滞销。她在影片中演修女,进入修道院的女子顿时增加。一个影迷把一只羊从瑞典一路赶到罗马作为礼物送给她。多少封信即使信封上只写着“伦敦英格丽·褒曼收”,也能送到她的手中。
褒曼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但是,她始终保持着她的本色:热衷舞台,热衷生活,爱吃冰淇淋,爱在雨中散步,在演员生活中希望扮演每一种角色,在人生舞台上也尽情享受生活的情趣。
褒曼,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曾在斯德哥尔摩、好莱坞、罗马、巴黎和伦敦用5种语言登上舞台、银幕,无往不胜。她拍摄了47部影片,3次获得奥斯卡奖,1次获得埃米奖。她有子女4人,是位慈爱的母亲。她以狂热的精神献身于工作。“如果不让我表演,我一定活不下去。”她这么说过。当海明威对她说演《战地钟声》里玛利亚这个角色得把头发剃掉的时候,她大声回答说:“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她可以通宵达旦地排练,甚至导演早已满意了,她还要求重来一次。话剧《忠贞之妻》在伦敦上演8个月期满的头天晚上,她还同导演讨论她的表演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
褒曼在成为影坛最璀璨的明星后仍然坚持每片试镜头,而且可以为了演一个难度更大的角色而放弃主演,甘当配角。她不愿定型,力争演各种性格的人物,如《郎心似铁》(《煤气灯下》)中濒于疯狂的新嫁娘,《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沉默含蓄的瑞典女传教士,这两个角色都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
她在23岁那年从瑞典初到好莱坞时,宁愿马上拎起行***果尔达·梅厄。她承认:“时间越来越少了,但是,我在癌症面前多争到一天便是胜利。”电视剧开拍前,她到以色列了解梅厄的生平,拍摄期间她的一条胳膊已必须每夜作牵引。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她两眼含泪,自知从此与她热爱的摄影机告别了。他凭借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1982年埃米奖。
她于1982年8月29日逝世,终年67岁。褒曼活在许多电影观众心里,但最生动地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卡萨布兰卡》里的褒曼:她靠在钢琴旁喃喃地说:“山姆,再弹一遍吧,为了过去……”在雾茫茫的机场上回首告别,眼神凄楚。
(选自《百年经典新闻》,有删改)
【小题1】作者在文中说“谁要是当褒曼的替身,非失业不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小题2】文章以褒曼在《卡萨布兰卡》中的一个镜头来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3】褒曼是当时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联系文章来看,她的魅力主要来自哪里?(4分)
【小题4】面对着荣誉、诱惑、竞争和压力,褒曼“始终保持着她的本色”,你是否赞同她这种做法?说说你的理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