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她便动了气,说:“等我问二姐姐去。我骂那起婆子丫头一 顿……”说着便要走。宝钗忙一把拉住她,笑道“你又发疯了,还不给我坐着呢。”黛玉笑她 道:“你要是个男人,出去打一个抱不平儿——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真真好笑。”“她”是谁?为什么事打抱不平?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2)初次见刘备,徐庶用什么方法试探刘备之为人?结果如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8 05:46: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青梅煮酒论英雄

却说董承等问马腾曰:“公欲用何人?”马腾曰:“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承曰:“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腾曰:“吾观前日围场之中,曹操迎受众贺之时,云长在玄德背后,挺刀欲杀操,玄德以目视之而止。玄德非不欲图操,恨操爪牙多,恐力不及也。公试求之,当必应允。”吴硕曰:“此事不宜太速,当从容商议。”众皆散去。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天雨方住,见两个人撞入后园,手提宝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操视之,乃关、张二人也。原来二人从城外射箭方回,听得玄德被许褚、张辽请将去了,慌忙来相府打听;闻说在后园,只恐有失,故冲突而入。却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二人按剑而立。操问二人何来。云长曰:“听知丞相和兄饮酒,特来舞剑,以助一笑。”操笑曰:“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玄德亦笑。操命:“取酒与二樊哙压惊。”关、张拜谢。须臾席散,玄德辞操而归。云长曰:“险些惊杀我两个!”玄德以落箸事说与关、张。关、张问是何意。玄德曰:“吾之学圃,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箸。又恐操生疑,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关、张曰:“兄真高见!”

(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有删改。)

【小题1】刘备在“后园种菜”的目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即______________。
【小题2】赏梅之时,曹操讲述“当年之智”,表现出其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小题3】“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为什么从“龙”谈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正写曹操与刘备喝酒,忽然转到写“阴云漠漠,骤雨将至”,其用意在于:
【小题5】曹操先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好大事”,饮酒过程中又说“休得过谦”、“丈夫亦畏雷乎”,后来在关张来了之后说“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 体会曹操的心理变化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6】联系全文,概括刘备的性格特点。
【小题7】请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并辅以景物描写,来刻画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要求:人物个性鲜明。150字左右。

同类题2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有“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
B.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朝廷内外的反应。在打围的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射之,正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献帝高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张飞欲斩曹操,被刘备及时制止。
C.《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等诗集都是泰戈尔的作品,“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等都是《飞鸟集》里优美而又充满哲理的经典句子。
D.《子夜》的心理描写,细腻地对人物复杂隐蔽的内心活动(包括下意识、幻觉等)作了深入的挖掘,如冯云卿唆使女儿勾搭赵伯韬的心理过程被刻哂得丝丝入扣,把这个所谓诗礼传家的绅士的义和利的冲突,从反感、犹疑到下决心的曲折变化,刻画得入木三分。
 
E.《子夜》中的吴荪甫是上海滩上的工业巨头,他精明能干,有雄心有魄力,富有冒险精神。在他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表现出他的心狠手辣、无情兼并的性格特点。他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吴荪甫的形象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片段,完成后面各题。
孔明大惊曰:“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毕,参军马谡曰:“某愿往。”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邻,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邻,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孔明曰:“军中无戏言。”谡曰:“愿立军令状。”孔明从之,谡遂写了军令状呈上。孔明日:“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即唤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二人拜辞引兵而去。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扎寨。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扎。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高翔引兵而去。孔明又思:高翔非张邻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延曰:“某为前部,理合当先破敌,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孔明曰:“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孔明恰才心安,乃唤赵云、邓芝分付曰:“今司马懿出兵,与旧日不同。汝二人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如逢魏兵,或战、或不战,以惊其心。吾自统大军,由斜谷径取郁城;若得郁城,长安可破矣。”二人受命而去。孔明令姜维作先锋,兵出斜谷。
却说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谡曰:“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平曰:“参军差矣。若屯兵当道,筑起城垣,贼兵总有十万,不能偷过;今若弃此要路,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骤至,四面围定,将何策保之?”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平曰:“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谡曰:“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平曰:“若参军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与我,自于山西下一小寨,为掎角之势。倘魏兵至,可以相应。”马谡不从。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王平欲辞去。马谡曰:“汝既不听吾令,与汝五千兵自去下寨。待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须分不得功!”王平引兵离山十里下寨,画成图本,星夜差人去禀孔明,具说马谡自于山上下寨。却说司马懿在城中,令次子司马昭去探前路: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司马昭奉令探了一遍,回见父曰:“街亭有兵守把。”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昭笑曰:“父亲何故自堕志气耶?男料街亭易取。”懿问曰:“汝安敢出此大言?”昭曰:“男亲自哨见,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故知可破也。”懿大喜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遂更换衣服,引百余骑亲自来看。是夜天晴月朗,直至山下,周围巡哨了一遍,方回。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传令与诸将:“倘兵来,只见山顶上红旗招动,即四面皆下。”……
次日天明,张邻引兵先往背后去了。司马懿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马谡在山上看时,只见魏兵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不敢下山。马谡将红旗招动,军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谡大怒,自杀二将。众军惊惧,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魏兵端然不动。蜀兵又退上山去。马谡见事不谐,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
【小题1】(小题1)对马谡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马谡说:“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说明其不能识到街亭乃汉中咽喉,盲目自大,轻视魏国。
B.“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和“置之死地而后生”说明马谡熟读兵书,深谙用兵之道,街亭失守不过是“魏兵漫山遍野,旌旗队伍,甚是严整,蜀兵见之,尽皆丧胆”之故。
C.布置街亭防守之务,马谡云“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马谡之刚愎自用、狂妄自大,暴露无遗。
D.当司马懿大军围山之时,马谡杀二将以正军心;见事不妙改攻为守;蜀军不听指挥,“谡大怒,自杀二将”以正军心。可以看出马谡还是有一些魄力和军事才干的。
E. “马谡见事不谐,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说明马谡临机应变,同时也预料到诸葛亮一定早有准备,必定会调兵援救。
【小题2】(小题2)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马谡这一人物形象的?
【小题3】(小题3)蜀国街亭一战失利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段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类题5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来到成皋,夜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于是和陈宫一起连杀吕家八人。路遇吕伯奢,也将吕伯奢杀死,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
B.官渡之战后,袁绍逃回冀州后,他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等前来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来。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又绝自己部队的后路,曹军士兵置死地而后生,勇猛作战,在仓亭再次击败袁绍。袁绍再次退回冀州。袁绍两次兵败,不由气病交加而亡。
C.周瑜病亡,诸葛亮到江东吊孝,归途见了庞统。孔明留书一封,劝他投靠刘备。后鲁肃把庞统推荐给孙权,孙权见其貌不出众,不肯重用,鲁肃也写了封信,把他推荐给了刘备。刘备也不肯重用,庞统就拿出孔明和鲁肃的信,刘备方才悔悟。
D.周瑜应孙权之召来到柴桑,在周瑜面前,东吴的文官武将各持已见,争论不休。孔明见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诵了一遍曹操命曹植作的《铜雀台赋》,智激周瑜。周瑜在孙权面前,详细地分析了曹军的劣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决心,于是孙权便拜周瑜为大都督,率军抗曹。
E.街亭离阳平关不远,是汉中咽喉之地。如果街亭有失,诸葛亮只能退回汉中。大家推荐参军马谡前往防守,于是马谡立下军令状,率二万五千精兵去守街亭。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又派高翔领兵驻扎在离街亭不远的柳城。再派大将魏延屯兵于街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