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①,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②,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③犯御坐③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注] ① 玄纁:黑红色两种染料,这里指布帛。 ② 典司:主管,主管部门。 ③客星:外来的星座。④御坐:皇帝的星座。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光卧不起,帝其卧所 即:
(2)我竟不能汝邪 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帝疑其光,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 今其智反不能及
B.陛下差增往 使用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C.光不答,乃投札之    蹇叔之子
D.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 使皇武子辞
【小题3】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严光这一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光曾与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后隐于富春山耕读垂钓,终身不仕。
B.严光提出“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的主张,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见识的人。
C.严光性格刚直,当光武帝问他自己和以前比怎么样时,他直言不讳地说光武帝比以前差一些,光武帝没有计较他的不逊。
D.严光还具有“不屈于帝王”的意识,他没有依从光武帝的意旨,坚决不出来做官,这在封建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2)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2 12:43: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中的意思。
(1)统幹(______) (2)访以当时之事(______)
(3)幹自多 (______)  (4)不小节(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博涉书记B.幹善待遇
C.访以当时之事D.可以自娱
【小题3】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想通的两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C.欲以立身扬名耳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小题5】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①,谷稼以登。

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址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耻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以病自上,被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②,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B.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C.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鸠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D.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祷请,向神灵祈求。古人遇到自然灾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向神灵祈求,寻求帮助。
B.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是生员的通称。。
C.征,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有两种,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D.尚书,官职名称。东汉时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永平初,陇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会融为州所举案,范知事谴难解,欲以权相济,乃托病求去,融不达其意,大恨之。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1)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2)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曰:“君困厄瞀乱邪!”语遂绝。融系出因病,范随而养视,及死,竟不言,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举茂才,数月,再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烽火日通。故事,虏入过五千人, 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后频历武威、武都二郡太守,随俗化异,各得治宜。建初中,迁蜀郡太守。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节选自《后汉书·廉范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B.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C.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D.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度是廉范的表字,“叔”表示兄弟排行第三。“度”字与“范”字意义相近,古人的名和字在意义上一般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B.博士是古代的学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永平,汉明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
D.洛阳,古代地名,和安徽的“阜阳”类似,因地处水之南得名。而江苏省江阴市, 因地处长江之北得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范出身名门,为人孝顺。他是战国名将廉颇的后代,他的父亲遭遇战乱客死他乡,十五岁时,他西迎父亲灵柩,回归故乡安葬。
B.廉范知恩图报,设法解救恩人。邓融在征聘廉范为功曹之际,被上级审查,关进监狱,为营救邓融,他更名改姓,请求担任廷尉的狱卒。
C.廉范有勇有谋,以谋克敌。在担任云中太守时,匈奴进兵入关,他领兵抵抗,用计击败匈奴军队,让他们不敢再侵犯云中。
D.廉范为政地方,处事变通灵活。在蜀郡,以前条令禁止百姓夜间活动,火灾却时常发生,他废除旧法,严格要求百姓储水,百姓感到非常方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
(2)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史弼传
①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令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唯弼独无所上,从事责曰:“诏书疾恶党人,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原何理而得独无?” 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它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济活者千余人。
②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楚捶数百,府丞、掾史十余人皆谏于廷,弼不对。遂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侯览大怨,遂诬弼诽谤,槛车征。吏人莫敢近者,唯前孝廉裴瑜送到崤渑之间,大言于道旁曰:“明府摧折虐臣,选德报国,如其获罪,足以垂名竹帛,愿不忧不惧。”弼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昔人刎颈,九死不恨。”下廷尉诏狱,减死罪一等。
③刑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数为公卿所荐出为彭城相会病卒
(节选自《后汉书》)
(注)①从事:官名。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诏书恶党人(2)乃敕断绝书属
(3)明府摧折虐臣(4)九死不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
(2)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
【小题3】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小题4】第①段中史弼反驳从事的理由可概括为:(1) ;(2)  
【小题5】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少博学,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闲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崔骃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大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初,邕与司徒刘郃素不相平,叔父卫尉质又与将作大匠阳球有隙。球即中常侍程璜女夫也,璜遂使人飞章言邕、质数以私事请托于郃,郃不听,邕含隐切,志欲相中。于是诏下尚书,召邕诘状。下邕、质于洛阳狱,劾以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弃市。事奏,中常侍吕强愍邕无罪,诮之,有诏减死一等,与家属髡钳徒朔方,不得以赦令除。阳球使客追路刺邕,客感其义,皆莫为用。球又赂其部主使加毒害,所赂者反以其情戒邕,故每得免焉。邕前在东观,与卢植、韩说等撰补《后汉记》,会遭事流离,不及得成,因上书自陈,奏其所著十意,分别首目,连置章左。帝嘉其才高,会明年大赦,乃宥邕还本郡。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詈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延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狱中。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节选自《后汉书。蔡邕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B.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C.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D.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弟,古代指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若不共祖父则为从祖弟,若共祖父则为从父弟。
B.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分别为《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孝经》。
C.弃市,自商周时即有的一种死刑,具体指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
D.捂绅,指插笏于绅。“绅”指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故“捂绅”常用为官宦或儒者的代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孝亲爱亲,学识渊博。他侍母至孝,母病之时,他曾七十天不睡觉来侍奉母亲:他具有辞章、数术等多方面的才能,尤善音律。
B.蔡邕勘定六经,勒石为范。他将校勘后的六经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让工人刻好立于太学门外,后来的儒者学生,都以此为标准经文。
C.蔡邕吉人天相,逢凶化吉。中常侍程璜使人诬告蔡邕及蔡质,阳球又派刺客追杀蔡邕,多亏中常侍吕强援手才得以解脱。
D.蔡邕笃志修史,终未如愿。他早就在撰写充实《后汉记》,后因董卓事而获罪,他乞求免死罪以成汉史未得。知者为之叹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
(2)帝嘉其才高,会明年大赦,乃宥邕还本郡。